中医鼻病治疗学.rtf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174kb)。
中医鼻病治疗学 << 返回列表
一 鼻疗简介
古代名医扁鹊有句千古不朽的名言:"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意思是说:普通人担忧的是身体患病太多,而医生所担忧的则是治疗疾病的方法太少。但令人遗憾的是,在当今的中国大地上,在高度发达的现代医学和中医学并存的今天,这种忧虑竟仍然困绕着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这一事实,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与现代医学相比,祖国医学的最大优势就在于治疗方法的众多。
中医学的治法可分为内治和外治两大类。内治即口服给药,广义的外治则泛指口服之外的各种方法。由此可见,外治法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宝贵遗产,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方法众多,内容丰富多彩,有内治法所不具备的许多优点,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倍受历代医家的重视,故有"自古名医不废外治"说,如清代外治宗师吴尚先曾盛赞外治法曰:"奇变幻,上可以发泄造化五行之奥蕴,下亦扶危救急页层出不穷;且治在外则无禁,无窒碍,无牵掣,无沾滞;世有博通之医,当于此见其才。"
鼻疗便是一种颇具祖国医学特色的古老而新兴的外治疗法,广义的鼻疗,是指所有以鼻部作为用药或刺激部位的各种疗法;其作用部位不局限于鼻腔,而是整个鼻子,如微针疗法中的鼻针疗法、艾灸(或按摩或药物贴敷)鼻尖或鼻梁部等,皆属于广义之范围。狭义的鼻疗,是指将药物制成一定的剂型(如散、丸、锭、糊、膏、吸入剂等)作用于鼻腔,而不包括鼻腔之外的其它部位;换言之,狭义的鼻疗是指以鼻腔作为用药或刺激部位,以激发经气,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节脏腑功能,从而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本书对鼻疗的整理、研究和探讨,将以狭义的鼻疗为主。鼻疗是祖国医学的瑰宝,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历代的医学书籍中均有大量的散见记载,并在民间广泛流传。几千年的初中和现代研究证明,鼻疗可以通治全身一百多种疾病,并且具有简、便、廉、验、捷等许多优点,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
鼻为人的五官之一,隆起于面部中央,又名明堂、中岳,其专司呼吸和嗅觉之职,又是外邪入侵的必由之道,是人体有机整体中的重要组织器官,在人体的生命活动过程中始终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如祖国医学认为,药物治病是通过四气五味而起作用的,气味入鼻,藏于心肺;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而主周之血脉,肺为五脏六腑之华盖,而主全身之气机。经络理论认为,鼻与十二经脉和五脏六腑紧密相连,息息相通。现代医学则证明,鼻腔粘膜处的神经结构特殊,血管分布异常丰富,对外界刺激反应敏感,并且非常有利于药物的渗透与吸收。现代数学理论则证明,鼻腔正好位于面部的黄金点上,是调整整体功能的最佳作用处。全息生物学则认为,鼻部是一个发育程度较高的全息胚,蕴藏着整体的全部信息。
多少年来,尤其是近几十年来,治疗疾病的方法一直主要是口服给药和注射给药两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这两种用药方式的弊端和所存在的问题已经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因此,寻找新的给药途径,已经成为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医药研究工作者的重要课题,而祖国医学的鼻疗便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给药途径。
鼻疗是祖国医学的一个分枝学科,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自身发展的历史规律,任何一门学科的兴衰也都离不开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鼻疗虽然有数千年的历史,但近几十年来,却被人为地忽视并且一直没能登上医学的大雅之堂,在我们为"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而努力的今天,这种状况已经到了该结束的时候了。
古今的实践已经证明,鼻疗具有越来越广阔的前景,对其进行挖掘、整理、研究、探索和普及推广,使祖国医学宝库中这一耀眼的明珠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芒,是医者的责任,是患者的渴求,更是祖国医学走向世界的需要。
二 鼻疗的历史沿革
鼻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推测,早在上古时代,当我们的祖先用火焚烧草木取暖或熏烤食物时,就必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吸入其烟雾和气味,这或许就是最早的"鼻嗅药"了,但至于当时的原始人是否已经意识到这种闻气味的方法可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那就不得而知了。
1973年在湖南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批古代医书,一般认为大部分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其中的《五十二病方》是现存最早的医学书籍,在该书中,就有用鲜产鱼和盐等药物外敷于鼻部治疗螟病鼻断的记载,这当为广义鼻疗最早的文字记载。同时出土的《养生方》,载有用蜗牛、桃实和美戴(即好醋)埋于窖中烧汁染布,用所染的药布"窜鼻孔以热",可起到"灼"的作用;至于"窜",有人认为指用药物熏,此处引申为嗅药;有人则认为指是塞药;这里姑且不论何者为是,何者为非,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当是在鼻腔用药(即狭义鼻疗)最早的文字记载。该书还载:"茹,湿磨盛之,饱食饮酒......者,嗅之。"很显然这是有关鼻腔嗅药最早和最明确的记载。此外,在《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中,还记载了有关经脉和鼻的联系(详见下篇第一章"一、《马王堆古医书》论鼻与鼻疗")
从战国至秦汉,鼻疗已开始从初步运用逐渐转向了理论上初步探索。成书于战国时期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对鼻的论述颇多,其中有鼻与十二经脉和五脏六腑的联系,以及鼻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预防等。如认为"鼻为肺窍","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于面而走空窍......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臭。"为鼻疗初步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以草刺鼻取嚏治疗呃逆,这实际上是开创了嚏法治病之先河(详见下篇第一章"二、《黄帝内经》论鼻与鼻疗")。
另据民间传说和后世书籍记载。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也曾运用塞鼻和熏鼻法治疗产后血晕,此法一直流传至今,可见其影响之大。
东汉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载有"湿家病,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纳药鼻中则愈。"为鼻腔给药疗法的应用起到了承先启后的重要作用;《金匮要略》原书共二十五篇,最后三篇为杂疗方和食物禁忌,在杂疗方中载:"尸蹶,脉动而无力,气闭不通,故静而死也。治方:菖蒲屑纳鼻两孔中吹之。"在该篇中还有三则鼻腔给药救治"卒死"之方。但由于最后三篇所载方治多见于后世方书,且多属验方性质,一般版本多不收入,以至于今人竟多不知鼻疗治急症已始于仲景。仲师还秉承《内经》以鼻为中心的"明堂诊法",运用鼻诊断全身的各种病症,指出"鼻头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鼻头色微黑者,有水气;色黄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
晋代,鼻疗已成为治疗急症的常用方法。葛洪《肘后备急方》载有用皂角、葱、薤汁、韭汁、雄黄等药物或吹、或刺、或塞、或灌鼻内以治疗各种急症,如"救卒死,或先病痛,或常居寝卧,奄奄而绝,皆是中死;救之方:末皂角,吹两鼻中即起,三四日犹可吹;又以毛刺鼻中,男左女右,展转进之;又方:取韭捣汁,吹鼻孔。"
至隋唐时期,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王焘《台秘要》书籍,广泛地记载了鼻疗。如孙思邈运用鼻疗已有以下特点:一是继仲景、葛洪之后,继续治疗各种急症;如《千金要方·卷二十五备急》就载有十余首治疗卒死之方。二是鼻病鼻治,即鼻疗已成为治疗鼻塞、鼻衄、鼻疮、鼻息肉等鼻部疾患的主要方法;如:"治鼻中息肉 ......
中医鼻病治疗学 << 返回列表
一 鼻疗简介
古代名医扁鹊有句千古不朽的名言:"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意思是说:普通人担忧的是身体患病太多,而医生所担忧的则是治疗疾病的方法太少。但令人遗憾的是,在当今的中国大地上,在高度发达的现代医学和中医学并存的今天,这种忧虑竟仍然困绕着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这一事实,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与现代医学相比,祖国医学的最大优势就在于治疗方法的众多。
中医学的治法可分为内治和外治两大类。内治即口服给药,广义的外治则泛指口服之外的各种方法。由此可见,外治法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宝贵遗产,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方法众多,内容丰富多彩,有内治法所不具备的许多优点,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倍受历代医家的重视,故有"自古名医不废外治"说,如清代外治宗师吴尚先曾盛赞外治法曰:"奇变幻,上可以发泄造化五行之奥蕴,下亦扶危救急页层出不穷;且治在外则无禁,无窒碍,无牵掣,无沾滞;世有博通之医,当于此见其才。"
鼻疗便是一种颇具祖国医学特色的古老而新兴的外治疗法,广义的鼻疗,是指所有以鼻部作为用药或刺激部位的各种疗法;其作用部位不局限于鼻腔,而是整个鼻子,如微针疗法中的鼻针疗法、艾灸(或按摩或药物贴敷)鼻尖或鼻梁部等,皆属于广义之范围。狭义的鼻疗,是指将药物制成一定的剂型(如散、丸、锭、糊、膏、吸入剂等)作用于鼻腔,而不包括鼻腔之外的其它部位;换言之,狭义的鼻疗是指以鼻腔作为用药或刺激部位,以激发经气,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节脏腑功能,从而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本书对鼻疗的整理、研究和探讨,将以狭义的鼻疗为主。鼻疗是祖国医学的瑰宝,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历代的医学书籍中均有大量的散见记载,并在民间广泛流传。几千年的初中和现代研究证明,鼻疗可以通治全身一百多种疾病,并且具有简、便、廉、验、捷等许多优点,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
鼻为人的五官之一,隆起于面部中央,又名明堂、中岳,其专司呼吸和嗅觉之职,又是外邪入侵的必由之道,是人体有机整体中的重要组织器官,在人体的生命活动过程中始终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如祖国医学认为,药物治病是通过四气五味而起作用的,气味入鼻,藏于心肺;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而主周之血脉,肺为五脏六腑之华盖,而主全身之气机。经络理论认为,鼻与十二经脉和五脏六腑紧密相连,息息相通。现代医学则证明,鼻腔粘膜处的神经结构特殊,血管分布异常丰富,对外界刺激反应敏感,并且非常有利于药物的渗透与吸收。现代数学理论则证明,鼻腔正好位于面部的黄金点上,是调整整体功能的最佳作用处。全息生物学则认为,鼻部是一个发育程度较高的全息胚,蕴藏着整体的全部信息。
多少年来,尤其是近几十年来,治疗疾病的方法一直主要是口服给药和注射给药两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这两种用药方式的弊端和所存在的问题已经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因此,寻找新的给药途径,已经成为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医药研究工作者的重要课题,而祖国医学的鼻疗便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给药途径。
鼻疗是祖国医学的一个分枝学科,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自身发展的历史规律,任何一门学科的兴衰也都离不开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鼻疗虽然有数千年的历史,但近几十年来,却被人为地忽视并且一直没能登上医学的大雅之堂,在我们为"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而努力的今天,这种状况已经到了该结束的时候了。
古今的实践已经证明,鼻疗具有越来越广阔的前景,对其进行挖掘、整理、研究、探索和普及推广,使祖国医学宝库中这一耀眼的明珠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芒,是医者的责任,是患者的渴求,更是祖国医学走向世界的需要。
二 鼻疗的历史沿革
鼻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推测,早在上古时代,当我们的祖先用火焚烧草木取暖或熏烤食物时,就必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吸入其烟雾和气味,这或许就是最早的"鼻嗅药"了,但至于当时的原始人是否已经意识到这种闻气味的方法可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那就不得而知了。
1973年在湖南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批古代医书,一般认为大部分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其中的《五十二病方》是现存最早的医学书籍,在该书中,就有用鲜产鱼和盐等药物外敷于鼻部治疗螟病鼻断的记载,这当为广义鼻疗最早的文字记载。同时出土的《养生方》,载有用蜗牛、桃实和美戴(即好醋)埋于窖中烧汁染布,用所染的药布"窜鼻孔以热",可起到"灼"的作用;至于"窜",有人认为指用药物熏,此处引申为嗅药;有人则认为指是塞药;这里姑且不论何者为是,何者为非,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当是在鼻腔用药(即狭义鼻疗)最早的文字记载。该书还载:"茹,湿磨盛之,饱食饮酒......者,嗅之。"很显然这是有关鼻腔嗅药最早和最明确的记载。此外,在《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中,还记载了有关经脉和鼻的联系(详见下篇第一章"一、《马王堆古医书》论鼻与鼻疗")
从战国至秦汉,鼻疗已开始从初步运用逐渐转向了理论上初步探索。成书于战国时期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对鼻的论述颇多,其中有鼻与十二经脉和五脏六腑的联系,以及鼻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预防等。如认为"鼻为肺窍","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于面而走空窍......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臭。"为鼻疗初步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以草刺鼻取嚏治疗呃逆,这实际上是开创了嚏法治病之先河(详见下篇第一章"二、《黄帝内经》论鼻与鼻疗")。
另据民间传说和后世书籍记载。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也曾运用塞鼻和熏鼻法治疗产后血晕,此法一直流传至今,可见其影响之大。
东汉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载有"湿家病,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纳药鼻中则愈。"为鼻腔给药疗法的应用起到了承先启后的重要作用;《金匮要略》原书共二十五篇,最后三篇为杂疗方和食物禁忌,在杂疗方中载:"尸蹶,脉动而无力,气闭不通,故静而死也。治方:菖蒲屑纳鼻两孔中吹之。"在该篇中还有三则鼻腔给药救治"卒死"之方。但由于最后三篇所载方治多见于后世方书,且多属验方性质,一般版本多不收入,以至于今人竟多不知鼻疗治急症已始于仲景。仲师还秉承《内经》以鼻为中心的"明堂诊法",运用鼻诊断全身的各种病症,指出"鼻头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鼻头色微黑者,有水气;色黄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
晋代,鼻疗已成为治疗急症的常用方法。葛洪《肘后备急方》载有用皂角、葱、薤汁、韭汁、雄黄等药物或吹、或刺、或塞、或灌鼻内以治疗各种急症,如"救卒死,或先病痛,或常居寝卧,奄奄而绝,皆是中死;救之方:末皂角,吹两鼻中即起,三四日犹可吹;又以毛刺鼻中,男左女右,展转进之;又方:取韭捣汁,吹鼻孔。"
至隋唐时期,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王焘《台秘要》书籍,广泛地记载了鼻疗。如孙思邈运用鼻疗已有以下特点:一是继仲景、葛洪之后,继续治疗各种急症;如《千金要方·卷二十五备急》就载有十余首治疗卒死之方。二是鼻病鼻治,即鼻疗已成为治疗鼻塞、鼻衄、鼻疮、鼻息肉等鼻部疾患的主要方法;如:"治鼻中息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RTF附件(174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