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12 > 风湿类风湿病治疗 > 正文
编号:12307114
痹证.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90kb)。

    痹证

    一、 概述

    1、概念:

    【痹证】: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

    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轻者病在四肢关节肌肉,重者可内舍于脏。

    2、文献研究

    《内经》不仅提出了痹之病名,而且对其病因病机、证候分类以及转归、预后等均作了较详细的论述。

    如《素问·痹论》指出:"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风寒湿之气也"。还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

    《素问·四时刺逆从论》云:"厥阴有余病阴痹,不足病生热痹"。

    因感邪季节、患病部位及临床症状的不同,《内经》又有五痹

    之分。如《素问·痹论》曰:"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

    《素问·痹论》还以整体观阐述了痹与五脏的关系:"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脉痹不己,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

    在预后方面指出:"其入脏者死,已留连筋骨者痛久,其留连皮肤间者易已。"

    历代医家还根据疾病的不同症状特点,赋予不同的病名,在治法方药上亦渐趋丰富。

    张仲景《金匮要略.痉湿暍脉症治》有湿痹、血痹、历节之名,其中历节病的特点是遍历关节疼痛,所创桂枝芍药知母汤、乌头汤等方,至今仍为临床常用。

    《华氏中藏经.论痹》在《内经》的基础上,对痹症的病因的论述增加了暑热的因素,谓"痹者,风寒湿之气中于人,则使之然也"。在痹症的类型方面,最早提出了"热痹"的名称,谓"有风痹,有寒痹,有湿痹,有热痹,有气痹"。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又称为"历节风";

    王焘《外台秘要》述其症状痛如虎咬,昼轻夜重,而称"白虎病";

    严用和《济生方》则称"白虎历节";

    朱丹溪《格致余论》又称"痛风";

    王肯堂《证治准绳》对膝关节肿大者称为"鹤膝风",手指关节肿大者称为"骨槌风";

    李中梓《医宗必读·痹》对痹证的治疗原则作了很好的阐明"治外者,散邪为急,治藏者,养正为先。治行痹,散风为主,御寒利湿仍不可废,大抵参以补血之剂,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治痛痹,散寒为主治风,疏风燥湿仍不可缺,大抵参以补火之剂,非大辛大温,不能释其寒凝之害也;治着痹者,利湿为主,祛风解寒亦不可缺,大抵参以补脾补气之剂,盖土强可以胜湿,而气足自无顽麻也"的治则;

    叶天士对痹久不愈,邪入于络,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并重用虫类药剔络搜风,对临床均有较大指导意义。

    当代名家,被誉称为"华夏治痹第一人"的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焦树德对痹证的研究可谓专业而精深,并首次提出了"尪痹"一说。

    当代中医名家,南通市中医院的"朱良春"主任医师亦对痹证的研究较为深透,其用药谴方更具独特,多主张用虫类药剔络搜风。

    另外,北京名医王为兰、谢海洲等亦是擅治痹证的大家。

    3、相关的现代医学疾病

    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RA)、强直性脊柱炎、痛风、肌纤维组织炎、颈椎病、坐骨神经痛、骨关节炎等

    4、发病概况

    风湿性疾病近数十年来发病率有日益升高之趋势,世界卫生组织曾将1977年命名为"世界风湿性疾病年",随后又将1981年命名为"世界残废人年",这均与风湿性疾病有密切关系,我国也将其列为"八五"重点攻关项目之一。

    其中特别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中华风湿病学学会主任委员张乃峥教授称其为"不宣判病人死刑,但宣判了终身监禁"的病。

    本病的发病率国际上一般在1%左右(低者0.5%,高者达3%),我国据初步调查,患者约有940万人.由于病因不明,目前尚没有特效药和根治方法.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大问题。

    5、西医治疗概况

    因病因仍未完全阐明,治疗效果欠佳。

    如大多数RA患者如不及时治疗,头2 年内是发生不可逆关节破坏或畸形的关键时期,(早期诊断和有效合理的治疗可减少RA致残的发生)。

    另一个问题是激素用得太多,据北京、上海两所大医院统计,那里的RA患者,一半以上用了激素,有的用了几年、几十年,产生了不少副作用。

    药物治疗:

    非激素的抗炎药:

    1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2 、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

    激素类药;

    生物制剂(Biological agents)。 如RA疫苗等

    其他治疗:

    放射治疗 :血浆置换、基因治疗 、6、中医针灸诊治

    中医药治疗风湿病有二千多年历史。

    新中国建立以来,对痹证的研究日益广泛深入,各地用辨证分型及单方草药、外治等方法治疗痹证之报道甚多,并对病因病机、病理造模、药理药化采取了现代技术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取得较大进展,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痹证专业委员会巳举行6次大型学术交流会,并编写专著,有力地促进了痹证研究工作的进展。

    中华风湿病学学会主任委员张乃峥教授指出:在痹证诊治上,希望最大、毒性最低、副反应最少的要属中医中药。中医药工作者应团结协作,扎实工作,勤于实践,敢于创新,为攻克痹证做出贡献。

    二、病因病机

    (1)感受风寒湿邪:

    痹证的成因,多由卫气不固,腠理空疏,或劳累之后,汗出当风,涉水冒寒,久卧湿地等,以致风寒湿邪乘虚侵入(邪注于肌腠经络,滞留于关节筋骨),导致经络气血痹阻,发为风寒湿痹。

    《素问·痹论》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而为痹也。"

    由于感受风寒湿三气各有偏胜,故有:风痹:风气胜者,又称行痹;寒痹:寒气胜者,又称痛痹;湿痹:湿气胜者,又称着痹;热痹:素有蓄热,复感风寒湿邪,寒从热化,又称风湿热痹。

    (2)感受风湿热邪:

    久居炎热潮湿之地,外感风湿热邪,袭于肌腠,壅于经络,痹阻气血经脉,滞留于关节筋骨,发为风湿热痹。

    (3)劳逸不当:

    劳欲过度,将息失宜,精气亏损,卫外不固;或激烈活动后体力下降,防御机能降低,汗出肌疏,外邪乘袭。

    (4)久病体虚:

    老年体虚,肝肾不足,肢体筋脉失养;或病后、产后气血不足,腠理空疏,外邪乘虚而入。

    如《济生方·痹》所云:"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

    (5)其它:

    恣食甘肥厚腻或酒热海腥发物,导致脾运失健,湿热痰浊内生;

    或跌仆外伤,损及肢体筋脉,气血经脉痹阻,亦与痹证发生有关。

    病机

    风、寒、湿、热、痰、瘀等邪气滞留肢体筋脉、关节、肌肉,经脉闭阻,不通则痛,是痹证的基本病机。

    发病部位

    痹证受病有浅深轻重的不同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90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