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12 > 头面部疼痛的治疗 > 正文
编号:12307625
克面痛散.rtf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79kb)。

    克面痛散

    组成:荜茇、木鳖子、麝香、冰片,按5:5:3:1组成。

    用法:药物少许,放于鼻烟窝中.

    何谓"鼻烟窝",在手腕部桡骨茎突处有一个类似三角形的窝,由于古人吸鼻烟时常把鼻烟放在此窝内,以利吸食,故此被称为"鼻烟窝".

    (李澎涛.克面痛散搐鼻治疗三叉神经痛临床观察.中医杂志,1994(1):35)

    方子说是治三叉神经痛的,我只用过一例病人,病人病程太长了,有十几年;用后说是有效果.所以治三叉神经痛效果我不感肯定;

    我给几例偏头痛患者用过,确有效果;

    有一例牙痛患者,用后也有效,但吸几次后诉刺激鼻子;大家要注意药物刺激,别再药物性鼻炎了;

    再有我配制药物上,没用麝香,太贵了.

    一:苦来笑去散

    治虫吃牙痛治愈效果100/100

    处方:雄黄三分 元明粉五钱 蓖卜一分 冰片一分 薄荷脑五分

    制法:共研细末置于瓶中备用,在患者牙痛难忍时,取药面豆大许放于牙空内,外用豆大棉花一块,沾酒精塞于孔上,用牙咬住棉花其痛立止.

    二:牙痛验方

    处方:卜 荷 良姜 毕卜 细辛各五分.

    用法;共为细末搽于患处立时既愈.

    吴震西主任医师是在江苏南通市中医院工作,而非南京,现已退休,我曾跟随吴老学习过一段时间,蒙吴老不弃,倾囊相授,现将吴师常用的一个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枕方子提供给各位爱友 荆防各60克,薄荷60克,苍耳子60克,辛夷花60克,桂枝30克,细辛30克,白芷60克,蝉衣30克,徐长卿60克,鹅不食草60克,白檀香20克,冰片10克 上药共研粗末,入棉布药袋,当枕头用

    中医鼻腔给药法在急症中的应用

    李荣 陈宏珪 黄衍寿 吴伟

    鼻腔给药法,简称鼻疗法,是指以鼻腔作为用药或刺激部位,通过不同方式将中草药或其 制剂纳入 鼻中,从而激发经气,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节脏腑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 [1、2];具有简、便、廉、验、捷等优点。

    常用鼻疗法可分为滴鼻法、塞鼻法、C029鼻法、吹鼻法、嗅鼻法、涂鼻法、熏鼻法、灌 鼻法、 探鼻法等[2]。在临床应用中,鼻疗法长于扶危救急,对于突发病症或 危急重症可顿挫病势,缓解 病情,为下一步治疗争取时间和创造条件[1、3]。

    鼻腔给药治疗急症的历史沿革

    中医鼻疗法治疗急症的历史可追溯到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 治"卒死",用"薤捣汁,灌鼻中"法,起到开窍回苏的急救作用。晋代,鼻疗已成为治 疗急症 的常用方法,被誉为古代"急症手册"的《肘后备急方》中载有用皂角、葱白、薤汁、 韭汁 、雄黄等药物或吹或塞或灌鼻内以治疗各种急症,如用"瓜蒂赤小豆散"吹鼻治疗急性 黄疸 。隋唐时期,孙思邈将鼻疗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如《千金要方》治喉痹及毒气,"剥大 蒜塞 于鼻,日二易";治一切肺疡咳嗽脓血及唾血不止者,用"三炼酥,如鸡子黄,适寒温灌鼻 中, 日再夜一"。宋金元时期,《圣济总录》以"龙脑双丸"用青葱筒子灌于鼻中,治疗急风 口噤 ;用鬼箭羽、鲮鲤甲研粉C029鼻治疗疟疾;《世医得效方》用通 关散 吹鼻治疗"卒暴中风,昏塞不省,牙关紧闭",用细辛末吹鼻治疗喑风卒倒不省人事。明 代,鼻 疗的应用更加普遍,李时珍《本草纲目》用巴豆油纸拈,燃烟熏鼻,治疗中风痰厥、气厥 、中 毒等病症;龚廷贤《万病回春》用"过街笑"(木香、麝香)吹鼻治疗急性腰扭伤;异远 真人 跌损妙方创"当门吹鼻丹"治疗跌损昏迷不醒者。清代医家王晋三认为"喉风急症,舍 吹鼻 通肺之外,别无他法"。程鹏程《急救广生集》用鲜萝卜汁加冰片、薄荷滴鼻治疗头痛, 用生 半夏、葱白塞鼻治疗乳痈初起等;至于吴师机的《理瀹骈文》则集历代鼻腔给 药 ,将鼻疗法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各科急症的救治,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 鼻药疗法体系。

    鼻疗法治疗急症的理论基础及作用机制

    1.传统理论

    1.1 官窍-脏腑理论:脏腑的输布和整合作用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为用的,在病机上是相互影 响的 。鼻是人体的官窍之一,位于头面正中,与心肺 密切相关。《素问*金匮真言论》曰:"西方赤色,入通于肺,开窍 于鼻";《素问*五脏别论》曰:" 五气 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说明无论在生理或病理情况下,鼻与心肺 息息 相关。另一方面,鼻与脑密切相关。陈士铎《辨证录》中有"鼻窍通脑"之说;《医林改 错》 中云:"鼻通于脑,所闻香臭归于脑";《疮疡全书》亦云:"鼻在面中,为一身之血运, 而鼻 孔为肺之窍,其气上通于脑,下行于肺";《素问》云:"胆移热于脑,则辛C030鼻渊 "。 说明无论在生理或病理情况下,鼻与脑亦息息相关。

    在临床急救中,心、肺、脑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无与伦比和无法替代的。心为君主之官, 主神 明,主血脉;肺为相辅之官,朝百脉而主治节,主气,主宣降,主通调水道;脑为元神之府, 为人体 之最高主宰,主藏神,统诸神,主任物主调节,司思维司明辨[4]。药物纳鼻后,通 过心 肺对气血津液的运行输布及脑的调节作用,加之"五脏相关,脏腑相合",就可无处不达 而作 用于全身,起到急救和治疗全身性疾病的目的。

    1.2 官窍-经络理论:经络的传导与调整作用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是沟通内外上下的一个独特系统,它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 节,在 人的生理、病理和防治疾病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鼻位于头面部,而"头 为诸 阳之会",全身所有的阳经皆上于头面,全身的阴经又合于阳经,阳经合于本经,所以鼻 与全 身经脉相通。此外,头面正中恰好是任脉与督脉交接之处,而任脉总任全身 之阴 经,督脉总督全身之阳经,所以鼻亦与全身经脉相通。正如《灵枢》所述:"十二经脉,三 百六十 五络,其气血皆上出于面而走空窍,......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臭"。几千年的临床实践已 无可 辩驳地证明了"鼻通十二经脉和五脏六腑"。而"经脉所通,主治所及",因此通过经络 的传导和调整作用,鼻腔给药可治疗全身各种病症。

    2.现代医学理论

    2.1 气管及肺部呼吸表面的吸收作用

    从呼吸系统看,呼吸道表面的总面积达20m2,鼻腔是呼吸道的首端和门户,鼻与肺相通 。鼻 腔给药后,部分药物分子微粒可随着呼吸进入气管和肺内,并随气体交换进入肺循环,再 经心 脏输送到全身各部位,起到治疗作用[2]。正如日本医家今C031亮说:"药气从 鼻孔中 直达肺,通经贯络,透彻全身,卒病沉疴,从症用之,以助服药之所不及。"

    2.2 神经刺激与大脑调节作用

    从神经系统看,鼻腔、鼻窦与颅脑关系极为密切,不仅鼻颅之间存在潜在的细微通道,而 且十 二对脑神经中有三对(三叉神经的眼支及上颌支,嗅神经和面神经分支)分布于鼻腔粘膜 [5]。因此,鼻粘膜对外界的各种刺激非常敏感,药物纳鼻后可人为地刺激鼻内神经, 使其 产生反射性调节,调节脑部和内脏功能,从而对脑部和全身起到治疗作用。正是由于鼻与 脑神 经的密切联系,所以常用鼻疗法来进行临床急症的救治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RTF附件(7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