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层花.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33kb)。
龙层花
椎间关节错位的征象
把脊椎错位的一些有代表性的东西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还有很多遗漏,望朋友们批评指正。对复杂的内容以后单独列出。一.左右旋转式错位
1.神经定位诊断:病变节段的脊椎转体运动功能受限。(神经定位诊断内容较多,这里仅仅提到对判断错位类型有帮助的部分内容,在疾病诊断过程中,功能检查是不能代替神经定位诊断的。)
2.触诊定位诊断:在颈椎--同一节段的横突一侧隆突,另一侧基本正常。在胸腰椎--棘突偏向左或右。
3.X线定位诊断:在侧位片上观察到椎体后缘的双边征和关节突的双突征、环椎后弓呈三边征、四边征(观察下颌骨影排除投照误差)者 ,属旋转式错位。如果是投照体位造成的双边、双突,往往呈系列性。而病理性者,是个别椎间有双突;或上、下椎间出现不同形态的双突(平行型或连接型);若大部分为双突,其中一个为单突者,可拍摄45°斜位片,观察椎间孔的形态以助确诊。在双突与单突之间,究竟哪个是错位?需要采用触诊法来鉴别。在正位片观察:错位脊椎的棘突与左右椎弓根之间的距离不等宽。二.前后滑脱式错位
1.神经定位诊断:病变节段的脊椎伸屈运动功能受限
2.触诊定位诊断:在颈椎--同一节段的左右横突同时有凸或凹感。在胸腰椎--棘突可触到后凸或前凹,或相邻的棘突间隙上下不等宽等。
3.X线定位诊断:在侧位片中设椎体后缘延伸线:先在患椎椎体的后上角和后下角各作一点A、B,将此两点以直线相连,并划延伸线超越上下椎体,此线应与其上椎后下角C点重叠为正常,C点后移称为椎体后缘连线中断后移,此种类型为退变性的失稳错位,多因椎间盘变性致使椎间各韧带松弛,好发于中老年人。若C点落在延伸线之前(<3mm),称为连线中断前移,是上椎向前滑脱式错位,属外伤性或先天性腰椎峡部不连的椎体滑脱轻症。若有可疑,可拍摄过伸位与过屈位而确诊。连续两个中断前移之间的椎体,属"仰位式错位";连读两个中断后移之间的椎体,属"倾位式错位"。仰位和倾位错位均是在伸屈体位时受暴力性创伤所致,是重症的滑脱式错位 (目前诊断的"椎体滑脱症",仍按骨科诊断标准) 。椎间关节的"滑脱式错位",不能用目前放射科颈轴和腰轴的标准为依据,因为关节错位是小于半脱位的椎间错动,放射诊断尚无这类椎关节错位标准,故此类患者,目前均须结合临床检查作出诊断。前后滑脱式错位者,大多数伤及椎间盘,病情重的(可疑脊髓损害者) ,应作CT或MRI检查,以明确诊断。颈椎侧位片:在枕骨与枢椎棘突间,环椎后结节不居中呈上宽下窄,属"仰位式错位";在枕骨与枢椎棘间,环椎后结节不居中呈下宽上窄,属"倾位式错位"。三.侧弯侧摆式错位
1.神经定位诊断:病变节段的脊椎侧屈运动功能受限。
2.触诊定位诊断:在颈椎--同一节颈椎的横突一侧有凹陷感,对侧有凸出感(此为水平侧摆,垂直侧摆触诊不易感知,需借助影像诊断来确定)。在胸腰椎--和旋转式错位一样都是棘突偏向一侧(鉴别二者要结合神经定位诊断和影像定位诊断)。
3.X线定位诊断:在正位片观察,相邻椎间隙左右不等宽者,或棘突无偏移而椎体水平出现倾斜者,为侧摆式错位;单椎错位为侧摆,系列侧摆称为侧弯(分C形和S形两种)。两侧椎旁联线出现系列侧弯者,属"侧弯式错位"。颈椎侧摆者,可见左右两侧钩椎关节间隙不等宽。病程较长的,其钩突多有骨质增生,注意分析其对椎动脉和神经根的影响,亦可在斜位片中观察到钩突进入椎间孔内,使椎间孔前壁变形,因钩突在椎间孔内口部,较易损害神经根的运动根和脊膜返回支,临床症状常较复杂;张口位片C1/2的侧摆式错位可见侧齿间距左右不等宽,环枢关节左右不对称,或枢椎齿突垂线偏离环椎轴线;腰椎正位片或骨盆正位片,腰轴与骶轴不在同一垂线中,应分析其是腰椎侧弯或骶椎侧摆错位(骨盆旋移综合征的一种类型)。在侧位片中,在两椎体底线有弧形影者,提示该椎有侧摆式错位,结合正位片来综合判断。四.混合式错位:上述三种错位类型中,有两种以上发生在同一椎间者,即为混合式错位。例如:侧弯侧摆式错位并有棘突偏歪者,属"混合式错位"(侧摆并旋转)。环椎若仰位、倾位并有三边征者,称为"仰旋或倾旋" 也属"混合式错位"。脊椎病诊治的新思路
这是我前几天在广东省卫生厅举办的全省社区医师培训班上讲课的内容,拿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对颈椎病的深入认识,是近几十年才逐步得以加深,尤其近二十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均在研究,但仍强调老年性椎间盘变性、骨质增生和韧带钙化而发病,故把颈椎病列为老年病之一。在诊断上,依靠X线颈椎片示有无骨质增生、韧带钙化和椎间盘变性,CT、MRI示有无椎间盘膨出或突出等为诊断依据。但是,我们临床工作中发现,许多患者临床症状十分明显,而X线片上无上述改变,被排除本病,使病情迁延不愈,十分痛苦。众所周知,"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与影像显示往往不一致",也即是说,颈椎的椎间盘退变、骨质增生的轻重,与临床症状不成正相关性。但是,目前在脊椎病的诊断中,最重要的依据却还是影像检查中的这些内容。既然这些因素与临床症状没有必然关系,那么,为什么我们还把它们作为诊断的重要依据呢?临床上经常遇到两种情况:一种是临床症状典型,而影像检查显示却无骨质增生和椎间盘退变;另一种是影像检查有增生或椎间盘退变,但是其发生的部位、程度与症状不相一致或者根本没有任何临床表现者。对于前者,大部分临床曾被怀疑颈椎病,进行颈椎X线片检查,却因"骨质无异常" 而被排除,进而被诊断为其他病症。而对于后者,因为发现"骨质增生"或"椎间盘突出"就盲目的诊断为"颈椎病"。其结果不外以下三种:a治疗无效 b不但治疗无效,而且有不良治疗反应 c给病人制造了巨大的精神压力。由于颈椎生理解剖、生物力学及其相邻器官的复杂性,在颈椎病临床诊治中存在不少模糊不清的表现,极易与邻近组织器官病变出现的症状/疾病相混淆。1981年我们统计1710例颈椎病人中,以往曾误诊为各种疾病者有821例,占本组病例48%。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椎间盘退变、骨质增生到底是怎么回事?
1.关于椎间盘退变(膨出、突出和脱出)
a结构:软骨终板、纤维环、髓核
b功能:稳定脊柱、协调脊柱伸屈和侧弯运动,增加脊椎应力载荷量等
c退变过程:软骨板增厚,椎间盘内营养供应缺失,降解酶和炎症因子释放增多,蛋白多糖溶解,水亲和力下降,椎间盘逐渐脱水,体积减少,脊柱不稳定性增加,髓核和纤维环胶原代谢障碍,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
d退变的椎间盘对周围神经根、脊髓、血管等的影响可能有以下三个方面:物理性压迫、化学性炎症、免疫源性反应。
e成年人椎间盘退变是不可逆的。
2.关于骨质增生
a一方面是机体为适应应力的改变而产生的,以扩大受力面积,使应力扩大到最佳应力值状态,脊柱趋于稳定。
b另一方面是机体对创伤的修复活动。
c以上两方面都说明了增生本来属于的生理性而非病理性范畴。
d增生部分的物理、化学特性与正常骨质是一样的。
e只有极少数骨质增生会严重到侵入椎管、椎间孔、横突孔直接刺激/压迫其周围组织。既然椎间盘退变不可逆 ......
龙层花
椎间关节错位的征象
把脊椎错位的一些有代表性的东西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还有很多遗漏,望朋友们批评指正。对复杂的内容以后单独列出。一.左右旋转式错位
1.神经定位诊断:病变节段的脊椎转体运动功能受限。(神经定位诊断内容较多,这里仅仅提到对判断错位类型有帮助的部分内容,在疾病诊断过程中,功能检查是不能代替神经定位诊断的。)
2.触诊定位诊断:在颈椎--同一节段的横突一侧隆突,另一侧基本正常。在胸腰椎--棘突偏向左或右。
3.X线定位诊断:在侧位片上观察到椎体后缘的双边征和关节突的双突征、环椎后弓呈三边征、四边征(观察下颌骨影排除投照误差)者 ,属旋转式错位。如果是投照体位造成的双边、双突,往往呈系列性。而病理性者,是个别椎间有双突;或上、下椎间出现不同形态的双突(平行型或连接型);若大部分为双突,其中一个为单突者,可拍摄45°斜位片,观察椎间孔的形态以助确诊。在双突与单突之间,究竟哪个是错位?需要采用触诊法来鉴别。在正位片观察:错位脊椎的棘突与左右椎弓根之间的距离不等宽。二.前后滑脱式错位
1.神经定位诊断:病变节段的脊椎伸屈运动功能受限
2.触诊定位诊断:在颈椎--同一节段的左右横突同时有凸或凹感。在胸腰椎--棘突可触到后凸或前凹,或相邻的棘突间隙上下不等宽等。
3.X线定位诊断:在侧位片中设椎体后缘延伸线:先在患椎椎体的后上角和后下角各作一点A、B,将此两点以直线相连,并划延伸线超越上下椎体,此线应与其上椎后下角C点重叠为正常,C点后移称为椎体后缘连线中断后移,此种类型为退变性的失稳错位,多因椎间盘变性致使椎间各韧带松弛,好发于中老年人。若C点落在延伸线之前(<3mm),称为连线中断前移,是上椎向前滑脱式错位,属外伤性或先天性腰椎峡部不连的椎体滑脱轻症。若有可疑,可拍摄过伸位与过屈位而确诊。连续两个中断前移之间的椎体,属"仰位式错位";连读两个中断后移之间的椎体,属"倾位式错位"。仰位和倾位错位均是在伸屈体位时受暴力性创伤所致,是重症的滑脱式错位 (目前诊断的"椎体滑脱症",仍按骨科诊断标准) 。椎间关节的"滑脱式错位",不能用目前放射科颈轴和腰轴的标准为依据,因为关节错位是小于半脱位的椎间错动,放射诊断尚无这类椎关节错位标准,故此类患者,目前均须结合临床检查作出诊断。前后滑脱式错位者,大多数伤及椎间盘,病情重的(可疑脊髓损害者) ,应作CT或MRI检查,以明确诊断。颈椎侧位片:在枕骨与枢椎棘突间,环椎后结节不居中呈上宽下窄,属"仰位式错位";在枕骨与枢椎棘间,环椎后结节不居中呈下宽上窄,属"倾位式错位"。三.侧弯侧摆式错位
1.神经定位诊断:病变节段的脊椎侧屈运动功能受限。
2.触诊定位诊断:在颈椎--同一节颈椎的横突一侧有凹陷感,对侧有凸出感(此为水平侧摆,垂直侧摆触诊不易感知,需借助影像诊断来确定)。在胸腰椎--和旋转式错位一样都是棘突偏向一侧(鉴别二者要结合神经定位诊断和影像定位诊断)。
3.X线定位诊断:在正位片观察,相邻椎间隙左右不等宽者,或棘突无偏移而椎体水平出现倾斜者,为侧摆式错位;单椎错位为侧摆,系列侧摆称为侧弯(分C形和S形两种)。两侧椎旁联线出现系列侧弯者,属"侧弯式错位"。颈椎侧摆者,可见左右两侧钩椎关节间隙不等宽。病程较长的,其钩突多有骨质增生,注意分析其对椎动脉和神经根的影响,亦可在斜位片中观察到钩突进入椎间孔内,使椎间孔前壁变形,因钩突在椎间孔内口部,较易损害神经根的运动根和脊膜返回支,临床症状常较复杂;张口位片C1/2的侧摆式错位可见侧齿间距左右不等宽,环枢关节左右不对称,或枢椎齿突垂线偏离环椎轴线;腰椎正位片或骨盆正位片,腰轴与骶轴不在同一垂线中,应分析其是腰椎侧弯或骶椎侧摆错位(骨盆旋移综合征的一种类型)。在侧位片中,在两椎体底线有弧形影者,提示该椎有侧摆式错位,结合正位片来综合判断。四.混合式错位:上述三种错位类型中,有两种以上发生在同一椎间者,即为混合式错位。例如:侧弯侧摆式错位并有棘突偏歪者,属"混合式错位"(侧摆并旋转)。环椎若仰位、倾位并有三边征者,称为"仰旋或倾旋" 也属"混合式错位"。脊椎病诊治的新思路
这是我前几天在广东省卫生厅举办的全省社区医师培训班上讲课的内容,拿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对颈椎病的深入认识,是近几十年才逐步得以加深,尤其近二十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均在研究,但仍强调老年性椎间盘变性、骨质增生和韧带钙化而发病,故把颈椎病列为老年病之一。在诊断上,依靠X线颈椎片示有无骨质增生、韧带钙化和椎间盘变性,CT、MRI示有无椎间盘膨出或突出等为诊断依据。但是,我们临床工作中发现,许多患者临床症状十分明显,而X线片上无上述改变,被排除本病,使病情迁延不愈,十分痛苦。众所周知,"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与影像显示往往不一致",也即是说,颈椎的椎间盘退变、骨质增生的轻重,与临床症状不成正相关性。但是,目前在脊椎病的诊断中,最重要的依据却还是影像检查中的这些内容。既然这些因素与临床症状没有必然关系,那么,为什么我们还把它们作为诊断的重要依据呢?临床上经常遇到两种情况:一种是临床症状典型,而影像检查显示却无骨质增生和椎间盘退变;另一种是影像检查有增生或椎间盘退变,但是其发生的部位、程度与症状不相一致或者根本没有任何临床表现者。对于前者,大部分临床曾被怀疑颈椎病,进行颈椎X线片检查,却因"骨质无异常" 而被排除,进而被诊断为其他病症。而对于后者,因为发现"骨质增生"或"椎间盘突出"就盲目的诊断为"颈椎病"。其结果不外以下三种:a治疗无效 b不但治疗无效,而且有不良治疗反应 c给病人制造了巨大的精神压力。由于颈椎生理解剖、生物力学及其相邻器官的复杂性,在颈椎病临床诊治中存在不少模糊不清的表现,极易与邻近组织器官病变出现的症状/疾病相混淆。1981年我们统计1710例颈椎病人中,以往曾误诊为各种疾病者有821例,占本组病例48%。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椎间盘退变、骨质增生到底是怎么回事?
1.关于椎间盘退变(膨出、突出和脱出)
a结构:软骨终板、纤维环、髓核
b功能:稳定脊柱、协调脊柱伸屈和侧弯运动,增加脊椎应力载荷量等
c退变过程:软骨板增厚,椎间盘内营养供应缺失,降解酶和炎症因子释放增多,蛋白多糖溶解,水亲和力下降,椎间盘逐渐脱水,体积减少,脊柱不稳定性增加,髓核和纤维环胶原代谢障碍,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
d退变的椎间盘对周围神经根、脊髓、血管等的影响可能有以下三个方面:物理性压迫、化学性炎症、免疫源性反应。
e成年人椎间盘退变是不可逆的。
2.关于骨质增生
a一方面是机体为适应应力的改变而产生的,以扩大受力面积,使应力扩大到最佳应力值状态,脊柱趋于稳定。
b另一方面是机体对创伤的修复活动。
c以上两方面都说明了增生本来属于的生理性而非病理性范畴。
d增生部分的物理、化学特性与正常骨质是一样的。
e只有极少数骨质增生会严重到侵入椎管、椎间孔、横突孔直接刺激/压迫其周围组织。既然椎间盘退变不可逆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3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