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微信文章 在线书籍 资料下载 健康杂志 报刊选编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保健: 新闻 评论 视点 常识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健身 美容 两性 育儿 四季 读物 更多
中医: 常识 教材 思考 中药 医理 临床 针骨 民族 文化 著作 验方 图谱 食疗 药物 药业 药市 新药 搜索 英文
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12 > 黄敬伟经筋疗法 > 正文
编号:12307838
病灶点的分布区域规律.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48839kb)。

    经筋病灶点分布特点:

    1:病灶点在引起疼痛的主要肌肉区分布;

    2:病灶点在同名经筋线上的经络的郗穴上分布和引起疼痛的经筋线的郗穴上分布;主要指阳经的郗穴

    3:必须注意足劂阴肝经的经筋线,所有的疼痛大部分在此经筋线上可以找到筋结。处理以后对病情的改善相当有利。

    4;病灶在同一条经筋线上或者是同名字经筋线上的同等区号上分布。

    5:病灶在相邻经筋线上的同区号上分布。有的疼痛有时存在于好几条经筋线上,这是要选相邻经筋线的同号区域内寻找经筋病灶,这是在我的临床实践中用郭效中的有效点分布总结来的,对找经筋的病灶同等实用。[后面图示详细解释]

    详解:

    1:寻找病灶点首先处理的是引起本次痛证主要的疼痛点,这是病人当下最需要解决的事情,依照'以痛为腧,以知为数'的治疗法则。前面都已经论述,这里不做解释。

    2.其次,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在此最严重的痛点处所在的经络上的郗穴都有隐性的病灶,尤其是阳经的郗穴, 这个病灶处理以后, 明显的提高止痛效果,众所周知,郗穴是治疗本经循行所过部位极其所属脏腑的急重病痛和顽固性疾病和出血性疾病。

    阴经的郗穴多治疗血证;阳经的郗穴多治疗痛证,尤其是多年的治疗经验,大部分严重的痛证在阳经的郗穴上都有反应的筋结,点刺以后疗效大增,所以,在此提了出来,必须引起医者高度重视。

    具体穴位如下:

    1. 温溜穴:侧腕曲肘,在阳溪与曲池的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

    2;梁丘穴:大腿前面,髂前上棘和膑骨的连线上,膑骨外缘上2寸。

    3:养老:在前臂背面尺侧,当尺骨小头近端挠侧凹陷中。

    4:金门穴:足外侧,外踝前缘直下,骰骨下缘处。

    5:会宗穴:前臂背面,当腕横纹上3寸。支沟尺侧,尺骨的挠侧缘。

    6:外丘穴:小腿外侧,外踝尖上7寸,与阳交穴位相平,,腓骨前缘。

    7:阳交穴:小腿外侧,外踝尖上7寸,腓骨后缘。阳维脉的郗穴。

    i

    此DOC文档大小超过了40mb,受服务器性能和网络带宽限制,网站暂停点击下载功能。

    文件现已上传到百度云盘或360网盘,如果您需要此资料文档,可以给小杜(QQ:1330396 或百拇医药群:246743154)留言索取。

    给您带来了不便,深表歉意。

    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