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12 > 黄强民肌筋膜触发点的湿针疗法 > 正文
编号:12308211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229kb)。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朱灿麟

    (ZMS慢性筋骨痛症及运动软组织损伤专科 香港九龙)

    【摘要】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可发生于人体多个部位,是颈肩背痛,软组织痛及关节周围痛的常见病因。关于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在过去三十年,已有正确的记述,在最近二十几年来对它的机转过程有更深一层的了解。本文讨论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之背景、诊断、病理及各种治疗方法,从而找出有效治疗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激痛点 针刺

    1 激痛点之特性

    激痛点被认为是临床征状之源头,所以有必要深入了解其分类及特性。激痛点现象最先于1942年由Travell氏提出[1],大部份之研究都同意激痛点是位于肌肉带状物中的一个敏感部位。而激痛点可以分为两类,分别为活跃性激痛点 (Active Trigger Point)、及隐性激痛点 (Latent Trigger Point)。活跃性激痛点可自发地引致疼痛,而隐性激痛点则在受压下才会引起疼痛。激痛点常在神经肌肉接合点(Neuromuscular Junction, Endplate Zone) 找到。而激痛点的产生可以早在出生后六个月后[2]。

    1.1 激痛点之分类

    表1 隐性激痛点与活跃性激痛点之分别[2]

    临床特征隐性激痛点活跃性激痛点 轻微严重肌紧张带有有有局部弹跳反应轻微轻微强烈活动受限轻微轻微极强烈压痛有有有放散性压痛有有有自发性疼痛没有有有放散性疼痛没有有/没有有肌无力没有有/没有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现象没有没有有1.2.压痛点与激痛点之分别

    压痛点是由原病灶受到物理、化学因素刺激而产生的电信号。当受到外力压迫时使原来的刺激增加而产生更为显着的定位疼痛感觉,即为压痛点。它常与较表浅的筋膜炎或深部的损伤部位相符合,常位於肌肉筋膜與骨骼的附著點,压痛较集中、固定、明显。如冈上肌肌腱炎、颈椎损伤、骨折部位等。

    激痛点则是指来自肌筋膜痛的敏感点,压之可诱发整块肌肉痛,并扩散到周围或远处部位的放散痛。激痛点的形成起初是肌肉功能失调,继之生理组织营养不良,局部代谢增加而血流相对减少,结果在肌肉中产生不能控制的代谢区,代谢物中的神经激活物质如组织胺、5-羟色胺、前列腺素等类物质使血管严重收缩,这些局部反应通过中枢或交感神经的反射作用使肌肉束紧张,并出现感觉痛区。按压或针刺激痛点可引起不同形式的感应痛点,激痛点可诱发植物神经症状,如血管收缩、局部肿胀、头痛、头晕、耳呜等。

    1.3 激痛点之影响

    激痛点除了引发疼痛及放散痛外,并会增加肌肉的紧张度,使肌肉缩短,缩短了的肌肉又会拉紧不同结构组织,所以肌肉缩短是引起肌筋膜痛的关键,亦是引致其它软组织及关节痛症的主要原因。肌肉缩短使附着肌肉的其它结构受到机械性的张力,增加肌腱的损伤,如肌腱炎、腱鞘炎,如果腱内有籽骨,则会引致软骨磨损和疼痛,若脊椎旁之肌肉缩短,则使椎间盘的压力增加,最终导致椎间盘退变或椎间盘脱出,肌肉缩短可引起肌肉排列的改变和关节话动异常,从而又可引起关节疼痛及退行性变化,肌肉对神经的压迫可引起神经压迫症状。所以有学者认为,肌筋膜疼痛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人们习惯上根据痛处位置来定名,例如"肱骨外上髁炎"、"跟腱炎"等等,但其根本原因都是因为肌肉缩短所致[3]。

    2 临床症状

    Travell及Simons氏[1] 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之临床表现有详尽之描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通常有急性软组织创伤史或需长期固定姿势工作或劳动强度较大者。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局部肌肉疼痛,在疼痛区域内有激痛点出现,压激痛点有传导痛,这些疼痛区域大部份出现在颈、肩膀、上肢、下背、下肢等区域。除了激痛点外,其余的身体检查是正常,没有明显关节肿胀或神经功能缺失,但关节活动度可能因为疼痛及肌肉缩短而减少,受创伤后,关节囊黏连情形可能会出现,疼痛也可能使肌力减弱。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持续性疼痛和放散痛在不同区域会引起不同的病症。例如:头颈部,会出现张力性头痛、颞颔关节疼痛、颈部酸痛、活动受限;肩膀会出现类似肌腱炎或关节炎的疼痛,甚至传至手臂;下背部出现疼痛,活动范围受到限制; 上、下肢会引起相关部位的放散痛,常见如坐骨神经痛。

    3 临床诊断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均依据临床症状和体征,暂时缺乏公认之辅助检查指标。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诊断标准:(1)疼痛发作史及相关病因,(2) 疼痛的放散性分布,(3) 关节活动受限, (4) 受累肌肉轻度无力,(5) 激痛点局部压痛,(6) 含激痛点的肌肉出现肌紧张并可触及肌紧张带,(7) 用力加压激痛点可引起局部肌收缩反应,(8) 持续机械性刺激痛点再现放散痛。前四项有助于临床诊断,后四项确定临床诊断[1] [4]。

    3.1其它相关诊断

    (1) 超声影像诊断

    随着超声诊断仪器和诊断技术的发展,超声显像在肌肉骨骼及软组织的应用日益普及。近年,葛氏[5]等应用超声诊断仪研究了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中肌肉的超声影像学变化。结果显示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中肌肉的厚度较正常侧增大、肌筋膜的回声增强、肌肉增厚伴回声减弱、肌肉增厚伴肌肉明显变形以及肌肉变薄回声增强等。

    肌肉厚度增大可能是由于肌肉水肿或肌肉的慢性肥厚及肌肉的痉挛所致。回声增强提示有慢性肌肉劳损并慢性纤维化。回声减弱则提示急性水肿的存在。筋膜的增厚特别是近骨面筋膜毛糙,是肌肉与骨膜黏连的表现。图像上肌肉形态的明显变化提示肌肉发生了严重的挛缩,或肌肉与其它周围组织发生了黏连。肌肉变薄提示有肌肉的萎缩,这可能是由于肌肉的损伤得不到及时的治疗,肌肉持续营

    养障碍,最终发生了肌肉萎缩。肌肉的肥厚和变形

    提示有肌肉的挛缩,有力地支持了肌筋膜的疼痛-痉挛-疼痛恶性循环学说或称代谢危机论。预计将来超声影像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诊断及病理研究会起着一个重要的作用。

    (2) 皮肤电位测定与激痛点之定位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激痛点是治疗该病的重要部位。然而,目前除了使用触诊法来确定激痛点部位外,尚缺乏定位的数据化依据。

    研究显示,激痛点具有自发电现象,具有高度的特异性。自发电现象包括两个成分组成:一部分为约

    50μV的持续性低电位,另一部分为迭加在其上的不规则律峰值,约为500-100μV的高电位[6]。同时,90%激痛点的体表皮肤电位高于周围点及对照点。经过治疗后,体表激痛点电位都可降低,疼痛症状亦明显减轻。所以,根据激痛点的高电位特性,结合临床触诊,可更客观地做到基本准确定位,具有辅助诊断意义。

    4 病理机转

    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关键是先找出激痛点,而造成激痛点的原因相当错综复杂,目前对激痛点的形成有以下说法:

    4.1 神经病理痛症 (Neuropathic Pain)

    传统西医解释痛症为人体组织受损害或有炎症而产生的信号,通过健全的神经传到中枢神经,但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病人身体往往并未发炎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22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