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12 > 周嘉荣宗筋疗法 > 正文
编号:12308728
最新腹针资料.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279kb)。

    特效腹针疗法

    王立新 郑怀玉 张继先编

    2004年10月第四次修订版

    特效腹针疗法

    王立新 郑怀玉 张继先编

    概论

    针灸学是中医学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针灸学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医学体系,并被世界医学界所认可。用针或灸在腹部进行医疗早在几千年以前就已经开始,并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近年来腹针治疗有了很大"腹针"在微针疗法的论著中已有所介绍。

    1985年郭长青氏在《微针疗法》一书中,在第二章介绍了"腹针",把腹部分为6个穴区;头和后颈、肩、胸、腹、腰、下肢;用针刺治疗各种疼痛性疾病。并报告用腹针治疗颈肩综合症62例,有效率为83%;肩周炎28例,有效率为78%;腰痛65例,有效率为80%。

    1995年山西省针灸研究所薄智云氏内部印发了"腹针疗法讲义"向国内公开了新的腹针疗法,同年薄氏与兰州军区新疆乌鲁木齐部队总医院联合设立"腹针脑病康复中心",开始了脑病等症的腹针医疗。1996年薄氏在北京与北京市宣武区老年病医院联合建立"腹针脑病专科"门诊,薄氏于1997年在北京正式举办"腹针疗法学习班"开始了腹针疗法的培训。1999年10月薄氏出版 《腹针疗法》一书。使腹针疗法在国内外逐步开展。

    2001年徐世芬等氏报告的《徐占英神阙十字取穴法临床应用举偶》。

    2003年齐 永氏的《脐针疗法》等,都是利用腹部进行针灸的医疗和保健的有效方法。以上种种医疗技术都取得了显著的临床和保健效果。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1年12月30日通知全国把薄氏腹针疗法从2002年列为国家级学分制中医再教育项目。对象为"临床针灸医师、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医师"等。2002年1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腹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的再评价研究"的科研课题,这一课题在北京、南京、山西、克拉玛依等地联合实施。

    天津市北辰区中医医院在2001年建立了腹针专科门诊,并设立40张床位的病房,收治脑病、糖尿病等为主的各类病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受到天津市卫生局的肯定,于2002年初把腹针治疗费调价至每次收费20元,成为腹针在全国范围内第一个经政府批准、统一收费的城市。

    引证台湾中国针灸界老前辈、八十五岁以上高龄的权威人士、医学博士、英国剑桥名人、台湾华中医院院长初月轩氏对腹针疗法的评估:初氏在《腹针疗法》一书序中,高度评价了腹针疗法,在"序"中写到"腹针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经薄教授智云先生的学术思想和宝贵经验而成的治疗疾病的专门学科。因其适应症广,疗效明显,操作方便,安全无副作用等优点,故为人类健康起了重大作用。"初氏还高度评价:"腹针疗法具有神奇疗效,至今还无其它针法可比,尤其慢性疾病或疑难病症更是立竿见影,确有独到之处。"

    通过广大学者和临床各级中、西医医师对腹针的实践和研究共同认为:腹针确实是一种操作方便,适应症广泛,疗效明显,安全无副作用等优点的针灸新方法,并具有"神奇的疗效",至今还无其它针法可比。这一新针灸方法非常适合各级、各科中、西医应用,应该得到广泛的普及和推广。

    北京从事腹针临床、培训和研究工作的人士于2001年8月开始普及特效腹针疗法,受到广大各级医务人员的欢迎和好评。

    "特效腹针疗法"是以中医学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广集学术界的科研成果;并融合我们的实践经验为一体,以"特效腹针疗法"为题,作为实用的针灸技能进行普及和推广。

    "特效腹针疗法"在传统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保留了薄氏腹针的经验和优点;并广集了学术界近五年来"腹针"的新成果、新方法、新认识、新特点;不仅使腹针揭去了神秘的面纱,使之一目了然;最重要的是使"腹针"具有鲜明的实用性。"特效腹针疗法" 不仅容易学习,也容易掌握,更能在实践中不断地提高技术水平。

    "特效腹针疗法"已通过北京市社区卫生学会面向全市全科医师培训,并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所属的北京中医药培训学校、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所属的针灸培训学校、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等单位举办各种类型学习班,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受到来自国内外参学者的认可和好评。

    特效腹针疗法的理论

    一 中医脏腑、经络学说是腹针的理论基础

    中医学基础理论明确指出:脏腑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经络是脏腑经气运行的通道。十二经分别属于五脏六腑,奇经八脉和十二经的关系有如"河流与湖泊"、"沟渠与水库",奇经八脉可以充分调节十二经的经气。人体的腹部脏腑最多,最集中;经脉最广泛,腧穴最密集;利用腹部的经络调理人体的脏腑机能路径最短,效应最快。腹部的脏腑,经络优势,是腹部针灸治疗疗效显著和适应症广泛的物质基础。

    脏腑是经气发生的部位。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脏腑间、脏腑与肢节、与外部器官(眼、耳、鼻、口、舌及二阴)通过经络的联系,使人体形成了有机的整体。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活动和发生疾病都与十二经脉有着密切的关系。奇经八脉可以充分的调节十二经脉的经气。五脏六腑在腹部有许多器官,腹部分布着的大量的经脉,为气血向全身输布、内联外达提供了非常广泛的途径。因此,针刺腹部经脉调节全身的经气,犹如"源头造池,闸门放水",只要调节适当,即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腹部的脏腑:

    五脏六腑除心、肺位于上焦外,其余脏腑均位于腹腔内,女子胞也在腹腔内。心、肺虽位于上焦,手太阳小肠经的分支与任脉交会于中脘穴。手太阴肺经起于胃脘,即起于任脉中脘穴。通过腹部经脉与心、肺联系。

    腹部的经络:

    (一)十二经脉中有五条经脉在腹部循行:

    (1)足少阴肾经:"在足小趾与足太阳膀胱经衔接,联系的脏腑器官有喉咙,舌,属肾,络膀胱,贯肝,入肺,络心,在胸中与手厥阴肝经相接。""经脉分布于第五趾、足底及下肢内侧后线和胸腹第一侧线。其络脉、经别分别与之内外相连,筋经分布于外部。" 腹针常用的腹部腧穴有气穴、商曲、石关、阴都等。

    (2)足阳明胃经:"在鼻旁与手阳明大肠经衔接,联系的脏腑器官有鼻,目,上齿,口唇,喉咙和乳房,属胃,络脾,在足大趾与足太阴脾经相接。" "其支者,起于胃下口,循腹里"。"经脉分布于头面、胸腹第二侧线、下肢外侧前缘及第二趾和大趾。其络脉、经别分别与之内外相连,筋经分布于外部。" 腹针常用的腹部腧穴有滑肉门、天枢、外陵、大距、水道。

    (3)足太阴脾经:"在足大趾与足阳明胃经衔接,联系的脏腑器官有咽,舌,属脾,络胃,注心中,在胸部与手少阴心经相接。""经脉主要分布于胸腹第三侧线和下肢内侧前缘及足大趾内侧。其络脉、经别分别与之内外相连,筋经分布于外部。" 腹针在腹部选用的是大横穴。

    (4)足厥阴肝经:"在足大趾甲后与足少阳胆经衔接,联系的脏腑器官有阴器,目,喉咙之后,鼻咽部,唇内,胃,肺,属肝,络胆,在肺中与手太阴肺经相接。""经脉分布于足大趾,在内踝上八寸以下的分布于小腿内侧的足太阴脾经之前,在内踝上八寸以上,分布于大腿内侧的足太阴和足少阴之间,至小腹,布胁肋,入鼻咽部,连目系,至巅顶,环唇内,其络脉、经别分别与之内外相连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27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