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12 > 保健推拿按摩疗法 > 正文
编号:12308439
脏腑经穴推拿疗法.rtf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136kb)。

    脏腑经穴推拿疗法

    【概述】

    脏腑经穴推拿疗法,是根据"体表--内脏相关"的理论,用手指按压体表穴位(多以腹部穴位为主,也可针对不同疾病选用背部、四肢及头面的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中医学认为,经络内联脏腑,外络肢节,内脏与体表密切相关。例如背部的背俞穴、胸腹部的募穴,就是脏腑的经气输注和聚集之处。内脏病变,往往通过经络反映到胸、背体表;而胸、背体表一些部位的按压刺激,也能通过经络传导到内脏及有关部位而产生治疗效应。根据这一原理,以手法推拿胸、背部的相应点(压痛点),即可通过经络而发挥其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并且还能治疗局部疾患及与脏腑有关的其他疾病。

    【基本内容】

    本疗法穴位的选择有一定的讲究,简要介绍如下:

    1.锁骨上部穴位

    (1)锁上1:位于胸锁关节处,锁骨内端的上缘。将手指按入胸骨上窝,压向锁骨端。主治心悸、偏头痛、眩晕、耳部疾患、恶心呕吐。

    (2)锁上2:锁骨上缘中点向内一横指,在锁骨的内侧面。将手指深入锁骨上窝,抵在锁骨内面。滑动手指时有细条索状物滚动,并有颞侧胀痛感,主治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心悸、膈肌痉挛、眩晕;手指从锁骨上窝压向后下方再向内挤压,有麻胀感传至肩胛及上肢尺侧(小指侧),主治肩肿及上肢痛、落枕。

    (3)锁上3:锁骨上缘与腋前线交点向内旁开一横指,垂直按压。主治牙痛(上齿)、偏头痛、三叉神经痛。

    2.肩臂部穴位

    (1)肩臂1:锁骨下窝处,在锁骨中线外一横指,皮下可触到一粗大的斜形肌束。在斜形肌束的上缘垂直压,有麻胀感传到上肢桡侧(大拇指侧);在斜形肌束的下缘垂直压,有麻胀感传至上肢尺侧(小拇指侧);或压向锁骨转弯处,感应到肩前。主治上肢麻木、疼痛、震颤、肩痛、落枕。

    (2)肩臂2:锁骨下方,锁骨中点内一指半处,向第l肋骨压。主治肩臂痛(臂后区,尺侧)。

    (3)肩臂3:锁骨与第l肋骨间,在胸骨旁线上,垂直按压。主治臂痛(臂后区)、肩胛骨内侧缘痛。

    (4)肩臂4:第2肋下缘,锁骨中线稍外方,抵紧肋骨下缘向外上方按压。主治肩臂痛(臂前区)。

    (5)肩臂5:第3胸肋关节的上面。主治肩臂病(尺侧)。

    3.胸部穴位

    (1)胸1:第4肋下缘,锁骨中线内侧一横指处。抵压肋骨下缘。

    (2)胸2:第4肋下缘,锁骨中线外侧一横指处。抵压肋骨下缘。胸1、胸2主治胁肋及上胸部疼痛、肋间神经痛、心悸、胸闷等症。

    (3)胸3:第6胸肋关节外一横指处,于肋软骨上垂直压。主治下胸部痛、肋间神经痛。

    (4)胸4:肋弓与胸骨旁线的交点,垂直压。主治肋弓区和下胸部痛。

    (5)胸5:肋弓与锁骨中线的交点,垂直压。主治季肋区疼痛、肝区痛。

    (6)胸肋5穴:第1~5胸肋关节的下角各1穴,两侧共10穴。手指按入肋间隙,靠紧胸骨边缘,向内上方抵压。主治肋间神经痛、胸闷、喘息、支气管炎等病症。

    4.剑突部穴位

    (1)剑上:胸骨剑突与胸骨体结合处,向上推压。主治头晕、前额痛、上腹痛、心悸、恶心。

    (2)剑旁剑突与肋弓交界处,向肋弓边缘挤压。主治上腹痛、呕吐、心悸、膈肌痉挛。

    (3)剑尖:剑突尖处,向上压剑突尖。主治前额痛,昏厥、胃痛、膈肌痉挛。

    5.侧胸部穴位

    (1)胃1:第5肋下缘,锁骨中线外一横指处。

    (2)胃2:第5肋下缘与腋前线交点。

    以上2穴主治胃痛、恶心、呕吐、隔肌痉挛、心悸。

    (3)胃3:第6肋下缘与胸骨旁线交点。

    (4)胃4:第6肋下缘。锁骨中线外一横指处。

    (5)胃5:第6肋下缘与腋前线交点。

    (6)胃6:第6肋下缘与腋中线交点。

    以上4穴主治胃痉挛、上腹痛,肝区痛、胸肋痛、腹胀、膈肌痉挛。

    6.侧腹部穴位

    (1)腹1:第7肋下缘与腋前线交点。

    (2)腹2:第7肋下缘与腋中线交点。

    (3)腹3:第8肋下缘与腋前线交点。

    (4)腹4:第8肋下缘与腋中线交点。

    以上4穴主治上腹及脐周痛、肝胆疾患、腹胀。膈肌痉挛。

    (5)腹5:第9肋下缘与腋前线交点。

    (6)腹6:第9肋下缘与腋中线交点。

    (7)腹7:第10肋下缘与腋中线交点。

    以上3穴主治腹痛(以中、下腹痛为主)、腹胀、肠麻痹。歼胆疾患、痛经。

    7.腋肋部穴位

    (1)腋肋1:第3肋下缘,锁骨中线外一横指处。主治胸上、腋窝部痛、肩臂痛(臂前区、桡测)、乳腺炎。

    (2)腋肋2,第4肋下缘与腋前线交点。

    (3)腋肋3:第4肋下缘与腋中线交点。

    以上2穴主治腋窝及腋下部疼痛、乳腺炎。

    (4)腋肋4:第5肋下缘与腋中线点。主治腋部痛、肩臂痛(尺侧)。

    8.背胛部穴位

    (1)背胛1:第5肋下缘与腋后线交点。

    (2)背胛2:第6肋下缘与腋后线交点。

    以上2穴主治肩胛内及背部痛。

    (3)背胛3:第7肋下缘与腋后线交点。

    (4)背胛4:第8肋下缘与腋后线交点。

    以上2穴主治背中、下部疼痛及软组织损伤。

    (5)岗上1:肩胛岗内端上脚尽处。主治落枕、偏头痛、颈项及枕部痛。

    (6)岗上2:肩胛岗上缘中点。主治落枕、肩胛岗上痛。

    (7)岗上3:肩胛岗上缘与腋后线延线的交点内旁开一横指处。主治牙痛(下齿)。

    (8)岗上4:岗上1向上二横指处。主治牙痛(下齿)、偏头痛。

    (9)背腹穴:肩胛岗中点下两横指处。或将病人的手掌按在枕部,同侧肩胛区的凹陷处即是本穴。主治胆道蛔虫症引起的疼痛、腹痛、肩背痛、上肢痛。落枕、腰痛。

    (10)肩胛穴:背腹穴外下一横指处。主治肩上、肩后部及三角肌酸痛。

    9.腰部穴位

    (1)腰腹1:第9肋下缘与腋后线交点。

    (2)腰腹2:第10肋下缘与腋后线交点。

    (3)腰腹3:第11肋下缘与腋后线交点。

    (4)腰腹4:第11肋下缘与肩胛内线交点。以上4穴主治腰部软组织损伤、腰骶区疼痛、腹痛、腹胀、痛经。

    (5)腰肢穴:从第12肋端向脊柱引一水平线,此线与竖脊肌外缘的交点,手指深入竖脊肌外缘,向脊柱方向挤压,酸胀感传至骶部;或垂直按压,麻胀感传至下肢外侧。主治腰和骶部扭伤、下肢麻木疼痛、腹痛。

    【操作方法】

    1.滑动指压法:用较强的压力抵紧胸穴,以穴位处的结节状或条索状物为中心,顺着肋骨下缘或骨的表面来回滑动手指,使病人有较强的触痛感。此法适用于重症、急症及对穴位按压不太敏感者。此外,治疗软组织疾患时,在局部反应压痛点上用大幅度的较强滑动,其滑动方向与患处的肌肉走向呈十字交叉,称之为"大幅度滑动指压法"。手指深入反应压痛点内,着力于深部,反复滑动,称之为"深部滑动指压法"。

    2.持续指压法:以中等强度的压力持续抵压胸穴,不滑动手指。此法主要适用于轻症、小儿、体弱者或对穴位过度敏感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RTF附件(136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