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12 > 头面部疼痛的治疗 > 正文
编号:12309192
头痛的中医综合治疗.ppt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1173kb)。

    头痛的中医综合治疗

    天津中医学院 陆小左

    头痛的概念

    调查还发现,偏头痛的发病率以内陆高原最高,中南沿海患病率较低。北方内陆地区夏季头痛发作频率最高(55.3%),南方地区春季偏湿暖,所以春季偏头痛发作频率最高,占全年四季之首为46.3%。说明湿热为偏头痛的诱发因素。

    历史沿革

    头痛的病因病机

    传统看法

    头痛之病因多端,但不外乎外感和内伤

    两大类。

    外感有风热、风寒、风湿之分。

    内伤有肝阳上亢、肾精亏虚、脾胃虚弱、痰

    湿阻滞、郁血阻络之别。

    新三不病因病机说

    不通则痛

    邪阻不通--风寒--寒凝血滞,阻遏脉络

    风热--上扰清空,气血逆乱

    风湿--蒙蔽清窍,清阳不升

    食阻不通--饮食不节,痰湿内生,阻遏清阳,脑失濡养

    气血不通--血行不畅一一络脉瘀阻,情志不和-肝气不舒-郁而化火-上扰清窍

    久病--久病入络,脑络不通

    病机关键: 邪 痰 气 瘀 食

    不荣则痛

    肾水不足禀赋不足, 不能上充于脑--脑髓空虚

    肾精久亏阴损及阳,肾阳衰微,清阳不升--脑府失养

    脾胃不足劳倦过度 ,气血化源不足--脑失濡养;

    病后体虚气血两虚--清窍失养

    病机关键:精 气 血

    不平则痛

    火盛伤阴 肝肾阴亏--肝阳上亢,上扰清窍

    情志失调气逆头痛

    病机关键:气逆 阳亢

    头痛的诊断要点

    1.部位诊断

    头为诸阳之会,三阳经均循头面,厥阴经亦上会于巅顶。辨别头痛,可根据经脉加以判断。

    太阳头痛多在头后部,下连于项.

    阳明头痛:多在前额及眉棱。

    少阳头痛:多在头之两侧,连及耳部。

    厥阴头痛:在巅顶部位,或连于目系。

    少阴头痛:在脑中,或牵及于齿

    2.疼痛性质诊断

    掣痛--筋脉阻痹

    跳痛--肝阳或血热

    灼痛--风热或火热或阴虚

    胀痛--气滞或肝阳上亢、肝火上炎

    重痛--风湿

    隐痛--气血亏虚

    空痛--肾精亏损

    昏痛--体虚湿阻

    刺痛(痛如锥刺,痛处固定不移)--瘀血头痛

    3.舌象诊断

    苔薄白--风寒头痛

    苔薄黄--风热头痛

    苔白腻--风湿或痰浊头痛

    舌红苔黄--肝阳上亢头痛

    舌红苔薄白--阴血亏虚头痛

    舌红少苔--肾虚头痛

    舌质紫或有瘀斑、瘀点--郁血头痛

    4.脉象诊断

    脉浮--风寒头痛

    脉浮数--风热头痛

    脉濡--风湿头痛

    脉滑或弦滑--痰浊头痛

    脉弦--肝阳上亢头痛

    脉沉细--阴血亏虚头痛

    脉细--肾虚头痛或郁血头痛

    脉细涩--郁血头痛

    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通、平、荣。

    一般说初病多实,属不通之患,治宜祛邪,通经活络,以通为主,但又要根据不同病因施以不同治法,如风寒头痛,则以疏风散寒,风热头痛则以疏风清热,风湿头痛则以祛风胜湿为治。

    ? 综合治疗,迅速缓解头痛

    ? 急者重者以通为主,兼以调平,缓者轻者以补为主,兼以调平。

    ? 一般说初病多实,治宜祛邪,久病多虚,治宜固元气,以补虚为主,但亦有虚中挟实者,如瘀血、痰浊等当权衡主次,随证治之。如《景岳全书》说:"暂病者应重邪气,久病者当顾元气,综合治疗的必要性

    1.头痛患者病情复杂,单一疗法往往难以全面顾及。

    2.头痛剧烈,需要迅速缓解症状,并应避免反复,单一疗法往往顾此失彼。

    3.综合治疗已有古训,《伤寒论》早有明示。

    综合疗法的组成

    1.辨证用药--治病求本,改善内环境

    2.针灸治疗--迅速止痛,缓解病人症状

    3.推拿疗法--安神镇静,止痛疏郁

    4.耳针贴压--长期有效,医生带回家

    5.煎汤代茶--寓治疗于饮食之中。

    6.生活指导--缓解压力,巩固疗效

    ? 辨病用药------基础药物

    ? 辨证选方------核心药物

    ? 考虑部位------引经报使

    ? 随症加减------缓解病痛

    ? 体质气候------全面考虑

    ? 综合裁量------整体观念

    辨证用药

    基本用药

    川芎 白芷 细辛 杭芍 牛膝

    川芎辛温升散,为血中之气药,能上行头目,下达血海,通行诸经气血,为治疗头痛之要药,临床使用剂量多在15-30g,甚者达50g。白芷疏风通经止痛,细辛芳香通窍止痛,两者合用,效果卓然,牛膝主活血通经、引血下行,与川芎相配,使升降有序,防止川芎升散太过,川芎、牛膝比例一般为1:2。白芍柔肝缓挛急止头痛,且可防辛散太过。

    分型选方

    外感头痛

    风寒头痛--疏风散寒--川芎茶调散

    风热头痛--疏风清热--桑菊饮加味

    风湿头痛--疏风除湿--羌活胜湿汤

    内伤头痛

    ? 肝郁头痛--疏肝解郁--逍遥散加味

    ? (天麻、钩藤、生石决、夜交藤,全蝎、蜈蚣、僵蚕、蔓荆子、白芷、菊花、柴胡、川芎、半夏、防风、细辛、甘草)

    肝火上炎--清肝泄火--龙胆泻肝汤

    肝阳上亢--平肝潜阳--天麻钩藤饮

    痰浊上泛--化痰降逆--半夏白术天麻汤

    淤血头痛--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

    气血两虚--补益气血--补中益气汤加味

    肝肾阴虚--补肾养肝--杞菊地黄汤

    部位用药

    头后部下连于项,选用羌活、蔓荆子、川芎、麻黄之类;

    头两侧,选用柴胡、黄芩、川芎之类;

    前额及眉棱等处,选用知母、白芷、石膏、葛根、升麻之类为主;

    全头沉重如裹,必有痰,选用苍术、半夏、南星之类为主;

    头内痛,颜面及指甲发青,选用麻黄、附子、细辛之类为主;

    头顶痛,选用吴萸、干姜、藁本之类

    随症加减

    ? 1。若头痛剧,无热,遇寒即甚,寒象明显可加熟附片、麻黄。受风后头痛甚者,可加蔓荆子、川芎。久病头痛甚者,加全蝎、蜈蚣、白芷,露蜂房以镇痉止痛;兼寒象加桂枝,细辛温经散寒止痛;若头痛甚剧,面红目赤,口苦胁痛,便秘溲赤,苔黄脉弦数,可加龙胆草,夏枯草。

    ? 2。若兼见咳嗽,痰稀色白,可加杏仁、前胡、苏叶增强宣肺止咳之力。若咳嗽不爽,痰稠而黄,口渴咽痛,可加川贝母、瓜蒌仁、沙参等以化痰生津。

    ? 3。若症见高热、口渴、鼻干、心烦、舌红、少津等热甚伤津之证,可加葛根解肌,生石羔、知母,天花粉以清热生津。虚热重者,加知母,地骨皮,桑椹子益阴退虚热;盗汗甚加煅龙骨、煅牡蛎 ;若见烦闷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PT附件(117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