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华名医 > 缅怀学习
编号:12329923
桂心济世长 清静皓月存 ——纪念恩师余桂清逝世七周年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7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819期
桂心济世长 清静皓月存 ——纪念恩师余桂清逝世七周年

     作者在余桂清老师家中合影。

    今年的12月7日是我的授业恩师余桂清先生逝世七周年的纪念日,他原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主任,是我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科的奠基人。他虽然离开我们越来越远了,但是他的高尚无私的医德风尚,认真的工作态度和朴实无华的生活作风,以及他对学生的关爱和教导,时时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久久不能泯灭。

    余桂清老师是湖北武汉人,1921年出生,早年接受的是西式教育,1940年就读四川北碚国立江苏医学院。1955年,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广安门医院成立,并在各地西医中挑选富有临床经验、表现优秀的业务精英进京学习中医。余桂清被选拔为“西学中”的优秀人才,参加“第一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国际班”学习,和段凤舞、张代钊等师从著名中医学家段馥亭先生(段凤舞老师的父亲),经过三年的刻苦学习,他具备了扎实的中医理论和医学基本功底。1963年广安门医院成立中医肿瘤科,他被任命为科主任。
, http://www.100md.com
    余老注重现代技术与中医相结合,强调中医和西医相互学习。一方面用现代科学研究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探讨其理论本质,阐明其作用机理,一方面发挥中西医学各自的优势和长处,在临床实践中将中西医两种方法有机结合,达到提高肿瘤治愈率,改善生存质量,降低医疗成本的目的。他常教导我们,治疗癌症病人时,不要使用太多损伤脾胃的抗癌药,要保护病人的脾胃功能,让病人有胃口吃饭才能够有胃口吃药。在潘明继教授1971年首先提出扶正培本治疗肿瘤之后,他也从临床中总结经验教训,同样体会到在癌症的治疗过程中,要始终注意培植病人的正气,从而形成了中医治疗肿瘤“扶正培本”的学术思想。这其中包括:运用“益气健脾法”,顾护人体胃气,培植生化之源,纠正化疗副反应;运用“温肾壮阳法”改善免疫力低下状态,遏制肿瘤发生发展;运用“滋阴补血法”补血填精,增强病人体质;运用“养阴生津法”保护腺体分泌功能,预防放疗的毒副作用等等。这些法则越来越为广大肿瘤工作者认同和遵循。1970年初他率领肿瘤医疗队深入我国河北磁县、武安、涉县、河南林县等地开展食管癌普查和病因学调研,对食管癌的辨证论治及舌诊规律进行了重点研究,为肿瘤的防治取得第一手资料。随后在河北磁县建立了中医药防治肿瘤医疗点,研制筛选了数十种具有抗癌作用的中药方剂,为后来广安门医院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 http://www.100md.com
    1973年余老作为中央保健局的特聘专家,参加了周恩来总理的医疗小组。以后他又长期担任董必武的保健医生,为陈毅、张茜、乔冠华等前国家领导人治病。同时,余老亦多次接受世界各国邀请,为加拿大、美国、朝鲜等多国政要、外宾诊断开方,生前一直为来北京看病的柬埔寨前国王西哈努克诊治。由于他谦虚谨慎、兢兢业业、贡献卓著,1994年被授予中央保健工作奖。

    余老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工作,他历任国家“六五”、“七五”、“八五”中医肿瘤攻关协作组组长,在他的带领下,广安门医院肿瘤科先后完成了十余项国家级攻关课题,三十项重大课题,在国内外期刊发表40余篇学术论文及医著,培育了大批硕士、博士研究生及临床进修医师。余老精通英语和德语,在他的倡导和支持下,广安门医院主持召开了多次“国际中医肿瘤学术研讨会”,在中医肿瘤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和扩大中医药治疗的对外影响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被世界文化理事会授予1988年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奖。1992年法国波伦中医学院科学委员会授予他名誉教授称号;1994年美国传记研究所载入《国际名人录》,授予名誉顾问称号;1998年获墨西哥城世界文化委员会颁发了卓越科学工作者证书及奖励。
, http://www.100md.com
    我是1985年到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学习的。第一次见到余老时,他面容清瘦,目光炯炯有神,说话语速较快,但吐字很清楚,和蔼可亲,没有一点大专家的架子。当时我每周有两次跟余老在门诊应诊的机会,给他当助手写病历、抄方,同时在肿瘤病房也管了十几个病人,并且余老每周都要去查一次病房。师母张爱达回忆说,余老每次查房的前一天晚上,往往很晚才睡。把各种书籍、资料摊在桌子上、沙发上、地板上查阅翻看。他教学生既严格又毫不保守,有问题他都会耐心解答。在跟师临床中,我学到了丰富的治疗经验,掌握了治疗肿瘤的有效方法。

    余老对待工作极端负责,对待病人暖如春阳。听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的病人比天大”。他看病非常认真仔细,思维也很敏捷,诊断和处理病人、制订治疗方案和开处方的速度很快,但非常有程序和条理性。余老上班的时候,有许多从外地或国外慕名而来的患者。早上六点钟,挂号室还没有开始挂号,他就开始看病了,往往要看到下午一点多钟才下班。有些病人没有挂上号,余老告诉他们在传达室等候,加个班给他们看。还有的病人甚至在他回家的路上等着他,他就在路边开起方来。为此师母等他吃饭,有时得把饭菜热好几次。
, 百拇医药
    1995年余老到郑州召开全国第一届食道癌中西医结合研讨会,报到的当晚,我尽地主之谊请他吃饭,他赞赏说:“来郑州吃得最合口的就是我学生请的这顿饭。”饭后余老还执意要到我家去看望我的父母,我说他们都已去世了。余老说:“那也要去你家看看。”一直到现在我还珍藏着当时与余老在我家书房的合影照片。1998年余老到广州主持国际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研讨大会,我因为有几年没有见到余老,这次开会正是与他再次见面的好机会。报到的当天晚上,河南组、湖南组、广东组和上海组的专家都纷纷请余老一起吃饭,我也主动向他发出了邀请。最后余老还是很给我面子的,说:“就和我学生一起吃饭吧!”当时我很高兴,饭桌上气氛很温馨,一桌子大概有十几人,大家吃得也很尽兴。餐后,余老说,很高兴和大家见面,今天吃饭要许多钱,不能让我学生自己掏腰包,这样吧,今天实行AA制,说着从兜里拿出二百元,放到桌上就走了。这时大家都愣住了。我急忙追上去把钱退给余老,他竟坚决不收。又交给师母,师母说:“这事我不管,收了钱老余要发脾气的!”从此以后再不敢轻易请余老吃饭了。可是到了2000年冬天,我的学生赵付伟从外地赶到北京,想到广安门医院拜见路志正和余桂清两位医学大师,并请他们吃饭。因为有上次的教训,我觉得很为难,加上天刚下过雪,余老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并且他平时不大愿意到外边吃饭。无奈只好硬着头皮给余老打了电话,没想到这次他接到电话后非常爽快地说,“老赵,到哪儿去吃?我现在就下楼!”我十分感动,老师心里始终有我这个老学生。这次见面,我发觉他老人家说话迟钝了,动作也显得老态龙钟,看到老师苍老的面容,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沉甸甸的感觉。
, 百拇医药
    2003年在余老82诞辰之际,广安门医院肿瘤科本来要为他举行一个庆典活动,但是适逢“非典”肆虐之时,聚会只好被迫取消。我觉得人生八十很难得,一定要有所表示,就请书法家王业琪先生用一张大红纸写了一个大“寿”字,又写了一幅对联“桂心济世长 清静皓月存”,将余老的名字“桂清”藏在对联中,装裱后通过快递送到了余老家。第二天,余老就打来了电话:“老赵,我收到了你寄来的礼品。很高兴,难得你有这片心意,谢谢你!”

    余老是2002年被检查出患了前列腺癌的,但他一直一边接受治疗一边在工作,直到2005年6月病情恶化,住进了自己工作了半个世纪的肿瘤科病房,同年的12月7日下午1点,突然心衰而去世。他生前留下的遗嘱要求后事从简,火化不留骨灰,不举行告别仪式,不开追悼会。只将讣告通知亲朋好友,以免再邮寄报刊、杂志、信件,浪费财力物力。体现了余老博大的胸怀,和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德。 (单联喆博士协助整理), 百拇医药(赵建成 北京万国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