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心理健康
编号:12355132
关注创伤后遗症 恐怖主义引发的心理创伤难以消弭
http://www.100md.com 2013年4月24日 网易探索
     恐怖袭击最大的破坏并不在于致死致伤,而是引发人们持久的恐惧和混乱。这种不安的气氛会在人与人间持续发酵、扩散,有的甚至一生都难以消弭。

    近期,在美国波士顿举行的马拉松比赛上发生两起炸弹爆炸,美国当局正在对事件展开调查。而在此前,美国已发生数起主要恐怖袭击事件。

    美国时间4月15日,波士顿发生爆炸,3人死亡百余人受伤,成为9/11后美国本土最严重的恐怖袭击事件。然而,恐怖袭击最大的破坏并不在于致死致伤,而是引发人们持久的恐惧、混乱和不安。

    恐怖袭击可引发多种心理后遗症

    9/11事件后,纽约医学会都市流行病学研究中心在2001年10月16日至11月15日间,电话访问了1008位曼哈坦居民,调查他们接触到911事件的程度,以及之后出现的心理症状。发现7.5%的受访者所描述的症状,符合“创伤后压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所诊断的症状。患有这种症状的人在想到和提到灾难性事件时身体和情绪上出现的强烈反应,持续时间可以是事后数周、数月乃至多年;9.7%的受访者所描述的符合忧郁症的症状,会极度悲伤,经常感到无助等。纽约医学会都市流行病学研究中心进行了初步估计,可能有67000名曼哈坦居民出现创伤后压力症候群、87000名居民患了忧郁症。地理位置越接近世贸中心,对恐怖攻击反应越强烈。住在世贸中心附近的居民出现创伤后压力症候群的比率达20%。
, http://www.100md.com
    由于有些人原本就可能有创伤后压力症候群或是忧郁症。通过辨识直接由9/11产生的心理反应后的研究结果显示,事件发生后几星期内,整个研究人口中出现创伤后压力症候群的比例为事件发生前的3倍。与此同时,根据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药物滥用研究所2002年6月发布的报告,恐怖袭击后几个星期,抽烟、喝酒和吸大麻的人数都有所上升。

    这些数据和美国此前遭受过的最严重的恐怖攻击──俄克拉荷马市联邦大厦爆炸案后所做的相关研究数据一致。肯塔基大学研究指出,不住在联邦大厦附近的145位市民中,有7.8%出现创伤后压力症候群。同时,密苏里州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研究发现,爆炸案当时正在联邦大厦内部或附近的182位幸存者中,高达34%出现创伤后压力症候群。

    恐怖袭击引发的心理创伤难以消弭影响程度深

    由恐怖袭击引发的心理创伤往往可以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且影响程度特别深。
, http://www.100md.com
    日本偷袭珍珠港及肯尼迪总统遇刺等事件都曾长时间的重创美国民众的心理,9/11事件更是如此。

    根据纽约城市健康与卫生局的研究报告,在9/11恐怖袭击一周年前夕,70%的美国人表示未从心理创伤中摆脱出来。恐怖事件过去2、3年后,有35%的受伤者遭受心理创伤的困扰,其中有8%的人发展为严重心理障碍,在9/11事件中受伤居民患创伤后压力综合症比例最高,达38%,而全美国患创伤后压力综合症的平均比例仅为4% 。许多当时接受美联社调查的民众反映,每当一架飞机从头顶飞过,一辆救护车呼啸而过,或电视播放伊拉克战争的画面都会勾起9/11的回忆,有人第一反应甚至会认为自己生活的地方可能将要爆炸。还有一部分民众表示几乎再也不会去曼哈顿。调查结果显示,每10名美国人中就有4人担心自己成为恐怖活动的受害者,这与担心失窃和失业的比例相同。

    为更好应对恐怖袭击可能造成的伤害,美国世界贸易中心健康登记处(The World Trade Center Health Registry)追踪了亲历9/11事件的71000名志愿者的健康状况。根据其2012年年度报告,超过25%的志愿者在9/11事件发生5到6年后还有创伤后压力症后群或哮喘。在对近3000名警察的长期观察后发现,2006至2007年符合创伤后压力症后群的人数比例比2003-2004年翻了一番,从7.8%上升到16.5% ;2008年,有3.5万至7万人遭受了长期的创伤后压力症后群。甚至到了2011年,9/11事件发生整整10年后,《纽约时报》称至少还有3600人的心理创伤还未治愈。
, http://www.100md.com
    美国《洛杉矶时报》2010年曾刊登文章:美国应该学习以色列国家应对恐怖袭击的方式,每次爆炸后都尽可能快的清理干净,让一切恢复正常。这样,恐怖主义就永远不会得逞。而事实上,现在恐惧打断了美国正常的生活,这样,恐怖主义就胜利了。当美国民众仍未完全走出9/11事件的阴影时,波士顿又发生了爆炸案,给美国民众的心理又蒙上一层阴影,毕竟恐怖袭击之所以恐怖,除去肉体的巨大伤害,最重要的是不安、混乱的气氛会在人与人间持续发酵、扩散,难以消弭。这可能是恐怖袭击后留给美国的最大挑战之一。

    文章部分内容参考Ezra S. Susser,Combating the Terror of Terrorism (Scientific American)

    ----------------

    心理创伤基本概述

    提到心理创伤,我们就会想到战争,洪水,地震、火灾及空难等等,其实心理创伤远远不只是这些强大的事件。还有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长期经验到的忽视、情绪虐待、躯体虐待或者暴力,都会促进心理创伤的形成。
, http://www.100md.com
    心理创伤引起学者和有关人士的关注,是从越南战争回国后退伍的老兵,虽然他们的生活已经恢复了平静,可是他们的体验好象每天总是在战场上一样,不断地会闪现战争的画面,死去战友,杀戮的场面,枪声喊声等等。睡眠紊乱,情绪非常不稳定,对生活没有快乐感,每天生活在过去的回忆中,而且是片段性,零碎的。后来对这些退伍的老兵进行心理干预,并提出一个诊断名词: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对心理创伤的研究的范围和深度得到更大更快的发展。

    就像阿姆斯沃思和霍拉迪在他们系统地回顾了关于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的文献后指出的那样,现行的PTSD的概念和诊断标准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治疗者应该认识和理解那些为数众多的,虽然不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第四版(DSM-IV)诊断标准,但可能对诊断儿童与青少年PTSD具有指导价值的临床症状[3]。

    I型(急性)心理创伤的概念泰尔(1989)将发生在成年期的一次性创伤称为I型创伤;它包括急性应激障碍(ASD)、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适应障碍等。
, 百拇医药
    这个概念以时段性来分类创伤,我觉得这个概念的时段性可以考虑适用在童年时期,凡是一次发生的创伤事件,不管是幼年还是成年,可以拟定诊断为I型心理创伤,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创伤可能并不发展成为II型心理创伤。关于这方面研究资料我知道不多。是否在童年形成的创伤(有症状表现或被诊断过)会延续成II型心理创伤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I型心理创伤的特点I型心理创伤的概念,要包括以下几个特点:

    一、 形成创伤的时间是短暂的,或者是一次性。

    二、 可以发生在儿童和成人不同的阶段。

    三、并且形成创伤后持续时间不长,一般在三个月以内。

    四、有的自然愈合,有的经过治疗获益,有的可以转化成II型心理创伤。[3]

, http://www.100md.com     II型(慢性)心理创伤的概念依创伤的严重程度不同,环境中存在的与引发创伤相关的元素,会导致大约1/4(交通事故)甚至半数(性暴力)受害人长期陷入受到创伤引发的负性情感的侵袭之中。用外科术语讲,(心理的)创伤不会自然愈合,常常会遗留很多并发症。

    在临床研究中,人们也逐渐发现同样的创伤患者,但由于创伤事件的性质,尤其是经历创伤的年龄的不同,在随后的症状有很大的区别。随着创伤影像学和治疗学的发展,也印证了这一点。因此,现在多采用泰尔分类法(Terr,1989):将发生在成年期的一次性创伤称为I型创伤;而将略微复杂一点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反复发生的、开始童年期)称为II型创伤,即复合型创伤。

    在II型心理创伤中,现在的创伤事件只是一个“扳机点”。现在在研究表明,两者在症状学、影像学、治疗和预后上都有很大差别。比如在急性期后,II型创伤出现分离症状的频率高,且更多地表现为以内疚、羞愧为主的症状群,常与抑郁紧密相关,可导致缺乏自信和自责,表现出麻木退缩或行为轻率,持续的羞愧也可导致易激惹、愤怒发作和暴力行为。在影像学上,II型创伤具备广泛的功能及病理形态方面改变。治疗上,比如在创伤的稳定化上两者有根本性区别。预后上,一般I型心理创伤好于II型心理创伤。
, http://www.100md.com
    随着时间的推延,创伤状态会渗透进那些没有自行消化创伤经历受害人的主观解释、行为模式、认知模式等方方面面。这种创伤状态可以逐渐形成一种皮亚杰总结的“创伤模式”(Fischer & Riedesser,1998)。

    从心理学角度看,这一创伤模式是一种脱节的模式,很多时候是陷入抗争/逃避的矛盾之中。它既有被其他(认知)结构同化的倾向,也完全有可能被卷进一种慢性的疾病的过程。在精神创伤发生时,它也可以延伸到所谓(创伤过程)之中,比如一位性暴力侵害的受害人有强迫性清洗自己的身体或者其他物件的现象,就是因为性暴力很容易让人联想起(玷污)一词,在精神分析中,这是症状原发性获益的来源,也可以用“神经症性的防御机制”来加以理解。

    费弗尔等(Fischer & Riedesser,1998)指出:“创伤模式”包括:①精神创伤发生以后有组织的感知觉和行为;②实质为一种抗争/逃避脱节的行为结构;③可以引起大量的感知觉和认知上的歪曲;④有扩散(泛化)到其他精神范畴中的倾向(比如泛化的焦虑)。
, 百拇医药
    与这一创伤模式相对,受害人会从主观上发展出一种“创伤代偿模式”与之抗衡。其行为方式既可以发生积极的变化,也可以朝消极的、有问题的方向转化。提出这一模式的主要用途在于分析创伤后的种种异常状态,并寻找平衡和应对的资源。(施琪嘉主编.创伤心理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22-26)

    另外还有情绪忽视和情绪虐待也是儿童形成创伤的主要方面,它们常常会存在相当长的时间。这类特殊的儿童虐待养育方式会给儿童带来不良的后果,如出现依恋障碍和非器质性成长障碍。我们可以理解成与文化相关的创伤[1.2],比如文化中存在的某些信念会影响一个以后体验生活的方式,特别在家庭中父母的教育对儿童心理影响很大。

    在我的临床经验中,有的人在成年早期经历过恋爱或者其他事件,也会形成影响久远的心理创伤。

    II型心理创伤的概念,要包括以下几个特点:

, 百拇医药     一、心理创伤形成时间长久,对个体身心影响广泛。

    二、可以发生在儿童和成人不同的阶段。

    三、 一般不会自然愈合。

    四、 症状表现复杂多样。

    五、 I 型心理创伤演变成II型心理创伤

    II型心理创伤定义描述,可以拟定包括范围:慢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适应障碍、躯体化障碍、严重的应激障碍未定型(DESNOS)等。

    I型和II型心理创伤的治疗1、眼动脱敏再处理(EMDR)技术

    该技术已经得到国际公认是快速而有效的,臧海龙医师在治疗大量案主临床经验基础上,又自行开发一套眼动脱敏的治疗软件,更有效地处理当事人的创伤回忆和情结。
, 百拇医药
    2、整合的心理剧疗法

    该疗法在处理心灵创伤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让主角在演出的过程中,通过宣泄,表达,重新经验,重构,转化,恢复主角的自我能量,获得处理内心的创伤。

    3、辩证行为治疗(DBT)

    该疗法经过二十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一整套而系统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技能训练四大模块:1)核心正念技能2 )痛苦承受技能; 3)人际有效性技能4)情绪调节技能。整个治疗过程的九大策略:1)辩证治疗策略; 2)核心策略; 3)核心策略;4)改变程序1:管理偶发事件和观察限定;5)改变程序2:技能培训,暴露、认知调整;6)风格策略:平衡沟通7)案例管理策略:社团互动上述七个策略被称为基本治疗策略,还有两个附属的针对特殊问题的策略。8)结构化策略:主要是如何保证治疗各个阶段平稳过渡的。9)特殊治疗策略:针对治疗中各种特殊问题进行治疗的方法。详细的介绍参见本网站的相关文章。
, http://www.100md.com
    4、正念训练技术(MT):

    臧海龙医师根据国内外最新大脑神经科学和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并对中国禅修及国外对禅修及超个人心理学做了详细的考查和研究,吸取了美国麻省大学医学中心JonKabat-zinn博士创立的正念减压疗程(MBSR)之精髓,及三位心理学者英国的JohnD.Teasdale、Mark G.Williams以及加拿大的Zindel V.Segal发展出的正念认知疗法(MBCT)的实践证据,也吸收日本的内观疗法及其印度等国家的对禅修的理论和经验。并经过最近两年的临床实践,编辑成书《正念训练手册》(第四版),更有效地指导心灵创伤的当事人,恢复心的平静,获得身心灵的统一与和谐。

    参考文献:

    1. 1.A.卡尔著. 张建新等译,郭念峰审校.儿童和青少年临床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863-864
, http://www.100md.com
    2. 施琪嘉主编.创伤心理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22-26

    3. (美)B.E.Giliand,R.K.Janes 著.肖水源 等译.危机干预策略.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186-187

    -------------

    关于创伤后遗症

    作者:黄介良 医师 2002.11.25

    造成心理创伤之状态 不论是亲身经历灾难的幸存者协助救灾的救难人员或经由媒体观看灾难的一般民众灾难事件可能对他们造成下列伤害导致其心理创伤

    生命威胁或是身体伤害
, 百拇医药
    暴露于明显之死亡及身体伤害

    激烈之环境破坏

    失去家庭、价值观、邻居、以及社区

    失去和亲密关系之支持及沟通

    强烈之情绪伤害

    强烈之暴露于危险 灾难带来之心理影响 绝大多数灾难之幸存者、搜救者及照顾者都会经历一定之压力这些压力会一般持续数天到数星期可能造成以下之影响

    情绪影响震惊、恐惧、悲伤、生气、罪恶、羞耻、无力、无助、无望、麻木、空虚、以及丧失快乐及爱之能力

    认知影响困惑、犹豫、无法集中注意、记忆力丧失、不想要之回忆、自责

    身体影响疲倦、失眠、身体疼痛、身体紧张、心悸、恶心、食欲改变、性欲改变
, 百拇医药
    人际影响无法信任、无法亲密、失控、觉得被拒绝、被放弃、退缩、工作问题、学校问题 地震带来之心理困扰 根据统计至少有50的人口会遭受造成心理创伤事件包括意外、人为疏失、天灾及战争等而高达67之幸存者会有持续之心理困扰幸存者之长期心理困扰包括创伤后压力症候群、恐慌症、畏惧症、焦虑症、忧郁症、药物或物质滥用。而地震由于带来大量之死亡及伤害、环境及居家之破坏生活之不便加上对政府及未来的愤怒、不安地震之心理影响通常会拖延很久一般而言需要12个月才能稳定下来但地震后之「创伤后压力症候群」却会持续至18个月以上。而统计资料显示地震后32-60的成人及26-90之儿童会有「创伤后压力症候群」。 谁会容易有创伤后压力症候群 灾难会诱发出每个人之前存在记忆中之创伤经验也会强化目前存在的所有社会、经济、心理及医疗问题而有某些人比起一般人更容易有创伤后压力症候群如

    曾有其它创伤

    慢性身体或是心理疾病

    长期贫穷、失业、无家
, http://www.100md.com
    最近有重大生活事件及压力 创伤后压力症候群与家庭 整个家庭都受到灾难深远的影响每个成员都受到不同之心理压力有些甚至造成创伤后压力症候群有些家庭成员全部经历整个灾难有些则是只有一部份的成员受害或是幸存不论是哪一个状况所有之家庭成员都会经历一定之震惊、否认、怀疑、恐惧、愤怒及痛苦或许程度及表现有所不同但是由于彼此之连结他们都经历相似之心理历程所以不只是幸存者会有创伤后压力症候群所有之家庭成员都有可能发生。 此外由于创伤后压力症候群患者在灾难之后之生活及态度会有很大之改变因此家人也会遭受相当之压力这并不是说和创伤后压力症候群之患者生活在一起也会自动形成创伤后压力症候群但要注意家庭成员其可能之困扰如

    成员感受到挫折、伤害、排斥、惊吓、背叛 患者不论是愤怒及挣扎或是麻木及疏离都会使家人感受压力不是受到激烈情绪之惊吓及伤害就是自觉受到背叛及排斥有些人则因自觉努力不足或自责而充满挫折

    成员感受到灾难仍然一直持续无法消逝 患者会孤立自己避免活动及社交有些则充满创伤经历之幻觉而恐慌使家人生活在灾难之气氛中
, 百拇医药
    成员无法和幸存者沟通以及讨论未来 患者通常会有分心、紧张甚至怀疑家人很难和他讨论个人及家庭之未来就算讨论也总是觉得他变为较保守、过度焦虑、过度要求及掌控一切

    成员会对其他人过度关心涉入 由于患者之疏离或是灾难引起之罪恶感及焦虑都会使家人更需要其它人之情绪回馈也会更关心其它家人甚至过度之干涉及责备

    成员睡眠会受到干扰 患者之失眠、恶梦甚至夜游会使家人之睡眠也受到影响

    成员正常日常活动会受到干扰 患者之活动及社交受限也会使整个家庭之社交及日常活动受限如家人可能无法一起去购物、看电影等等

    成员的经济及居住受到干扰 患者可能会有酒精及物质滥用、赌博或是暴饮暴食等行为问题会使家人之经济受到影响而居家及环境也会受到责难

    成员可能会受到幸存者自杀的极度压力 有些患者有强烈之自杀企图家人会充满担心、焦虑、罪恶感、无助、愤怒家人会想知道如何去预测自杀如何去帮助他有些家人则觉得无法帮忙也有些无助的随时准备失去他有些家人则对他生气感到愤怒及挫折这些自责及挫折之情绪甚至造成家人之轻生 家人可以如何去照顾自己及幸存者 绝大多数灾难之幸存者、搜救者及照顾者都会经历一定之压力这些压力会一般持续数天到数星期可能造成以下之影响
, 百拇医药
    持续去了解创伤后压力症候群 参加创伤后压力症候群之课程及演说阅读相关书籍及录像带

    鼓励幸存者寻求创伤后压力症候群之专业协助 家人可以鼓励幸存者接受协助但不是逼迫他去接受这是一种关怀而不是惩罚

    寻求家人本身之个人或是家庭谘商 避免本身受到二度之压力家人本身也需要处理自我之情绪这也可和幸存者互相鼓励表示专业协助之重要

    学习压力及愤怒处理 学习压力及愤怒处理之课程增进沟通及互相照顾之能力

    保持及享受良好之生活 联系正向之人际关系、维持创造性之工作、继续学习并享受闲暇生活这些是走出阴影的必要条件 协助灾难地区需要之准备 帮助灾难幸存者、家属、及救助者需要一定之特质要具备完整心理准备、敏感、自信、弹性及常识。以下是一些重要之原则及技巧 第一必须是团队合作。 需要尊重配合指挥系统并且融入基本物质救难系统去帮助幸存者及工作人员。 第二做最平实之接触及沟通。 聆听而不给建议询问目前工作以及自己可以帮忙之处提供舒适之环境如食物、饮料、衣物、防晒物品、杂志报纸、通信工具纸笔及电话。 第三协助“淡化”经验—听他们自己的故事。问对方 “你以前有过这样的经验吗” “你目前需要什么的安置环境及其它需要” “我可以帮你和什么人联络吗” “当这所有事情发生后你最先想到什么” “当这所有事情发生后你在哪里” “这几天你最想做的三件事是什么” 第四评估转介需要。 仔细评估其危险因素及症状给与适切之帮助以及给予进一步之转介帮忙。 搜救者之调适 大多数之搜救者只会经历正常到轻度之压力甚至这些搜救行动能够对个人产生成长并加强人际关系。但是由于搜救行动之时间及生命压力以及工作时间之混乱也常对很多人员带来重大压力研究指出有三分之一的搜救人员会有强烈之压力进而产生焦虑症、忧郁症以及创伤后压力症候群。 搜救者可以依下列建议加强自我照顾 1. 灾难当时 o 工作团队发展「伙伴」系统。 o 工作团队相互鼓励及支持。 o 照顾好自己之身体要有规律之运动饮食宜少量多餐。 o 当体力减弱时要适当休息。 o 和自己之家人及朋友保持联系。 o 当经历情绪之波动时要慢慢的减轻冲淡。 2. 灾难后 o 最好在离开现场2到5天之内参加减轻悲伤之团体。 o 向工作伙伴叙说你内心之情绪感受有时当你伙伴之聆听者。 o 不要使你的愤怒成为人身攻击你的愤怒通常代表你的挫折、罪恶感及担忧。 o 记得称赞及感激你的伙伴你们都做了很好的工作。 o 吃好一些睡好一点。 o 试着让生活恢复正常花几天慢慢的恢复。 3. 返家后 o 恢复睡眠常规。 o 放慢生活步调。 o 了解你会想把你所经历及所努力的告诉别人是很正常的但是别人也很可能并不想听他们可能很害怕也不愿再回想起他们只是很高兴你能回来。 o 你要有心理准备可能会有失望及挫折外在之世界和现场有很大之差距不要让轻微之状况困扰你。 o 会有情绪困扰是正常的它会慢慢减轻而消失。 o 灾难后之每一天都有值得去完成的事物把日子一天一天的好好生活。 o 寻找内在之价值你要强化你的价值观以及对你而言是重要的关系。 o 观察及倾听你所重视的人的需求你会记起对你而言是重要的事物。 o 了解这个经验对你生命之意义你更可以获得生命之成长而继续你的生命。 创伤及创伤后压力症候群对基层健康照顾之影响 「创伤后压力症候群」事实上会造成中枢神经系统之神经化学系统改变也直接影响身体健康如容易血压升高、心脏动脉硬化、甲状腺功能异常、免疫系统功能下降而易于感染对于疼痛感受力增加而容忍度下降而更易造成慢性疼痛。 再加上「创伤后压力症候群」造成之心理困扰也对于个人自我照顾及人际关系造成压力所以大多数之幸存者都可能有身体系统之多重健康问题如心血管系统、肺脏系统、神经系统、胃肠系统。 也由于「创伤后压力症候群」造成不能信任及不能亲密对于身体健康之求助也常造成影响对治疗者之怀疑、无法提供完整数据、沟通困难、在诊断及治疗中变为消极、以身体症状表达大多数问题等等常会造成健康照顾之问题。 基层健康照顾如何处置 很多证据支持基层健康照顾若能提供及时、简短之心理帮助对「创伤后压力症候群」严重程度之降低有很大的帮助并不需要太多时间之训练。 第一步是找出支持之「创伤后压力症候群」团队包括精神科医师、护理人员、社工人员、临床心理师等等提供照会、评估、教育等功能。 第二步辨识「创伤后压力症候群」患者。可以使用一个简短通知问卷只需要一至二分钟即可完成或是由团队提供定时之简短卫教及筛选。 第三步转介给创伤后压力症候群团队。基层医疗工作人员通常只需支持性之提供关心及转介就能有所帮助大多数并不需要也不应该为了诊断而去问详细之灾难经验。治疗团队会针对个案评估建议予以动力分析心理治疗、认知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团体心理治疗等等。 第四步是保持联系。基层医疗能提供个案之临床及功能状态也能让创伤后压力症候群团队了解治疗效果。 设立当地之心理健康中心的目标及原则为

    保护协助幸存者以及搜救者之安全、隐私、健康以及自尊

    辅导帮助回归家园协助组织自助团体设立目标

    联系协助和支持之家庭、同伴、搜救者建立沟通联系

    查明对于问题查明、分类以及解决 l 选择转介身体、宗教、心理、经济、社会团体帮助 修正利用正式或是非正式之机会对每个人之反应、关注、适应方式以及未来之方向提供正面之建议,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