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458523
胃痛止痛不当,小心“雪上加霜”
http://www.100md.com 2013年4月29日 医药经济报
    【病例】

    患者卢某,男,61岁,一周前出现恶心、呕吐、胃痛等症状,到卫生所就诊,诊断为消化不良,给予助消化药物胃蛋白酶合剂,一次10mL,一天3次,口服给药,使用3天,胃痛症状未见减轻。自服“止痛药”后症状加重,到医院就诊,查看药物包装得知患者曾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胃镜检查后发现胃溃疡,诊断为胃溃疡。给予奥美拉唑胶囊,一次40mg,一天2次,口服,使用1周,疼痛明显缓解。

    【分析】

    胃痛的致病原因包括多个方面,多数与胃酸刺激胃黏膜有关。在没有明确致病原因的情况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只会加重胃痛而不能起“止痛”作用。因为该药物属于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物,其作用机制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可削弱胃黏膜的自我保护功能,使胃酸侵袭作用增强,继而引起胃痛等不适。

    病因不明确的胃痛患者,即使有非甾体类镇痛药使用指征如关节炎发作等,也应慎重,最好不用,否则会使胃痛“雪上加霜”。

    治疗前,查明胃痛病因

    胃痛只是疾病的一种症状,多见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胃神经官能症。也见于胃粘膜脱垂、胃下垂、胰腺炎、胆囊炎及胆石症等病,也有一些因为饮食不当,暴饮暴食、吃生冷、不洁食品等引起的胃痛。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胃痛,其治疗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在治疗前,必须查明胃痛的病因。

    根据病因,针对性选药

    胃痛的发病原因不同,选择的治疗药物也是有区别的。在选择治疗药物时,必须根据病因针对性选药。药物或化学性刺激引起的胃痛,应选择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如硫糖铝、果胶铋等;溃疡引起的胃痛,除使用胃黏膜保护药物外,还应使用抑酸药如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等,或H2受体阻滞剂西咪替丁等;胃痉挛引起胃痛,可以选择解痉药物如山莨菪碱等。

    原因不明,慎选止痛药

    胃痛/腹痛是许多疾病的共有症状,当疼痛原因不明时,不宜盲目使用止痛药物。如胆结石、胆囊炎、胰腺炎等,服用止痛药可缓解疼痛,但实际上疾病仍在迁延发展,盲目服用止痛药会掩盖病情,或耽误最佳的治疗时机,或误诊。因此病因不明时,不要急于使用止痛药物,若必须使用止痛药物时,应权衡利弊,同时密切观察留意病情的发展转归,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如何判断胃痛?

    1.疼痛的位置:胃位于上腹部,胸骨剑突下,腹部左侧偏中上的部分这一区域的疼痛,最有可能是胃痛。

    2.疼痛时间:胃痛大多发生在餐后或餐前,与进食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从饮食的时间、习惯、内容、种类等辨别也较有准确性。

    3.胃不适伴随的症状较多,如打嗝、嗳气、恶心、呕吐、烧心、反酸等。因此一定要重视腹痛时伴随的各种症状。

    4.如情况复杂,难以判定,应进行有关全面的检查,才能判断是否为胃的问题,绝不能延误病情治疗。, 百拇医药(文 王秋冬(河南省平顶山市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副主任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