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374588
常晒太阳血压稳 红肉吃多升血糖 等
http://www.100md.com 2013年5月17日 生命时报 2013.05.17
“翘脚尖、抬脚跟”防静脉血栓

     常晒太阳血压稳

    英国研究人员最新发现

    一提起紫外线,很多人都会立刻想到要提防晒黑、晒伤、晒斑甚至皮肤癌。阳光、紫外线真有那么可怕吗?“英国广播公司网”5月7日刊登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阳光的好处可能远大于它的危害,紫外线能够帮助降低血压,使其平稳,从而降低患心脏病和脑卒中的风险。

    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受试者在紫外线和热灯条件下的血压状况进行测量。第一次是让每名志愿者同时接受紫外线和热灯的照射,第二次,志愿者只接受热灯的照射,结果发现,第一个实验中,持续一个小时的紫外线照射让血压显著下降,而第二次实验却没有这个效果。科学家表示,这说明阳光中的紫外线有降低并且稳定血压的好处。

    爱丁堡大学皮肤病学高级讲师理查德·韦勒分析,降压的化合物——一氧化氮会在接触光线后增加,这一过程独立于维生素D的生成过程。目前,人们对阳光的研究中,仅知道它的好处是促进人体维生素D的形成。
, http://www.100md.com
    研究人员建议,晒太阳最好避开正午,选择在早上10点前及下午4点后的阳台或空旷场所晒太阳。最好能边晒边走动,以利于身体吸收日光。中青年人每天晒1—2小时左右为宜,老人体质没有年轻人好,每天晒1小时、每次20—30分钟即可。▲ (郭静超)

    

    红肉吃多升血糖

    新加坡研究人员提醒

    预防糖尿病,先要管住嘴。据美国“健康日”网站6月17日报道,新加坡研究人员发现,红肉吃得太多,罹患2型糖尿病的危险增加;减少摄入量,则能降低患病风险。
, 百拇医药
    新加坡国立大学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对美国哈佛大学的三项大规模追踪研究数据进行了梳理分析,共涉及14.9万名男女参试者。研究期间,超过7500名参试者罹患2型糖尿病。结果显示,参试者每天红肉(如猪肉、牛肉、羊肉等)摄入量每增加半份,其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就会比吃红肉较少的参试者高出48%;而减少红肉摄入后,患病风险则降低14%。

    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期刊上的这项研究表示,虽然尚未证明红肉与糖尿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但已有多项研究报道,红肉摄入过量可能增加肠癌等疾病的危险。因此,吃红肉要适可为止。▲ (李 静)

    

    尿酸高不一定都痛风
, http://www.100md.com
    我的邻居王先生今年45岁,最近在体检时发现自己尿酸高出正常一大截,他很担心便跑来问我,尿酸高是不是就会得痛风。

    其实,和王先生有相同顾虑的人不是少数。尿酸高只能说明得了高尿酸血症,不等于得了痛风,这是人们对尿酸的一种误解。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人群中,约5%~12%的患者会发展为痛风。继发性高尿酸血症患者在去掉致使尿酸水平升高的因素后,血尿酸能够恢复正常。

    尿酸是细胞遗传物质——嘌呤在人体内代谢的终末产物。正常人血液中含有一定量的尿酸。尿酸虽然是代谢终产物,但它并不是废品,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它有抗氧化、清除体内自由基的作用。但是长期、慢性的尿酸水平升高,也就是高尿酸血症,会对身体产生有害的作用。如果嘌呤合成代谢增强导致产生的尿酸过多,或者通过肾脏排泄的尿酸减少,都会使血液中尿酸水平升高。▲ (北京协和医院保健医疗部主治医生 钟 华)

    
, 百拇医药
    常做义工血压稳

    老年生活怎样才能多彩又健康?英国《每日邮报》6月13日报道的一项研究给了新建议,经常参加公益活动,血压更平稳。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研究人员对1164名年龄在51~91岁之间的中老年人进行调查后发现,每年参加至少200个小时的志愿者工作(相当于25个8小时的工作日),如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在慈善机构开办的商店做义工帮忙等,患高血压的风险会降低40%。

    研究负责人罗德莱西娅·斯尼德博士表示,一方面,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可以让老人经常外出走动,避免久坐在家中,加重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另一方面,通过与不同的人打交道,能交到更多朋友,消除孤独感、无用感等负面情绪,增加自尊心,而良好的心理状态是身心健康的基础之一。发表在《心理学与老龄化研究期刊》上的这项研究还指出,活动类型并不重要,关键是要主动参与。▲
, http://www.100md.com
    (安 伟)

    

    不减将军肚,患癌风险高

    大鱼大肉的美食生活,让很多人长出“将军肚”。可美国“健康日”网站7月10日报道的一项新研究提醒我们,腹部堆积过多的脂肪,不仅会伤害心脑血管,患癌症的风险也会增加。

    美国国立心脏、肺和血液病研究所代谢与人口健康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对3000多名平均年龄为50岁的美国人进行了CT扫描,扫描部位分别为腹部、心脏周围和主动脉等部位,并评估这些部位的脂肪含量。随后,研究人员对他们进行了为期7年的跟踪随访。研究结果显示,与身体其他部位相比,腹部脂肪含量较高的人,罹患心脏病和癌症的风险均会增加。
, http://www.100md.com
    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期刊》上的这项研究解释说,腹部脂肪代表着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含量多少,是一项重要的健康预测因素。既往人们多关注肥胖与心脑血管病的关系,而该研究发现腹型肥胖还与癌症等疾病相关,这可能与内脏器官整体功能受到影响有关。▲ (钱聪玲)

    

    锻炼4周,血脂就改善

    体重、血糖也有所下降

    运动贵在坚持,可坚持多久才见效呢?近日,发表在《中国运动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提醒,对多数“小胖墩”来说,坚持1个月有氧运动,血脂就会降。
, 百拇医药
    上海体育学院人类运动能力开发与保障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招募了一些平均年龄13岁、体重超标或肥胖的青少年。参试者参加了为期4周的夏令营,每天有计划地进行2次有氧运动,每次1~2小时,同时结合营养配餐、规律起居等。结果发现,强化锻炼4周后,“小胖墩”们的体重、血脂、血清胰岛素等均有改善。具体来说,他们的身体质量指数(BMI)平均下降3个单位左右,体脂率下降5%~10%,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胰岛素等指标也有所好转。

    研究人员提醒,对“三高”的高危人群来说,运动并非想象中那么难以坚持,其对健康的好处很快就能见效,并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李海梅)

    

    父母离异伤孩子血管
, 百拇医药
    血液中C反应蛋白含量高出16%

    据7月11日美国“每日科学”网报道,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16岁前经历父母关系破裂的孩子,44岁时血液内C反应蛋白含量比常人高出16%。C反应蛋白含量是血液的炎症指标,如果这个指标长期偏高,今后患冠心病和糖尿病的风险将大大增加。

    伦敦大学的这项研究数据来自对1958年出生的7462人的长期追踪。研究人员指出,父母早年离异的孩子往往在经济和物质条件上较差,所受教育水平相对于正常家庭孩子也较低。

    该研究负责人丽贝卡·拉塞表示,单纯父母离异或分居并不会增加血液炎症指标风险,离异后孩子的生活和教育受到强烈不良影响才会造成这一结果。

    研究人员指出,对离异家庭子女应提供心理支持关怀,这样才有助于其健康成长,减少今后成年的健康风险,而在此过程中良好的成长教育和生活环境也尤为重要。▲ (汪品植)
, 百拇医药
    

    发怒时心梗风险翻番

    美国心脏协会网站近日刊载哈佛大学一项研究发现,人们在愤怒爆发后2小时内,急性心梗的发病风险会比其他时段明显升高。怒火越大,急性心梗发病危险就越大。

    哈佛大学医学院心血管疾病预防研究所的默里·米特尔曼博士及其同事对1623名心梗患者在疾病发作后4天内进行了调查。调查涉及心梗发病时间、地点、心梗疼痛等症状、一年来发怒频率、每次发怒的强度及持续的时间以及其他心梗诱因。结果发现,患者发怒后2小时内,急性心梗发病率最高,是平常的2.43倍。

    米特尔曼博士分析指出,与剧烈运动、酗酒、寒冷等情况相似,患者在发怒时,血压会突然升高,血流冲击血管中的粥样斑块,其包膜一旦破裂就必然导致粥样硬化斑块破碎,形成的血栓碎块会在顷刻间堵死血管,冠状动脉对心脏的血液供应被切断,造成心肌梗死。米特尔曼博士建议,心脏病高危患者应当防止情绪失控,特别应该学会制怒。▲ (方文革)
, 百拇医药
    

    喝点啤酒血管弹性好

    喝酒只要方法得当,也能喝出健康。据英国《每日邮报》7月3日报道,希腊一项新研究发现,每天1杯啤酒(约400毫升)可改善心脏健康,保护血管。

    希腊哈睿寇蓓大学的研究人员,对一些30岁左右的不吸烟男性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让参试者每人喝400毫升啤酒,并检测喝完1小时或两小时后的心血管健康情况。随后,研究者用无酒精啤酒或伏特加代替,让参试者重复上述试验,并接受同样的检查。结果发现,在预防血管硬化方面,啤酒的效果最好。喝下400毫升啤酒两小时之内,心脏供血情况即可得到明显改善。
, http://www.100md.com
    研究人员表示,多项早期研究发现,每天喝568毫升左右的啤酒,可以使心脏病和脑卒中的风险降低30%。其中适当的酒精和多种抗氧化剂,可能是起效的关键。但是,啤酒与心脏健康的具体关系还需要进一步阐明。特别是对心血管病患者来说,不可盲目过量饮用啤酒,最好听从医生建议,更不能因此自行停药等。▲ (陈宗伦)

    

    胰岛素开封后怎么保存

    炎热夏日,不少糖友开始犯愁:天气这么热,胰岛素该怎么保存?上班或外出时没有冰箱,会不会变质呢?

    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护士长赵芳告诉记者,胰岛素在正常偏低的温度下通常是比较稳定的。尚未开封使用的胰岛素,在2~8摄氏度冷藏情况下,能保存2年到2年半。因此,买回家的胰岛素一般可放在冰箱冷藏室中。但要注意,太低的温度会使胰岛素变性失效,即使解冻也不能继续使用。因此,最好不要将胰岛素置于冰箱深处挨着内壁,以免温度过低,可放在冷藏室门上的储藏格里。取出时最好检查,如果出现硬块或变色,不宜继续使用。
, 百拇医药
    开封过的胰岛素(即橡胶塞被针头刺穿过),包括瓶装胰岛素、安装好笔芯的胰岛素笔等,在不超过30摄氏度、阴凉的室温环境中,可以保存1个月左右。因此,带到单位或短期出行携带的胰岛素,并不需要放入冰箱。但要注意放置的地方要避免受热和阳光照射,远离电脑、微波炉等物品。此外,坐飞机时胰岛素不可托运,以免冷冻变性。▲ (魏志霞)

    

    污染重,孩子胰岛受伤

    空气污染重,全身器官都可能受影响。据英国《每日电讯报》5月9日报道,居住在空气污染较重地区的儿童,出现胰岛素抵抗的危险会明显增加,将来更容易罹患2型糖尿病。
, 百拇医药
    德国慕尼黑亥姆霍兹健康与环境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选取了397名10岁左右的儿童,对他们的血液样本进行了检测,并评估了每个孩子每天接触到的污染物数量。结果显示,居住在污染较重的地方,如交通主干道附近或重工业城市里,出现胰岛素抵抗的风险更大。具体来说,家庭住址与邻近的交通要道每接近500米,孩子出现胰岛素抵抗的几率会增加7%左右。

    发表在《德国糖尿病学期刊》上的这项新研究解释说,空气中的二氧化氮、硫化物等污染物,会与人体中的脂肪和蛋白质产生化学反应,导致细胞受损和炎症水平上升,而这两个因素,均会诱发胰岛素抵抗,进而增加成年后患糖尿病的发病风险。未来,研究人员计划对这些儿童进行为期15年的追踪调查,以考察他们迁移到空气质量较好的地区后,胰岛素抵抗的情况是否发生逆转,保护身体健康。▲

    (钱聪玲)

    
, 百拇医药
    吃个汉堡走2小时

    抵御“三高”,管住自己的嘴、别让体重超标是重要的一环。可美食的诱惑确实难挡,近日,美国“健康日”网站报道的一项新研究给了我们新建议:注明吃下的食物热量需要多大运动量才能消耗掉。

    美国得克萨斯基督教大学的研究人员招募了300名年龄在18~30岁之间的志愿者,给他们随机分发了三种菜单,一种菜单不加任何特殊说明,第二种菜单标注出每种食物对应的热量是多少,还有一种则标注出吃下每种食物摄入的热量,需要进行多长时间的锻炼才能消耗掉。比如,吃掉一个1/4磅的双层奶酪汉堡所摄入的热量,女性要快走约2个小时、男性1.5个小时才能燃烧掉摄入的热量。结果发现,拿到第三种菜单的参试者,点餐量明显少于拿到前两种菜单的人,摄入的食物总量也明显减少。

    美国实验生物学联合会议上宣读的这项研究成果表示,这种形式新颖的“运动菜单”,能让人们直观地意识到通过食物摄取的热量有多“可怕”,消耗这些热量有多“痛苦”,特别是对快餐等高热量食物来说。从而让人们自觉管住嘴,甚至抑制食欲。对预防高血压、糖尿病等“富贵病”,是个小窍门。▲ (孔昭惠)
, 百拇医药
    

    术后服心得安防猝死

    美国研究人员温馨提醒

    在心脏科,β-受体阻滞剂是一种常见的“老药”。科学家发现,这些老药也有新用途,据美国“健康日”网站5月9日报道,手术前后服用它,可减少发生手术后突然死亡或心脏骤停等意外的风险。

    美国加州大学研究人员马丁·伦敦博士等人,对2005年1月至2010年8月在美国退伍军人事务医疗中心接受非心脏手术的近13.7万名参试者数据进行了分析。在这些患者中,33%在手术前服用β-受体阻滞剂,如常见的普萘洛尔(心得安)等,40%在手术后服用这类药物。结果显示,对一般患者而言,服用β-受体阻滞剂的人,手术后30天死亡的风险降低了27%,心脏病发作如心脏骤停等的风险下降33%。对合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心脏疾病危险因素的患者,效果更为明显。在合并有严重心脏问题的患者来说,手术前后服用β-受体阻滞剂,可使死亡风险降低60%。
, 百拇医药
    发表在《美国医学协会杂志》上的这项新研究指出,β-受体阻滞剂似乎能保护手术患者的心脏。在心血管手术中,有近67%的患者被给予β-受体阻滞剂,而其他类型的手术常忽略这一点。但是,该研究并不能证实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因此,最好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 (唐劲松)

    

    “翘脚尖、抬脚跟”防静脉血栓

    老杨退休后迷上了打麻将,每天吃完午饭就和一帮牌友玩到天黑。一天晚上,老杨正玩到兴头上,忽然出现胸闷憋气、呼吸急促,旁边的人急忙将他送到急诊,一番抢救后才保住性命。病情稳定后,医生告诉他,差点夺走他性命的是肺栓塞,和久坐不动有很大关系。
, 百拇医药
    解放军301医院血管外科主任郭伟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腿部静脉系统可分成深层静脉和浅层静脉,浅层静脉在皮肤下,隐约可见;深层静脉则位于深部的筋膜内,担负重任,负责90%的血液回流。肌肉收缩时,就会挤压筋膜间的静脉,像一个泵将血液输送到心脏。

    深层静脉内有个很重要的结构——瓣膜,如果久站、久坐或长期卧床,肌肉长时间不动,会造成血管扩张或让瓣膜闭锁不全,也可能变成静脉曲张。当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液有凝固倾向或血流速度变慢,血液长期滞留在下肢静脉时(如图1),深层静脉血栓就发生了。当血栓迁移至肺部,就会造成肺栓塞,当阻塞肺部的大面积时,就有可能致命。

    郭伟提醒,平时生活中尽量避免久坐久站,每隔半小时要起身活动。长途旅行者也要常起身、多喝水。即使空间受限,也要经常“前翘翘脚尖,后抬抬脚跟”(如图2),让肌肉收缩推动血液回到心脏,避免血栓形成。▲ (王 艳)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