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外治有妙方
中暑为夏日常见的急性热病,中医认为,本病多为暑热侵袭所为,当以清热解暑为治,介绍几则外治方,对中暑有明显治疗效果。
【纳鼻疗法】
细辛适量,研为细末备用。每取少许搐鼻取嚏。细辛辛温宣散,开通九窍,取嚏则肺气宣通,气机畅利,故昏闷可以消除。此为救急之外治法,适用于夏季外感暑邪、气机郁闭而见头昏而晕、胸闷心烦、甚则猝然昏倒、不省人事者。
【中成药外治方】
1.紫雪散:紫雪散1支,加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敷肚脐孔处,用伤湿止痛膏固定,24小时换药1次,一般用药1天体温即可下降至正常范围。
2.柴胡注射液:纱布1块,用本品浸透,而后取出复盖于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1换。或将本品置于滴鼻瓶中滴鼻,每次1~2滴,二侧交替进行,每小时1次,直至体温恢复正常。
【药浴疗法】
胡芦茶30g,芝麻15g,鲜薄荷10g,共捣如泥,加白酒或45%酒精适量调匀,用药棉蘸药液涂搽头、背、四肢、腋下、腹股沟等处。一般涂搽后5~10分钟即可见效,每日1~2次。
【刺血疗法】
取穴部位:十宣、曲泽、大椎、委中、金津、玉液。
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以三棱针点刺放血,或大椎加拔罐。对轻症中暑,刺血后挤出血数滴,片刻诸症即可消失。重症中暑者每天可挤出紫黑血液0.5~1毫升,并给予清凉饮料,针后约10分钟患者神志即可转清,继而热退汗出,诸症消失。
【按摩疗法】
轻症中暑:可取足三里、大椎、曲池、合谷、内关五穴,以单手拇指或双手指顺该穴经络走向,由轻至重在该穴位上掐压,缓慢疏推和点按穴位,反复进行3~5分钟,以局部产生酸、麻、痛、胀感为度。
重症中暑:除上述穴位按摩外,另增加人中、十宣、委中、阳陵泉、少冲五穴,以点掐、按压为主,每穴点掐、按压3~5分钟。经上述治疗后,若条件许可,给予清凉含盐饮料,或以银针针刺以上穴位,有增强疗效的作用。, 百拇医药(文 胡献国(湖北远安县中医院主任医师))
【纳鼻疗法】
细辛适量,研为细末备用。每取少许搐鼻取嚏。细辛辛温宣散,开通九窍,取嚏则肺气宣通,气机畅利,故昏闷可以消除。此为救急之外治法,适用于夏季外感暑邪、气机郁闭而见头昏而晕、胸闷心烦、甚则猝然昏倒、不省人事者。
【中成药外治方】
1.紫雪散:紫雪散1支,加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敷肚脐孔处,用伤湿止痛膏固定,24小时换药1次,一般用药1天体温即可下降至正常范围。
2.柴胡注射液:纱布1块,用本品浸透,而后取出复盖于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1换。或将本品置于滴鼻瓶中滴鼻,每次1~2滴,二侧交替进行,每小时1次,直至体温恢复正常。
【药浴疗法】
胡芦茶30g,芝麻15g,鲜薄荷10g,共捣如泥,加白酒或45%酒精适量调匀,用药棉蘸药液涂搽头、背、四肢、腋下、腹股沟等处。一般涂搽后5~10分钟即可见效,每日1~2次。
【刺血疗法】
取穴部位:十宣、曲泽、大椎、委中、金津、玉液。
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以三棱针点刺放血,或大椎加拔罐。对轻症中暑,刺血后挤出血数滴,片刻诸症即可消失。重症中暑者每天可挤出紫黑血液0.5~1毫升,并给予清凉饮料,针后约10分钟患者神志即可转清,继而热退汗出,诸症消失。
【按摩疗法】
轻症中暑:可取足三里、大椎、曲池、合谷、内关五穴,以单手拇指或双手指顺该穴经络走向,由轻至重在该穴位上掐压,缓慢疏推和点按穴位,反复进行3~5分钟,以局部产生酸、麻、痛、胀感为度。
重症中暑:除上述穴位按摩外,另增加人中、十宣、委中、阳陵泉、少冲五穴,以点掐、按压为主,每穴点掐、按压3~5分钟。经上述治疗后,若条件许可,给予清凉含盐饮料,或以银针针刺以上穴位,有增强疗效的作用。, 百拇医药(文 胡献国(湖北远安县中医院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