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蜜腹剑
含有与人体血清浓度相近的多种无机盐和维生素、铁、钙、铜、锰、钾、磷等多种有机酸和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以及果糖、葡萄糖、淀粉酶、氧化酶、还原酶等。
蜂毒对风湿病、三叉神经痛、心血管疾病、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报道已屡见不鲜。
语出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唐玄宗(李隆基)时,曾任用一个名叫李林甫的人做宰相,李林甫为了巩固和发展自己的权势,专门勾结宦官、嫔妃,探听唐玄宗的爱好和心意,因此很得皇帝的赏识,一连做了19年的宰相,此人为官极不正派,专门交结有权有势的人物,对有真才实学的有识之士却十分妒忌。
李林甫做尽了坏事,可是表面上他待人又挺和气,说起话来像蜂蜜一样甜。可是在背地里坑害别人,他的心肠狠毒得像剑一样厉害。时间久了,人们都看清了他的伪善面目,便在背地里骂他“口有蜜,腹有剑”。后来,人们便用“口蜜腹剑”形容那些虚伪狡诈、嘴甜心毒的人。
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人不具备蜜、剑功能。但世上还真有一种生物,口能吐蜜、腹剑(蜇针)能杀人,那就是蜜蜂。
先说口吐之蜜。蜜蜂从植物的花中采取含水量约为80%的花蜜或分泌物,存入自己第二个胃中,在体内转化酶的作用下经过30分钟的发酵,回到蜂巢中吐出,蜂巢内温度经常保持在35℃左右,经过一段时间,水分蒸发,成为水分含量少于20%的蜂蜜,存贮到巢洞中,用蜂蜡密封。蜂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滋养食品,也是最常用的滋补品之一。据分析,含有与人体血清浓度相近的多种无机盐和维生素、铁、钙、铜、锰、钾、磷等多种有机酸和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以及果糖、葡萄糖、淀粉酶、氧化酶、还原酶等。《本经》曰“主心腹邪气,诸惊痫,安五脏诸不足,益气补中,止痛解毒,和百药”。《纲目》曰“和营卫、润脏腑,通三焦,调脾胃”。《本草拾遗》则说:“主牙齿疳疮,目肤赤障,杀虫”。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蜂蜜对人体具有七大疗效:能改进血液的成分,推进心脑和血管功用,因而常服对于心血管患者很有益;对肝脏有维护效果,能推进肝细胞再生,对脂肪肝的构成有一定的抑制效果;能敏捷弥补膂力,消除疲惫,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有灭菌的效果,常食蜂蜜,不仅对牙齿无阻碍,还能在口腔内起到灭菌消毒的效果;能医治中度的肌肤损伤,特别是烫坏,将蜂蜜作为肌肤创伤敷料时,细菌无法成长;失眠的人在每天睡觉前口服1汤匙蜂蜜(加入1杯温开水内),能促其尽快入睡;蜂蜜还能够润肠通便。
然令人称奇的是,蜜蜂之“剑”是一把双刃剑,同是蜇针射入人体之蜂毒,既能杀人,亦能救人。蜂毒对哺乳类动物的作用最强,健康人同时接受10次蜂蜇可引起局部反应;接受200至300只蜂蜇会引起中毒;短时间内蜇500次,可致人死亡。但针对某些人体疾病,人为的控制蜂毒的摄入量,可见显著疗效。据此人们还创立了蜂蜇疗法。即是利用蜜蜂尾针蜇刺人体的自然疗法。这种疗法在世界部分国家应用已经超过1200年之久,在中国、韩国和苏联有临床上广泛的使用。自18世纪以来,关于蜂毒对风湿病、三叉神经痛、心血管疾病、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报道已屡见不鲜。1888年有报道:173例风湿症病人经蜂蜇而获得痊愈。1912年用蜂毒治疗666例患有风湿症的病人,有554人痊愈,99人有显著效果。1960年用蜂毒治疗10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全部治愈。1959年用蜂毒治疗51例脊神经炎患者,结果43名治愈,4名明显好转,4名症状改善。1958年用蜂毒治疗830例高血压,血压降到正常的289例,血压显著降低的420例有效率为85%。1964年曾用蜂毒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140例,其中50例用蜂蜇治疗,90例用蜂毒注射,结果多数患者疗效良好,哮喘发生停止,呼吸困难减轻,全部患者感觉蜂毒有祛痰作用,蜂毒远期有效率达80%。目前在临床中,蜂毒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背神经根炎等。
近年来,我国中医又创造出蜂针疗法:蜂针疗法为蜂蜇疗法与我国的传统针灸相结合,以蜜蜂的蜇针代替针灸中使用的钢针。方法是:按病人来诊时间,用ZW-82型子午流注计算仪求出该时辰应选的穴位或经络,然后用镊子夹蜜蜂在选定的穴位蜇刺。由于蜂针疗法比原始的蜂蜇疗法更精细,效果更好,所以蜂针疗法很快由我国传入日本、朝鲜、马来西亚等国。
插图 冯晨清(杜昌宏)
寰俊鏂囩珷
鍏虫敞鐧炬媷
璇勮鍑犲彞
鎼滅储鏇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