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脾论治肌无力”不可泛用
重症肌无力是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主要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的、细胞免疫依赖及补体参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晨轻暮重的骨骼肌无力。
中医没有“重症肌无力”这一病名,根据其临床特点,多按“痿证”辨证治疗。因中医认为脾主四肢、肌肉,根据“五轮学说”胞睑属脾,故从脾论治重症肌无力的临床报道较多,但笔者对泛用从脾论治的困惑始终存在,现简述如下。
脾病的临床症状特点。《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脾病者,日昳慧,日出甚,下晡静。”“日昳”指午后未时,也就是说脾病的临床症状特点为疾病早晨重、午后轻,这与重症肌无力患者骨骼肌晨轻暮重的特点不符。
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素问·太阴阳明论》云:“脾病而四肢不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062 字符。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0.5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
|
密 码: |
|
忘了密码 |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国中医药报编辑部联系。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