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医业 > 杂谈
编号:12388057
县级医疗急救中医院不应缺位

     目前社会上医疗急救的需求在大幅度增加。其主要成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城市居住人口激增并相对集中,城市道路建设快速发展,机动车辆迅猛增加,交通事故总量也有所增多。其次,社会投资数量规模扩大,企业数量也不断增加,相对来说工伤事故总数也在增加。再次,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特别是空气污染以及人民群众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心脑血管疾病的突发和呼吸道的发病率也有增高。再加上极端天气的多发及地质自然灾害等所造成意外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等。

    据统计,全国县域居民超过9亿,占总人口70%。面临这样一个社会需求,作为县域内中医药龙头的县级中医医院,急诊急救不应缺位,应积极地融入和参与。然而,多年来,中医医院尤其是一些县级中医院,在人们的传统观念及固有的印象中,只能看一些慢性病,急诊急救能力较差。因此,在有些地区120急救公共服务平台把中医医院排除在外。这种做法显然有失偏颇,有违于国家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

    笔者认为,完善急诊急救服务体系,建立起快速、便捷、高效的急诊急救绿色通道,最大限度挽救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有效地利用和发挥好区域内现有的医疗资源,是各级政府的职责所在,也是广大群众的期盼。

    其实,目前好多县级中医医院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以中医药为特色、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服务功能已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已不再是单纯慢性病的诊疗机构。这些医院以急诊科、外科、骨伤科和ICU重症监护病房等为一体的快速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应急机制,为急危重患者的救治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更何况中医药在现代急救医学中还有着独特的作用和优势。特别是在近些年来的几次重大突发事件医疗救援中,中医药的救援能力得到了社会认可。如今年7·22岷县漳县地震中,岷县中医院急救总量超过县人民医院。其运用中西医结合救治的死亡率要远低于单纯西医方法。基于此,有些部门应该对县级中医医院加以考察,如果医疗急救能力具备,应给予机会准入,支持其参与区域内的急诊急救服务体系。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医疗急救服务要求高,俗话说人命关天,时间就是生命。作为县级中医医院,“打铁还需自身硬”,“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为此,医院要努力强化急诊急救的综合能力和实力。要注重急诊急救学科的建设,特别是院前急救与应急响应。要制定好参与应急救治工作的预案和工作流程,建立起一支思想上进、技能全面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并保持急诊急救人员的相对稳定。要对他们经常开展专业理论学习和培训演练,使他们熟练掌握各种急救方法和技巧,能够对急危重症患者快速地检诊、分诊。同时,在急诊急救的设备、药品、通讯、机动、生活等方面要配备完整,加强保障,努力完善急危重症抢救制度等医疗核心制度的规范化管理,提高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和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

    唯有如此,县级中医医院才能在本区域内的医疗急救服务中赢得应有的地位。(作者单位为江苏省丹阳市中医院)(陈加深)
    濞e洠鍓濇导鍛閸涱剛杩旈柛娆忓€介埀顒€鍠涚槐婵囩▔瀹ュ棛鈧垶骞嬮幇顏呭床濞达絾娲戠粻锝咁嚈妤︽鍞撮柕鍡曠劍鐢綊鎳¢幇顓炵仐闁圭ǹ娲ょ槐鈺呭Υ閸屾稒鐎紒鏃傚Х婢ф寮堕崘銊ф剑濞存粌楠哥敮顐︽媼濡炲墽绋婇柡澶婂暕濮瑰鏁嶅畝鍐仧闁诡喓鍔忛缁樼▔閻戞﹩鍔冮柡鍌氭矗缁楀鈧绮忛~锕傚绩鐠鸿櫣绉垮〒姘☉閵囧洨鈧娉涢崢銈囨嫻瑜版帗顫夐悹鍥︾串缁辨繄鎷犻悜钘変粡濞寸姾鍩栭崹銊╂偨娴e啰妯堥梺顐f皑閻擄繝骞嬮幋婊勭拨闁挎稑鏈崹婊勭椤掍焦鏆柛鎺嶅嵆閳ь剚姘ㄩ悡锟犲触鎼搭垳绀夊ù鍏兼皑閻濇盯宕¢崘鑼闁诡喓鍔庡▓鎴炴媴濠婂啯鎯傚ù鐘插濠€鎵磾閹寸姷褰查柛鎺斿█濞呭酣濡撮敓锟�

   鐎甸偊鍠曟穱濠囧棘閸モ晝褰�  闁稿繗娅曢弫鐐烘儌閻愵剙顎�  閻犲洤瀚鎴﹀礄閻樻彃缍�  闁瑰吋绮庨崒銊╁即閺夋埈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