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中医趣考
编号:12486666
满面红光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2月17日 北京晚报
     语出清·李汝珍《镜花缘》第32回:“舅兄今日满面红光,必有非常喜事,大约货物定是十分得彩,我们又要畅饮喜酒了。”整个面部都显现出心情舒畅,精神健旺的样子。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夸奖说:“你看看人家,满面红光的,气色多好!”殊不知,满面红光虽然是比较理想的面相,但未必都是健康的标志。实际上,有些“红颜”往往是某种疾病的“脸谱”。

    那么,什么样的面色是健康的呢?《黄帝内经》中有非常精辟的回答。“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说的是健康的红色要像白布裹着朱砂,而不能是赭石色;“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健康的白色要像鹅毛一样充满光泽,不能像盐一样暗淡无光;“青欲如苍璧之泽,不欲如蓝”,说的是青要青得明润,而不能像蓝色那样晦暗;“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黄肤色要像薄薄的绸缎裹着雄黄、白里透黄,而不是像黄土那样干燥的黄;“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健康的黑色要像层层刷过的油亮的黑漆,不能像黑炭一样。
, 百拇医药
    细分起来,面色分为主色、客色和病色。所谓主色,就是人一生一成不变的肤色。在黄肤色的基础上,还是有人会偏黑、偏白、偏黄,这是正常的。中国人健康的肤色,应该是红黄隐隐、明润含蓄。明代表“明亮”,润代表“润泽”,含蓄就是夹有血色。客色,说的是气候、饮食、情绪变化、运动、工作环境等导致的脸色变化。钱会南说,比如运动后脸会泛红,寒冷的冬季脸会显得苍白,长期在户外工作,肤色会变黑等,这些也都属于正常范畴。

    而人在健康状况不佳时,就会面露病色。病色中的白、黄、红、黑、青五色,都对应着不同的身体疾患。

    白:苍白、煞白、惨白。这些白色没有光泽、不夹杂血色,中医认为,这种白色多跟气虚、血虚关系密切。血液不足、不能营养面部,就会出现苍白色。中医说气能生血,气虚了,生血的功能就减退了,血就不能够营养面部,就会出现苍白色。还有一种白是体寒引起的,这类人特别需要保暖。如果面色发白并伴有嘴唇、指甲色淡,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疲倦乏力,或手足发麻,女性月经量少等症状,则很可能还有营养不良或贫血的问题。
, http://www.100md.com
    黄:蜡黄、焦黄。有这两种面色的人,往往不是脾虚就是体内有湿气。中医认为脾胃是先天之本,是营养物质的来源,如果脾胃虚弱以后不能正常运化,营养物质就不能滋润我们的面部,这时候会出现黄色。如果湿邪不能正常代谢,营养物质异常积聚,也会造成面色出现不正常的黄。而急性黄疸型肝炎、胆结石、急性胆囊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常会通过脸色发出“黄色警报”。如果脸色突然明显变黄,很可能是肝胆功能出现问题的迹象。如果黄色波及眼睛巩膜或全身都发黄,则应警惕肝胆已经发生病变。

    红:通红、潮红。比如有人会在下午时面色发红。潮红和阴虚、上火有关,一般面色潮红的人还有五心烦热的表现,也就是心情烦躁、两手心两足心发热。如果上火属于实火,表现出来就是满面通红;如果是阴虚引发的上火,往往只是在颧骨发红。高血压患者由于心脏扩大、心肌肥厚、心肌收缩力增加,使心脏排出的血量增加,从而引起头面部血管扩张充血,导致脸色发红。有肺结核病的人常表现为面部潮红。

    黑:枯萎、憔悴。发黑的面色会让人觉得“形容枯萎”,脸色发黑和肾关系比较密切,肾虚的病人多见面色黑,中医认为,五色对应五脏,黑是跟肾相对应,所以说肾虚的病人往往多见黑面色。黑眼圈也属面色发黑,它就是因为肾虚导致水代谢异常造成的。脸色发黑通常是肾虚的表现。肾气亏损、阳气不足、血行不畅或操劳过度都会导致面部发黑。如果面色灰黑,晦暗无光泽,并伴有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眩晕耳鸣、神疲乏力、情绪不佳等症状,则表明肾精亏耗已相当严重。

    青:铁青。青是属于肝的一种色,脸色发青一般是由气滞血瘀引起的。这种人的性格特征很明显,比如多疑、爱钻牛角尖、容易莫名其妙地发火等。另外也有可能是因为受寒,我们有时说“冻得发青”,就是因为气滞影响了气血的运行。

    如果你能从面色的变化中及时发现疾病的“信号”,就可以防患于未然。

    插图 冯晨清 H126, 百拇医药(杜昌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