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各地传统医学 > 民族医药 > 瑶族
编号:12532159
瑶医食疗法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2月24日 国医在线
     瑶医食疗法

    食疗,亦称饮食疗法、食物疗法或食养,是指通过调节饮食来防治疾病、强壮体质的一种方法。药食同用的目的,在于加强药物的疗效,减缓药物的毒副作用,可起到引经人络、扶正祛邪、便于服用等使用。在药食同用治疗疾病中,瑶医主张“同气相引”,即动植物的特殊气味与引导作用,对人体的调节功能发挥得更快更好。如治疗风湿病,在众多的驱风除湿的药中,加一些动物的骨头或蛇类,则能起到引经入络、引药入骨而治疗人体骨骼内的风湿毒邪引发的病症。以汁多的食物,如木瓜、猪脚汤、花生仁汤,配用补血通络的药物,对产后乳汁缺乏症有效。以腰骨、尾骨等与补肾药杜仲、续继、牛膝等共炖服,对肾虚腰痛有良效。对于肾虚引发的小儿脑积水、智力不足、囟门迟闭等症,以动物腰、尾骨,与六味地黄汤等共炖服,可收到一定的效果。再如老人宜食狗肉,蛤肉,麻雀肉等血肉有情之品,因其多在精血不足,以肝肾为主。又如,对慢性虚寒性疾病,常以温热性食物来配合有关药物,以振奋阳气,祛除寒邪,并配用桂圆肉、生姜、大枣、羊肉、狗肉等食物;对急性热性病人,在给予清热解毒药的同时,可予以甘凉的食品,如生梨、生藕、香蕉、荸荠、白木耳、绿豆汤等,以清热养阴生津。如在治疗各种邪气在表之感冒症时,以发汗的同时,配用一些辛温的药食,如葱豉粥等,可缩短病程。瑶族民间及瑶医都爱自泡药酒以健身延年。因为多雨,民多风湿病症,各种风湿病困扰着群众,而治疗风湿之药,多以藤本植物为主,取其通络活血之性。伍以“水中之火”的酒类,则可加强其活血之性,加快药物的吸收与起效。
, http://www.100md.com
    附:

    1.瑶家端午节药膳

    (1)菖蒲酒:用水菖蒲的根块洗净,用酒磨在瓦罐内至酒稠为度,视各人酒量饮用或先把药酒涂在各人的疼痛部位上,并使揉搓部位发热为止。此酒能开窍祛痰,化湿解毒。

    有镇静、镇痛、抗惊厥、降血压、抗心律不齐、解痉、止咳平喘、祛痰、抗菌抑菌等作用。

    (2)鸡矢叶饼:用鸡矢叶与事先泡过的糯米一同打成糨糊后,用布袋装好吊起来,待水滴干后(约需5至10小时),便将布袋内浆渣做成数块直径约5cm大小的饼面,用油煎熟即可食用,吃饱为度,可代饭食。此饼能祛风活血、利湿消积、止痛、解毒。常食此饼,可治风湿筋骨酸痛,跌打瘀痛等症。

    (3)田螺菜:端午日下田捡回田螺,放清水中搅拌数小时,促其吐尽泥沙,然后剪去其壳之尾尖部位,洗净,再放进菜锅内煮沸约一小时,期间经常翻动,临熟时放上油盐,再加上一些鲜薄荷叶,其叶甘甜香美,令人开胃,吸吮壳内螺肉食之,可清热利水,防治热结小便不通、水肿、脚气、消渴等病,其汤饮之,还能防治目赤热痛、风眼烂眩等症。
, 百拇医药
    2.瑶族油茶

    油茶炮制:先烧好开水或炖好骨头汤,后将多量生姜、茶叶、花生、葱须、蒜白和少许炒米(事先备好)一起放人石臼捣成泥状,放入锅中加食油翻炒,炒至冒白烟,淬人沸汤滚两下即成。饮用时加味精、炒米麻蛋送食点心。初尝辛甘苦涩咸,五味俱全,再饮渐入佳境,甘香心脾。

    油茶中重用生姜,取其辛散,驱风逐寒疏经络,茶叶健脾醒神,清利头目,味苦能降,制生姜之辛燥。发中有收,相得益彰。恭城境内多山,重峦叠嶂,山岚雾露,寒湿颇重。当地先民创制油茶,用以驱瘴、避邪、逐湿,世代相传至今。蒙昧时代的保健手段,今天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保健饮料。

    3.瑶族药粑

    “药粑”的做法是:五月初五去采一些“花芦”(瑶药)叶回来捣烂,加水浸泡,几小时后过滤去渣,将药液与糯米粉和少量黄糖拌匀做成粑粑状,用粽粑叶包好,放蒸笼中蒸熟即可食用。这种“药粑”对人体内的寄生虫杀伤力很高,可达95%。一般人吃后可抵制寄生虫病一年不再发生,特别是驱蛔虫十分有效。这种食疗方法简单易行,所以一直流传到现在。,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