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压缺盆止呃逆
【穴性特点】
缺盆穴属足阳明胃经,别名天盖,穴在肩上横骨凹陷处,因穴在其中,横骨形如破缺之盆,故以为名。
位于锁骨上窝中央,胸正中线旁开4寸处。布有锁骨上神经中支,深层正当臂丛的锁骨上部;上方有颈横动脉。具有宣散外邪、止咳定喘的功效。
《针灸甲乙经》认为此穴主治“肩痛引项,寒热”,“缺盆中痛,汗不出,喉痹,咳嗽血”等,《针灸大成》补充其治疗“息奔,胸满喘急,水肿,瘰疬”,历代医家各有论述。直刺或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素问·刺禁论》认为“刺缺盆中内陷,气泄,令人喘咳逆”。
现在主要用来该穴治疗咳嗽、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等疾病。笔者发现,指压缺盆穴止呃逆,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操作技法】
缺盆穴不宜深刺,古往今来已有很多论述,故指压点穴法常用于临床,操作时,医者站于患者前面或背后处,用双手的拇指或食指、中指的指腹或指甲缘,同时按压两锁骨上窝中点缺盆穴,靠近锁骨上缘内侧面朝下按压,指压力由轻到重,逐渐加压,力量由小到大,以使患者感到酸、麻、胀痛为度,根据患者的耐受度和病情的改变调整指压力量。
【诊疗现场】
呃逆是指气逆上冲,出于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的一种常见病症。古代称为“哕”。西医认为呃逆是由于膈肌痉挛所致。中医认为其为胃气不降、上冲咽喉而致。呃逆可偶然单独发生,亦可见于其他疾病的兼症,呈连续或间歇性发作。针灸对此病症有较为满意的效果,指压缺盆穴更是一种简便而效捷的方法。
如治徐某,男,23岁,2年前有“呃逆史”,经针灸、服药治愈。1周前因与人发生口角,情绪激动,前病复发,由间断发作至呃逆声响亮,呃声连连的持续状态,严重影响了进食、睡眠和工作。曾口服解痉、安定剂,针刺内关、中脘、足三里等穴,症状稍缓即发。就诊时,患者表情极度痛苦,面色萎黄,心率98次/min,体温、呼吸、血压均正常,全身无器质性病变。
诊为顽固性膈肌痉挛。当即以双拇指指腹点按双侧缺盆穴,手法以点、按、揉相结合,由轻到重,压向肋骨至局部酸胀感。持续1分钟后,呃逆次数明显减少。继与双膈俞穴交替点按两次。约10分钟后呃逆止,面色红润,精神佳,回家后饮食、睡眠、工作正常。随访至今3年未发。, 百拇医药(侯中伟 北京中医药大学)
缺盆穴属足阳明胃经,别名天盖,穴在肩上横骨凹陷处,因穴在其中,横骨形如破缺之盆,故以为名。
位于锁骨上窝中央,胸正中线旁开4寸处。布有锁骨上神经中支,深层正当臂丛的锁骨上部;上方有颈横动脉。具有宣散外邪、止咳定喘的功效。
《针灸甲乙经》认为此穴主治“肩痛引项,寒热”,“缺盆中痛,汗不出,喉痹,咳嗽血”等,《针灸大成》补充其治疗“息奔,胸满喘急,水肿,瘰疬”,历代医家各有论述。直刺或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素问·刺禁论》认为“刺缺盆中内陷,气泄,令人喘咳逆”。
现在主要用来该穴治疗咳嗽、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等疾病。笔者发现,指压缺盆穴止呃逆,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操作技法】
缺盆穴不宜深刺,古往今来已有很多论述,故指压点穴法常用于临床,操作时,医者站于患者前面或背后处,用双手的拇指或食指、中指的指腹或指甲缘,同时按压两锁骨上窝中点缺盆穴,靠近锁骨上缘内侧面朝下按压,指压力由轻到重,逐渐加压,力量由小到大,以使患者感到酸、麻、胀痛为度,根据患者的耐受度和病情的改变调整指压力量。
【诊疗现场】
呃逆是指气逆上冲,出于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的一种常见病症。古代称为“哕”。西医认为呃逆是由于膈肌痉挛所致。中医认为其为胃气不降、上冲咽喉而致。呃逆可偶然单独发生,亦可见于其他疾病的兼症,呈连续或间歇性发作。针灸对此病症有较为满意的效果,指压缺盆穴更是一种简便而效捷的方法。
如治徐某,男,23岁,2年前有“呃逆史”,经针灸、服药治愈。1周前因与人发生口角,情绪激动,前病复发,由间断发作至呃逆声响亮,呃声连连的持续状态,严重影响了进食、睡眠和工作。曾口服解痉、安定剂,针刺内关、中脘、足三里等穴,症状稍缓即发。就诊时,患者表情极度痛苦,面色萎黄,心率98次/min,体温、呼吸、血压均正常,全身无器质性病变。
诊为顽固性膈肌痉挛。当即以双拇指指腹点按双侧缺盆穴,手法以点、按、揉相结合,由轻到重,压向肋骨至局部酸胀感。持续1分钟后,呃逆次数明显减少。继与双膈俞穴交替点按两次。约10分钟后呃逆止,面色红润,精神佳,回家后饮食、睡眠、工作正常。随访至今3年未发。, 百拇医药(侯中伟 北京中医药大学)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针骨专业 > 经络穴位 > 穴位大全图解 > 足阳明胃经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