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药——山豆根
名称:山豆根
类别:清热药
拼音:SHAN DOU GEN
拉丁:Radix et Rhizoma Sophorae Tonkinensis
别名:广豆根、苦豆根、山大豆根
药用部位:根
药材性状:本品根茎呈不规则的结节状,顶端常残存茎基,其下着生根数条。根呈长圆柱形,常有分枝,长短不等,直径0.7~1.5cm。表面棕色至棕褐色,有不规则的纵皱纹及突起的横向皮孔。质坚硬,难折断,断面皮部浅棕色,木部淡黄色。有豆腥气,味极苦。
栽培要点:
产地:广西、广东、江西
采收加工:秋季采挖。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地道沿革:始载于《开宝本草》。《本草图经》云:“生剑南及宜州、果州山谷。今广西亦有,以忠州、万州者为佳苗蔓 如豆,根以此为名叶青,经疼不凋 ,八月采根用。”又曰:广南者如小槐,高尺余。”《本草品汇精要》云:“道地宜州、果州、以忠、万州者佳。”《药物出产辨》云:“产广西南宁、百色等处。”
性味归经:寒;苦;归肺、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用于火毒蕴结,咽喉肿痛,齿龈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或磨汁;或研末;或入丸、散。外用:适量,含漱,或捣敷。
禁忌:虚火喉痹及脾胃虚寒泄泻者禁服。
来源:越南槐Sophora tonkinensis Gagnep.
科属:豆科槐属
形态描述:小灌木,高1~2米。直立或平卧,根圆柱状,根皮黄褐色。茎分枝少,柔弱,密被短柔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片11~19,椭圆形或长圆状卵形,长1~2.5厘米,宽0.5~1.5厘米,顶端小叶较大,全缘,先端急尖或短尖,基部圆形;小叶柄短,被毛。总状花序顶生,密被短毛,有花近20朵;花萼阔钟状,先端5裂;蝶形花冠黄白色,其坂近圆形,先端凹,基部具爪;雄蕊10,分离;子房密生柔毛,花柱弯曲。荚果紫黑色,串珠状。种子3~5,椭圆形,黑色有光泽。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900~1100米的山地或岩石缝中。分布于江西、广东、贵州、云南等地。
,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根类 > 广豆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