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理伦探讨 > 信息
编号:12471597
《白氏内经》原为《百氏内经》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24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4085期
     白氏《内经》《外经》《旁篇》凡99卷,自《汉书·艺文志》著录之后,就无从考据。作者依据刘向校书和部类图书的原则,并结合当时图书流传及医学流派情况进行考证,推断——

    白氏《内经》《外经》《旁篇》凡99卷,自《汉书·艺文志》著录之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几乎没有留下一点可供寻绎的线索。笔者认为,要揭橥《白氏内经》的“庐山真面目”,必须从刘向父子校书时是如何确定书名及部类图书说起。

    从现存资料看,《白氏内经》虽首见于《汉书·艺文志》,但“(黄帝)《内经》,刘向编《七略》时已有之”(杭世骏《质疑》),以此推之,《白氏内经》之名也无疑最早见于《别录》《七略》,并且很有可能是刘向父子所定名。

    以人名、学派确定书名,是刘向校书的原则

    虽然我们今天已无法确知《白氏内经》书名由来,但仍可从《汉书·艺文志》中寻绎出刘向父子确定书名的大体原则。简单地说,一是以人名命书,“古人著书,既不题撰人,又不自署书名。后之传录其书者,知其出于某家之学,则题为某氏某子,或某姓名。”(《古书通例·叙刘向之校雠编次》)以《诸子略》的“名家类”为例,收书“七家,三十六篇”,皆以人名命书者。二是以学术旨趣所属学派与师承关系命书,“古人著书,不自署姓名,惟师师相传,知其学出于某氏,遂书以题之,其或时代过久,或学未名家,则传者失其姓名矣。即其称为某氏者,或出自其人手著,或门弟子始著竹帛,或后师有所附益,但能不失家法,即为某氏之学”(《古书通例·古书不题撰人》)。如《乐》类中的《雅琴赵氏》《雅琴师氏》《雅琴龙氏》等即为其例证。

    杂集众说之书,书名冠以“杂”“百”

    知晓刘向父子部类图书的义例,对揭示《白氏内经》的书名含义,也很重要。纵观《汉书·艺文志》,可以发现刘向父子部类图书,并非随意而为,而是条理清晰,秩然不紊。先把当时书籍按学科领域及性质分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六个一级学科(即“类”“大类”)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21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