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健康快迅 > 保健新视点
编号:12470939
上网自诊隐患多 理性认识网络健康话题 等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2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4100期
     上网自诊隐患多

    上网自诊

    按住鼠标,在搜索引擎里输入自己的病症,一系列医药网站便出现在眼前,“指引”你问医买药。时下,“网上自诊”已成为另一种就医方式,并受到不少白领的热捧。但是医生提醒,目前医药网站良莠不齐,网上自诊存在风险,生病就医应该去正规医院,以免耽误病情。

    ●患者:网上就诊省时方便

    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的周先生,习惯在网上“包办”自己的生活。一有个头疼脑热,周先生就会在网上找个医药网站,输入自己的症状去找在线医生诊治病情,并根据“网医”的诊断和药方去药店买药。

    笔者发现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医院”一词,会出现近亿个相关链接,铺天盖地的医疗广告便会出现在眼前。
, http://www.100md.com
    “不用去医院挂号排队,还不用花路费、挂号费等,能节约时间少花精力。”周先生说,据了解,他身边有不少像他这样的“网络自诊”一族,主要是工作时间紧张、看病贵等因素,让他们“钟情”网上自诊。

    ●医生:虚拟医院有隐忧

    “网上诊治的确能方便患者,但是网上诊疗中患者与医生无法面对面交流,医生只能对患者所描述的症状进行分析,并不能准确判断患者病症。如果网上医生判断有误,给了患者错误的信息,就有可能对患者的治疗造成延误。”青海省海东市人民医院门诊部医生王迎卿表示,医生诊断病情时需要通过“望、闻、问、切”及医院的专业仪器进行,而相似的症状也可能有不同的病因,一些小毛病可能隐藏着重大疾病,需要经过专业的医学检查才能确认,网上诊治仅靠症状描述无法辨别。“在网上问诊开药方时要注意,因为医生行医需要有医师执业资格证和处方权,在网络这种虚拟的‘医院’里,如何保证患者的病情不被误诊呢?”王迎卿说。

    据了解,一些在线医生存在“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将患者引向一些私立专科医院。市民张先生想通过网络医生“自诊”一下“难言之隐”,在线医生了解了张先生的症状后,告诉他病情严重,竭力推荐他到某专科医院进行治疗。“下线后我立即去了附近的公立医院检查,医生却告诉我并没有太大问题。”张先生说。
, 百拇医药
    王迎卿介绍,网络医疗只能当作参考信息,而不能完全相信,不能将此作为诊断的最终结果。网上诊断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再加上一些私立医院、小诊所诱导患者,夸大患者的病情,一旦出现误诊现象便会不见踪影。“自诊”出现风险后,患者可能无法再找到“在线医生”,相关部门也无法对诊疗经过进行调查取证。(陶成君)

    

    网上热销奇葩药多为三无产品

    5月20日,被网友誉为“网络情人节”,有些情侣为给对方“惊喜”,争相在网上购买“后悔药”、“长生不老药”、“卖萌咀嚼片”等奇葩礼物。5月19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公告说,这些产品实为“三无”产品,涉嫌用“非药品”冒充药品,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建议消费者不要购买。笔者在多家网购平台发现,这些奇葩“药品”种类很多,它们是用啥制成的?消费者购买后会有啥安全隐患?
, 百拇医药
    【调查】多是糖果且包装简单

    笔者在淘宝网上搜索“后悔药”,有320多条结果,其中,销量最大的一款“后悔药”,月销量达447件。类似产品中,最贵的189元/瓶,最便宜的仅2~3元/瓶。

    销量最大的店家“yyw0525”说,她家卖的除了有“后悔药”,还有“蒙汗药”、“长生不老药”、“卖萌咀嚼片”、“脑残片”、“绝情丹”等,“8.8元一瓶,买一送一”。当询问这些“药品”都是用啥制成的、吃了之后会不会有啥危害?对方称,都是正规厂家生产的正规糖果,都有国家食品检测号。

    根据该商家提供的“后悔药”QS食品生产许可证号,笔者在国家质检总局的“中国QS查询网”上查到,持有该许可证的是“安徽樱美思源食品有限公司”,随后,笔者又在“食品质量安全市场(QS)准入信息”系统上查到,该许可证的发证日期是2010年1月27日,有效期至2013年1月26日,也就是说,该许可证已过期。
, 百拇医药
    笔者发现,网上售卖的这些奇葩“药品”,名字中虽有“药”字,但大多是糖果,且外包装都很简单,大都未在包装上标注生产厂家和生产许可证号。

    【处理】国家食药监管总局已叫停销售

    在网上售卖的这些奇葩“药品”中,有些产品的名字露骨甚至含有不良内容,如“守身保贞片”、“催情丹”等。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在5月19日发布的公告中说,经查,此类产品大都未经任何部门批准生产,大多标签标识不规范,有些甚至为“三无”产品,涉嫌用“非药品”冒充药品,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很容易误导消费者,食药监管部门已责令相关网络交易平台关闭所有销售此类产品的网店,并要求其严格把关,今后一律禁止销售。(王悦生)

    
, 百拇医药
    理性认识 网络健康话题

    5月17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报道了最近在微信朋友圈流行的一种测试肺活量的游戏,“拿起手机,憋气,同时不停地输入8,看能打出几行,憋气时间越长,打出来的8自然也就越多。游戏级别设定是这样的:能打9行者为超人,正常打5行,小于5行,就说明肺活量不行,需要戒烟、戒酒。”

    毫无疑问,从专业角度来说,这是完全不靠谱的话题。犹如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王海燕所说,“不能按照憋气来锻炼自己的肺活量。主动屏气的过程,对于有高血压或糖尿病,以及脑血管患者来说是有问题的,这种游戏其实对身体有较大的潜在危害。”节目中,还列举了有人反复玩“按8游戏”导致拇指关键腱鞘炎等。

    近年来,我国网络飞速发展,网络产品伴随着手机网络的便捷飞速走进千家万户。这其中,微博、微信是当下最流行的两个网络产品,而在微博、微信上,健康保健话题又时民众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掌上医讯”、“掌上健康”……甚至“掌上诊病”正为数亿网民所热捧。
, 百拇医药
    然而,很多网络健康话题或多或少都存在“水分”,甚至让网民真假难辨。正如央视主持人所说,“微博微信上面的信息五花八门,其中有关健康养生的内容很多,也很受大家关注,但是这里面的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您还得留神分辨。”

    网络是个虚拟的空间,它能第一时间便捷地让人得到真假难辨的各种信息,稍不留神就会被这些不实信息所忽悠。特别是有关健康保健方面的话题,更应该理性认识和分辨,不能盲目信任网络上传来的健康讯息。

    首先,不能轻信网络健康信息

    民众应该养成对网络健康方面的信息不轻易相信的习惯。医学还有很多人类未知的东西,必然导致健康方面的话题不正确的可能性,非专业人员难一眼分辨真假。轻信网络健康语言,容易给自己的健康带来不可估量的隐患。

    其次,养成“查一查”的验证习惯

, http://www.100md.com     当我们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健康话题时,可以在百度等搜索引擎中输入相关关键词搜索,孰是孰非就会在你眼前呈现,至少可以让你多一份“防心”。

    再有,关注权威健康媒体

    我国医药卫生行业都有权威的正规媒体。比如,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有《健康报》、《中国卫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有《中国医药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中国中医药报》。这些行业“窗口”媒体所刊登和发表的言论和健康信息的可信度相对较高。民众可以通过这些行业“窗口”的微信、微博,了解更多的健康信息。

    最后,多问几个“怎么办”

    不管是健康游戏还是健康信息,亦或是治疗方法、药方等,在信任及采用之前最好先问自己几个“怎么办”。比如,万一被忽悠了怎么办、万一出现不良反应怎么办等。这样更容易让自己主动去咨询和验证这些信息的真伪。

    总之,不能盲目信任来自网络的健康信息,尤其是治疗药方等,应该养成理性看待网络健康话题的好习惯,别让不实的网络健康讯息忽悠了自己的健康。 (梅松政 四川省古蔺县观文镇梅松政诊所)

    ,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