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继柏医案:熊继柏治头晕案两则
熊继柏医案
病案1
焦某,男,51岁,门诊病例。
2009年7月10日初诊:阵发头目颈项胀痛及头晕10余年。患者发作时伴面色潮红,头部潮热汗出,耳鸣,足底酸胀,舌苔薄黄腻,脉弦细。曾在某综合医院检查,发现血脂增高,血糖增高(具体不详)。
辨证:肝肾阴虚,肝阳化风。
治法:镇肝息风,滋阴潜阳。
主方:镇肝息风汤。
组方:牛膝20克,代赭石15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炒龟板30克,白芍15克,玄参10克,天冬10克,炒麦芽10克,甘草6克,天麻10克,葛根40克。
20剂,水煎服,日1剂。
7月31日二诊:头胀、晕显减,足心酸胀略减,仍阵发头面潮热,汗出,颈胀,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数。继以前方加勾藤20克。20剂,水煎服。
8月20日三诊:服药后头晕胀已止,足胀渐消,潮热、汗出渐减,再服15剂,诸症基本解除。
按:《临证指南医案》言:“精血衰耗,水不涵木……肝阳偏亢,内风时起。”风阳上扰则见头晕头痛、耳鸣、潮热汗出。风阳内动致经脉不利,故有足底酸胀;拟镇肝息风汤,滋阴潜阳,镇肝息风,则诸症得除。
病案2
左某,女,54岁,门诊病例。
2009年2月23日初诊:阵发头晕1年。患者阵发性头晕,伴颈胀肢麻,每发则呕逆,常口舌生疮,未正规治疗,病已1年。就诊时兼畏寒,自汗,舌苔黄腻,脉细滑。
辨证:风痰上扰。
治法:化痰息风。
主方:黄芩温胆汤加味。
组方:陈皮10克,法半夏10克,茯苓15克,枳实10克,竹茹10克,甘草6克,黄芩10克,野天麻30克,勾藤20克,僵蚕20克,葛根20克。
15剂,水煎服,日1剂。
3月13日二诊:眩晕显减,疲乏,面淡黄,舌苔薄黄,脉细。拟天麻温胆汤合四物汤加味。
组方:野天麻30克,陈皮10克,法半夏10克,茯苓10克,枳实10克,竹茹10克,甘草6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熟地15克,川芎10克,勾藤20克,葛根30克。
15剂,水煎服,日1剂。
3月27日三诊:前方服后诸症控制,以初诊之方再进15剂,病症全除,此后未曾发作。
按:《丹溪心法》有“无痰不作眩”之说,本案患者眩晕而见呕逆,舌苔黄腻,显为痰热之征。处以黄芩温胆汤直清痰热,取效在所必然。(熊继柏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李点整理), 百拇医药
病案1
焦某,男,51岁,门诊病例。
2009年7月10日初诊:阵发头目颈项胀痛及头晕10余年。患者发作时伴面色潮红,头部潮热汗出,耳鸣,足底酸胀,舌苔薄黄腻,脉弦细。曾在某综合医院检查,发现血脂增高,血糖增高(具体不详)。
辨证:肝肾阴虚,肝阳化风。
治法:镇肝息风,滋阴潜阳。
主方:镇肝息风汤。
组方:牛膝20克,代赭石15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炒龟板30克,白芍15克,玄参10克,天冬10克,炒麦芽10克,甘草6克,天麻10克,葛根40克。
20剂,水煎服,日1剂。
7月31日二诊:头胀、晕显减,足心酸胀略减,仍阵发头面潮热,汗出,颈胀,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数。继以前方加勾藤20克。20剂,水煎服。
8月20日三诊:服药后头晕胀已止,足胀渐消,潮热、汗出渐减,再服15剂,诸症基本解除。
按:《临证指南医案》言:“精血衰耗,水不涵木……肝阳偏亢,内风时起。”风阳上扰则见头晕头痛、耳鸣、潮热汗出。风阳内动致经脉不利,故有足底酸胀;拟镇肝息风汤,滋阴潜阳,镇肝息风,则诸症得除。
病案2
左某,女,54岁,门诊病例。
2009年2月23日初诊:阵发头晕1年。患者阵发性头晕,伴颈胀肢麻,每发则呕逆,常口舌生疮,未正规治疗,病已1年。就诊时兼畏寒,自汗,舌苔黄腻,脉细滑。
辨证:风痰上扰。
治法:化痰息风。
主方:黄芩温胆汤加味。
组方:陈皮10克,法半夏10克,茯苓15克,枳实10克,竹茹10克,甘草6克,黄芩10克,野天麻30克,勾藤20克,僵蚕20克,葛根20克。
15剂,水煎服,日1剂。
3月13日二诊:眩晕显减,疲乏,面淡黄,舌苔薄黄,脉细。拟天麻温胆汤合四物汤加味。
组方:野天麻30克,陈皮10克,法半夏10克,茯苓10克,枳实10克,竹茹10克,甘草6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熟地15克,川芎10克,勾藤20克,葛根30克。
15剂,水煎服,日1剂。
3月27日三诊:前方服后诸症控制,以初诊之方再进15剂,病症全除,此后未曾发作。
按:《丹溪心法》有“无痰不作眩”之说,本案患者眩晕而见呕逆,舌苔黄腻,显为痰热之征。处以黄芩温胆汤直清痰热,取效在所必然。(熊继柏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李点整理),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