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验方秘方 > 中医小百科
编号:12491382
古方今解10则:头痛怕风贴荞面饼 肚子疼热敷胡椒 等
http://www.100md.com 2014年7月15日 生命时报
     头痛怕风,贴荞面饼(古方今解)

    中医妙方不仅在民间口口相传,历史上更有不少名医将行医过程中积累的一些验方集结成册,流传于世。清代名医丁尧臣所著的《奇效简便良方》正是这样一本著作。 邀请专家对书中古方进行解读,帮您免除病痛。

    原方摘要:头风畏冷,荞面一升,水调作二饼,烘热贴额上,冷即换,得微汗愈。

    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科普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杨璞点评:中医所说的头风病是以慢性阵发性头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相当于西医的偏头痛和部分肌紧张性头痛。从病因上来看,怕冷的头痛多与中医所说的寒邪有关,烘热之后的荞麦面饼贴于额头上有助于吸附体内的寒气,让寒气随汗而出,从而祛除体内寒邪,缓解头痛,即原文所说的“得微汗愈”。

    但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只能起到暂时缓解头痛怕风等症状的作用,对于中重度的头风畏冷,患者还是应该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规范治疗。
, http://www.100md.com
    此外,头痛怕风患者应注意夏季不要贪凉,空调温度不宜调得过低,最好别对着空调风直吹。晚上睡觉应适当保暖,避免着凉。

    除了外敷,荞麦面饼食用价值也不错。中医认为,荞麦具有健胃、消积、止汗之功效,能有效辅助治疗胃痛、胃胀、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肠胃积滞、慢性泄泻等。同时,荞麦能帮助人体代谢葡萄糖,是防治糖尿病的天然食品,而且荞麦秧和叶中含多量芦丁,有助于预防高血压引起的脑溢血。▲

    

    五倍子研末治耳疮(古方今解)

    原方摘要:外耳疮疡,五倍子末,水调涂。如有脓水者,干掺之。
, 百拇医药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疮疡病中医外治专家、副主任中医师夏公旭解读:耳疮是指外耳道的弥漫性红肿疮疡,以外耳道弥漫性红肿、溃疡、渗液等为特征,相当于西医的弥漫性外耳道炎。致病外因多为污水浸渍、挖耳损伤、耳道不洁等,风湿热邪,上犯耳窍;内因多为肝胆湿热郁蒸,上攻耳窍,或疾病久治不愈导致血虚化燥、耳窍失养。

    五倍子性味偏寒,有清热解毒和止血的功效,对于缓解风热犯耳、湿热犯耳等证型的外耳长疮有一定的疗效,但对于阴虚邪恋等证型的耳疮则效果有限,所以建议使用前咨询中医师。

    从西医角度来说,由于五倍子所含的鞣酸对蛋白质有沉淀作用,皮肤、黏膜、溃疡接触鞣酸后,其组织蛋白质即被凝固,形成一层有收敛作用的薄膜,同时小血管也被压迫收缩,血液凝结而得以止血,五倍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及伤寒、副伤寒、痢疾、炭疽、白喉、绿脓杆菌等均有明显的抑菌或杀菌作用。因此,也适合治疗外耳道的炎症,但是前提是要先咨询医生,根据病情掌握具体用量和使用方法。▲
, http://www.100md.com
    

    茴香煮粥除口臭(古方今解)

    原方摘要:口臭难闻,真藿香常噙口中即解。或每夜临睡,含荔肉一个,次早吐之。又方:密陀僧一钱,醋调漱口,或茴香生食煮羹食均可,时含盐梅亦妙。

    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科普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杨璞解读:中医认为,口臭的原因主要有:1.胃火口臭,患者症状兼有面红身热、口渴,或口舌生疮、牙龈肿痛等;2.食积口臭,多由过饱伤胃、食物停滞胃中引起,患者伴有肚子胀痛、不思饮食、嗳气、口臭等症状;3.热痰口臭,多由热痰犯肺或热痰郁久化脓化腐引起,患者有咳吐痰浊或脓血、胸痛等症状;4.虚热口臭,多由阴虚生内热所致,伴有鼻干、干咳、大便干结、心烦不安、失眠多梦等。
, 百拇医药
    藿香能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对于兼有呕吐症状的口臭患者可以选用。

    含荔肉睡一夜不安全,若哽咽在喉可能带来严重后果,所以这个方法不提倡。

    密陀僧有消肿杀虫、收敛防腐、坠痰镇惊的功效,对于因为虫牙或者龋齿引发的口臭可在中医师指导下漱口除口臭。但要注意的是,密陀僧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食用。

    茴香味辛性温,具有行气止痛、健胃散寒的功效,对于食积口臭的患者比较适用。小茴香可用于药膳,如茴香炒腰花能补肾止痛;茴香炖牛肉可温肝暖胃、行气止痛;茴香粥可散寒止痛。

    盐梅也有杀菌除口臭的功效,但要注意的是,三高患者不宜经常使用。▲

    
, http://www.100md.com
    醋泡花椒末滴耳,驱虫(古方今解)

    原方摘要:百虫入耳,花椒末一钱(约3克),醋半盏(约100毫升),浸良久,少少滴入自出。

    南京自然医学会秘书长、副主任医师常熹点评:中医认为,花椒性温、味辛,有温中散寒、健胃除湿、止痛杀虫、解毒理气、止痒祛腥的功效,临床上可用于治疗积食、停饮、呃逆、呕吐、风寒湿邪所致的关节肌肉疼痛、脘腹冷痛、泄泻、痢疾、蛔虫、阴痒等。因此,对于驱虫有一定的作用。醋有散瘀、止血、解毒、杀虫的功效。所以也有一定的驱虫作用。

    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入侵耳道的虫子会一直往深处钻爬,直到碰触鼓膜被挡住,这会给患者带来难以忍受的疼痛和奇痒。很多患者会采用土办法治疗,例如倒灌香油,或者使用尖锐物挖出虫子,这些措施都是不可取的。因为耳道狭长,不当措施很可能造成外耳道损伤甚至鼓膜穿孔。

, http://www.100md.com     遭遇这种情况,应该尽快到医院求治。如果当地就医不方便,为了应急,可以参照古方,严格按照程序注意“少少滴入”,而不是直接往里面灌注,以免弄巧成拙。与此同时,应尽快就医诊治。

    此外,大家还可以利用一些小虫向光性的特点,尝试在暗光处用手电筒照射外耳道口,有些小虫看到亮光后会自动从耳道里爬出来。▲

    

    老咳嗽,蒸百合冰糖(古方今解)

    原方摘要:年久咳嗽:扁柏叶(置阴冷处,让其自然干燥),红枣7个,煎浓汤代茶时饮之,忌晕腥煎炒。另用百合四两,冰糖四钱,早晚蒸服,不可间断,轻十日重半月即愈。
, 百拇医药
    南京自然医学会食疗药膳专家、副主任中医师王东旭解读:扁柏叶味苦涩,性微寒,归肺、肝、大肠经,既能清肺泄热,又可化痰止咳,故对肺热咳喘、痰黄稠的患者有效,临床上常用来凉血止血、止咳祛痰、祛风湿、散肿毒,治疗慢性气管炎、肺结核、百日咳等。内服煎汤一般不超过6~15克,久服、多服,易致胃肠不适及食欲减退。

    百合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作用,慢性咳嗽、肺结核、口舌生疮、口干、口臭的患者可尝试使用,特别适用于肺热久咳和肺燥咳嗽的患者,前者表现为痰黄稠,口渴、咽喉痛等,后者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唇、舌、咽、鼻干燥欠润,甚至会胸疼咳血等。鼻塞、流清涕等风寒咳嗽患者不适合用此方止咳。由于百合偏凉性,胃寒患者应少用。建议患者使用前最好先咨询医生。▲

    
, 百拇医药
    腰痛用黑豆热敷(古方今解)

    原方摘要:腰痛——刀豆壳烧灰研末,酒冲服;八角茴香(炒研),酒服;黑豆(炒热),布包熨。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食疗药膳门诊副主任中医师王东旭点评:刀豆壳有和中下气、散瘀活血的功效。临床上主要用来治反胃、呃逆、久痢、经闭、喉痹、喉癣等疾病。内服一般约9~15克,煎汤即可。用酒冲服主要是为了加强散瘀活血的功效,对于瘀血导致的腰痛有一定的疗效。

    八角茴香有温阳、散寒、理气的作用。临床上常用来治中寒呕逆,寒疝腹痛,肾虚腰痛,干、湿脚气等疾患。内服一般3~6克,煎汤即可。《医学入门》中记载,这味药“专主腰痛”,对于寒凝气滞导致的腰痛有一定的疗效,但是阴虚火旺者慎服。需要提醒的是,使用前最好在中医师指导下服用。

    刀豆壳酒服和八角茴香酒服都不适合肠胃功能不好的人,因为会对肠胃有刺激。这两种偏方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选用。
, 百拇医药
    相对而言,黑豆具有消肿下气、润肺燥热、活血利水、祛风除痹、补肾益阴等作用,将其炒热,用布包裹之后敷于患处有助于舒经活络、缓解疼痛。但这种方法一般治标不治本,建议患者最好还是到医院进一步确诊治疗。▲

    

    小儿腹痛生姜葱盐贴肚脐(古方今解)

    原方摘要:小儿腹痛——淡豆豉、生姜、白葱,均切细,盐半碗,同炒热,以手巾包熨肚上。又方:苎麻根捣碎,开水润湿,贴脐上。

    江苏省外治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医师徐大成点评:豆豉是大豆的发酵加工品,有淡、咸两种,淡者入药,故名淡豆豉。这味中药主要用来治疗伤寒头痛、烦躁满闷、虚劳喘急、两脚疼冷等疾患。从西医营养学的角度来说,淡豆豉含脂肪、蛋白质和酶类等成分,有微弱的发汗作用,并有健胃、助消化作用。生姜和白葱有驱寒发汗的功效,所以与淡豆豉、盐同炒有更好的驱寒效果,对受凉诱发肚子痛的患儿是比较好的中医外治方法。
, 百拇医药
    苎麻根性寒、味酸、无毒,主治热病大渴、大狂、血淋、癃闭、吐血、下血、赤白带下、丹毒、痈肿、跌打损伤、蛇虫咬伤等,有一定的活血通络作用。因此,将其捣碎敷脐,对由于经络气血巡行不畅导致肚子痛的患儿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要注意的是,苎麻根性偏寒,该方并不适合因受凉而肚子疼的患儿。

    儿童胃肠生长痛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无需治疗,疼痛时可热敷、按摩腹部,对解除疼痛有一定帮助。此外,儿童受凉、过食生冷食物,也常可诱发腹痛。因此,要少吃冷饮,睡觉时空调温度不要调太低,以免受凉。

    要提醒家长的是,腹痛的原因有很多,如果患儿腹痛持续时间较长,用手按压时疼痛加剧,或惧怕触摸,应考虑患肠胃炎等病理性疾病的可能,最好及时到医院检查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 百拇医药
    月经不调,薏苡根帮忙(古方今解)

    原方摘要:月经不调——石榴根一把,炙干,水二碗,浓煎一碗,空心热服二次;薏苡根一两,煎服;白芥子末二钱,黄酒冲,食前热服数次。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妇产科副主任中医师王俊兰点评:中医认为,石榴根有杀虫、涩肠、止带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蛔虫、绦虫,久泻、久痢,赤白带下等,临床现在很少用于月经不调的治疗,不建议患者自行尝试。薏苡根的功效主要有清热、利湿、健脾和杀虫,主要用于治疗黄疸、水肿、疝气、经闭、带下及虫积腹痛,对于湿热和脾虚导致的月经不调,患者可以在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白芥子能温肺、豁痰、利气,还能散结、通络、止痛,可以化痰逐饮、散结消肿,主治咳喘痰多、胸满胁痛、肢体麻木、关节肿痛、湿痰流注、阴疽肿毒,对于乳痈、胸胁胀满疼痛、呕吐、肢体痹痛、脚气、阴疽、跌打肿痛等也有较好疗效。若患者是由于痰阻气滞等原因导致的月经不调,可以在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需要提醒的是,月经不调的病因很多,患者务必请医生辨证准确,再对症治疗。▲
, 百拇医药
    

    栀子外敷,缓解跌打肿痛(古方今解)

    原方摘要:跌闪肿痛——生姜、葱白,同捣烂和面,炒热罨之。如热罨而痛者,用栀子、白面炒热罨之。青肿者,生豆腐切片贴之,黄枳、白面捣敷亦妙。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外治法专业委员会委员杨璞点评:跌闪肿痛按中医有很多分类,大部分都是气滞血瘀导致的经络不通或者经脉瘀阻诱发的疼痛、患者屈伸不利等症状。生姜和葱白偏热性,捣烂和面炒热有活血化瘀的功效,罨有覆盖、掩盖的意思。

    栀子有止血消肿的功效,与白面炒热后覆盖患处也有利于消肿止痛。
, http://www.100md.com
    对于患处青肿的患者用生豆腐切片贴之,是因为生豆腐有清热的效果。跌伤后皮肤青肿是因皮下血管破裂导致皮肤颜色改变,有时还会有小的肿块。多数青肿不需要治疗,用毛巾包上一袋冰块敷在患处10分钟左右就会防止青肿的加重。患者也可以用长毛巾放在水龙头下蘸湿,然后拧干,像绷带一样缠在患处。外敷生豆腐片类似于冰块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生活中一旦发生跌闪肿痛,为了安全起见建议最好及时到医院就诊,排除骨折等疾患,避免延误治疗,因为皮肤青肿很可能只是表面现象。▲

    

    肚子疼,热敷胡椒(古方今解)

    原方摘要:布裹胡椒末放痛处,用熨斗频熨,令出汗愈。
, 百拇医药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外治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万里主任中医师点评:中医有个词叫“心腹冷痛”,指的是因寒邪或脾胃虚冷引起的腹痛。胡椒有温中、下气、消痰、解毒等功效,临床上常来辅助治疗寒痰食积、脘腹冷痛、反胃、呕吐清水、腹泻等疾患。所以,这种外治法对于单纯由寒邪引起的腹痛是有效果的。古人碍于器械的限制,用熨斗作为治疗工具,但有一定风险,把握不好容易烫伤。建议用热水袋代替熨斗,而且第一次治疗一定要在有外治经验的中医师指导下进行。需要注意的是,心腹冷痛的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其他疾病诱发的,所以要到正规医院诊查之后,明确病因,辨证论治,以免贻误最佳诊疗时间。▲

    ,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