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3040860
暑期“小鬼当家”易生意外安全教育和急救课亟须补
http://www.100md.com 2014年7月21日 中国妇女报
暑期“小鬼当家”易生意外安全教育和急救课亟须补
暑期“小鬼当家”易生意外安全教育和急救课亟须补

    进入7月,全国大部分地区的中小学和幼儿园都放暑假了,不用天天上学的孩子们的安全却成了家长们最多的牵挂,因为每年暑假都是一个儿童意外伤害的高发期,溺水、电击、烫伤、坠落等是发生数量最多的安全隐患。全球儿童安全组织调查显示:意外伤害已成为中国1~14岁儿童的首要死因。有数据表明,我国儿童意外伤害比例呈逐年上升态势,近年全国中小学生每年非正常死亡达1.6万人。专家提醒家长们,通过安全教育和预防,80%的中小学生伤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另外,家长也一定要掌握相关的急救知识,以免处置不当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

    ■ 本报记者 王凯

    “你是谁?我不认识你,我绝不会开门!“”你还没走?我已经报警了……”近日,常州市教育局官方微博“@常州教育”发布了一组“影视版”暑期提醒,图文并茂地罗列了9项学生暑假存在的隐患和应对方法,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好评。

    “@常州教育”发布的“影视版”暑期提醒共分为9篇,除上述“陌生人敲门篇”外,“外出游泳篇”“火灾逃生篇”“溺水急救篇”等意外伤害提醒均成为重头戏。

    进入7月,全国大部分地区的中小学和幼儿园都放暑假了,不用天天上学的孩子们的安全却成了家长们最多的牵挂,因为每年假期都是一个儿童意外伤害的高发期,咬伤、溺水、烫伤、坠落等是发生数量最多的安全隐患。

    家,已成为儿童意外伤害主要场所,占儿童伤害的44·5%

    家是温馨的港湾,但也可能成为“最危险”的地方。中国疾控中心与全球儿童安全组织联合发布的《儿童伤害预防倡导》显示,家中发生的伤害占儿童伤害的44.5%,是导致儿童伤害的主要场所。

    在家中,随意摆放的药品、裸露的插座、纸篓里的碎玻璃、容易被吞食的细小物品……危险几乎无处不在。据媒体报道,放假以来,仅湖南省儿童医院10天就已收治700余名意外伤害患儿,医生提醒家长要加强监管,提高孩子安全意识。

    全球儿童安全组织调查显示:意外伤害已成为中国1~14岁儿童的首要死因。有数据表明,我国儿童意外伤害比例呈逐年上升态势,近年全国中小学生每年非正常死亡达1.6万人。而暑假则是一年中儿童意外伤害发生最多的时段。

    烧烫伤最易处置不当,错误急救反会加重伤害

    本报记者通过采访北京儿童医院的多名医师和专家了解到,该院收治的意外伤害病患多为外伤、气管异物、烧烫伤、溺水、中毒等,以学龄期儿童居多。专家指出,面对突如其来的意外,很多家长往往不知所措,甚至采用错误的急救方法进行处理,会导致伤害的再次加重。

    北京儿童医院丁翊君大夫告诉记者,在儿童意外伤害的救治第一现场,家长采用错误的急救方法发生率最高的当属烧烫伤了。“正确的做法是:当烧烫伤发生后,先用干净的凉水冷却伤口,最好能用煮开的淡盐水将伤口及周围清洗干净,然后前往医疗机构进行处理。”

    但不少家长会在前往医院前给孩子伤口上撒药粉、涂药水,这些处理方式并不正确。专家介绍说,像磺胺粉这类药粉不仅起不了止血消毒作用,反而会成为伤口异物,加大污染机会,妨碍愈合。

    丁翊君大夫说,有个叫佳佳的小姑娘,大腿被沸水烫伤,在场的大人赶紧先脱掉了佳佳粘连着烫伤皮肤的衣服,结果烫伤部位的皮肤被整个揭了下来,给孩子造成了更深的伤害。“急着脱掉烫伤部位的衣服,导致很多本来只是水泡的地方破裂,肌理暴露在外,加深了伤害程度,也增加了后期的治疗难度。” 丁翊君说,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如果皮肤被烫红但没有起水泡,应立即将伤处浸在凉水中冷却,冷水有降温、减痛的作用,把冰决敷在伤处效果更佳。如果烧烫伤处经冷却治疗一定时间后,伤处长起水泡且疼痛难忍,说明是二度烧烫伤,灼伤深达真皮。这时千万不要弄破水泡,更不能涂擦药物,要迅速到医院治疗。三度烧烫伤最为严重,伤及皮肤全层,甚至可深达皮下、肌肉、骨骼等,应立即用清洁被单或衣服简单包扎,避免污染和再次损伤,创伤面不要涂擦药物,迅速到医院治疗。

    专家提醒,当烧烫伤意外发生后,家长千万不要慌张,因为第一现场的正确处理很关键,处理不当容易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影响到后期治疗。

    天热狗也容易激动,告诫孩子保持安全距离

    媒体曾多次报道过儿童被烈犬所伤事件,因此家长在对孩子与狗接触这件事情上一定要特别谨慎。去年夏季,山西运城一名女童在路边玩耍时,突然遭藏獒扑咬,所幸路人营救及时,女童幸免于难。时隔不久,大连旅顺南路某小区又发生了一起惨剧,一名年仅3岁半的女童,遭到藏獒扑咬,因颈部被咬断送医抢救无效死亡。

    在这些案件中,强调养狗人对犬类的管理当然是重点,但血的教训也提醒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中一定不能缺少自我保护环节,教孩子如何保持与狗的安全距离。

    有报道称,英国儿童中近一半人在成长过程中曾被狗咬,其中7岁以下的孩子危险最大。因此,教会孩子正确理解狗的身体语言,可以减少被狗咬的危险,避免给孩子留下身体的或精神上的伤疤。为此,英国林肯大学推出了一套互动DVD影碟,教孩子如何读懂狗的身体语言,正确判断狗的意图。比如孩子最常犯的一个判断错误是把狗跐牙“威胁”视作狗在“微笑”。研究人员发现,儿童在“审视”狗时,注意力集中在狗的嘴和牙。5岁以下的儿童更容易往狗身上靠,以便近距离地看狗,这增加了儿童被狗咬住脸和脖子的危险。

    专家提醒,夏季是狗咬高发期,因为高温状态下狗的情绪很容易激动,加之孩子穿戴较少,因此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大增。家长一定要教育孩子与狗或其他宠物保持安全距离,避免惨剧发生。

    一旦发生狗咬事件,一定要在第一时间清理伤口,尽量把伤口处的污血挤出来,反复用清水冲洗,之后迅速到防疫站注射狂犬疫苗,让专业医生处置伤口,并打破伤风针。

    溺水不分家里家外,黄金抢救时间仅为4~6分钟

    最近网上疯传一则新闻,一名4岁儿童在浴盆中溺水昏迷,爸爸采取了60度倒立抖水法和孩子头朝下倒扛在肩上控水法。8分钟内赶到医院,但孩子依然出现了严重的脑损伤。

    “这个案例,最失败的就是没有心肺复苏程序。”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急救科主治医师李世松认为。如果家长在开车赶往医院的途中对孩子进行心肺复苏措施,结果应该有所不同。

    专家介绍,溺水不分家里家外,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发生溺水的可能性都存在。小到家里的水盆,大到游泳池、小区喷泉池等,都可能让孩子不小心溺水窒息。一旦发生溺水,2分钟就可以让孩子失去意识,4分钟大脑神经破坏。专业救护人员普及概念时总说:4-6分钟是溺水的黄金抢救时间。

    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在发现孩子溺水后,首先要让孩子脱离水源,然后清洁口腔鼻孔中的堵塞物,保证呼吸道通畅。迅速将孩子俯卧于大人膝部,让溺水者头朝下,用力拍打孩子的背部,倾倒出口鼻中的水分,这个过程时间不宜过长。随后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同时赶紧拨打120将溺水者送到最近的医院进行救治。

    很多家长把暑期当做对孩子进行游泳培训的好时机,有些家长把孩子交给游泳教练就放心地一边玩手机去了。其实,这同样有危险。丁翊君说,一个泳池中往往很多孩子同时学游泳,一个教练要带不少学员,很可能照顾不过来,因此这时家长应该严密看护,眼睛一刻不离孩子;不会游泳的孩子,家长要保持与他随手触及的距离,穿合格的救生衣,并告诉孩子远离排水口。

    家长和孩子亟须补上安全教育和急救常识课

    湖南省人民医院曾对100名长沙市中小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18.8%不知道心肺复苏;59.4%不懂食物中毒如何催吐;76.6%不知怎样搬运颈椎受伤者;90%曾使用错误的急救方法。

    暑期孩子们自由玩耍的时间增多,专家特别提醒那些因工作繁忙而对孩子疏于看护的家长们,如果不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他们自己很难建立自我保护意识;而通过安全教育和预防,80%的中小学生伤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另外,家长也一定要掌握相关的急救措施,以备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