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幌
象征幌,一般已没有商品或产品的直观形象,而是取与商品、产品有关的意象,或商品、产品的局部形象构成识别标记。由于其手法含蓄、暖昧,用这种招幌的店铺或商品,或是已极为人们所熟悉,已成约定俗成,或文化层次较高,否则则无法达到识别效果。
熊梦祥的《析津志·风俗》对元代大都(今北京)的象征幌描述较为详尽,且类型众多:儿科医家在门外悬挂刻绘着小儿形象的木制画牌为幌:“市中医小儿者,门首以木刻板作小儿,儿在锦绷中若方相模样为标榜。”接生婆于门外悬挂一双用蔑筐为骨架、外面糊着大红纸的大鞋为幌:“稳婆收生之家,门首以大红纸糊篾筐大鞋一双为记,专治妇人胎前、产后以(一)应病征(症),并有通血之药。而生产之家,门悬草圈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2774 字符。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0.5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
|
密 码: |
|
忘了密码 |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国中医药报编辑部联系。
瀵邦喕淇婇弬鍥╃彿
閸忚櫕鏁為惂鐐
鐠囧嫯顔戦崙鐘插綖
閹兼粎鍌ㄩ弴鏉戭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