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金生:“三医”联动促民营医院发展
第四届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
主题报告
民营医院发展速度加快
对民营医院发展实际情况调研显示,民营医院发展速度在不断加快,民营医院在全国医院总数的占比不断上升,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医师数、服务量所占比重均为10%左右,民营医疗机构呈现出医疗服务多层次、多元化的特点,体现出一级、二级、三级医院并存,专科医院与综合性医院分享,高端服务与低端服务共存的局面。
调研中发现,民营医院发展较好的是福建、广东、上海和北京等地。例如,厦门市内社会资本举办的医疗机构就有700余家,占全市医疗机构总数7成以上,民营医院占全市医院总数的一半以上,深圳市社会办医院也占全市医院总数一半以上。
这些民营医院的医疗服务定位多为差异化专病专科特色,业务选择上多倾向于开展技术成熟、风险较低、高发常见病、患者基数大的医疗服务,对于医疗风险高及疑难杂症领域罕有涉及。部分大型综合性医院定位于高端客户,主要提供高端服务,还有主要服务城市流动人口与城镇人口的专科医院。
很多民营医院之所以发展得好,成功在于起步较早,弥补了公立医疗机构过去服务的不足。引进了高水平学科带头人,以专科专病专技立院,有职业化、专业化的管理团队,有严格的建设、设备、耗材和药品等环节成本核算机制,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以及区域不可复制性。
民营医院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实际经营中民营医院面临着很多困境和限制。
第一,政策层面制度难落实也欠公平,双轨制成为社会资本办医的心病,不仅成为留住人才的瓶颈,而且成为资本获益的障碍。多点执业政策落实尚不到位。民营医院自身平台建设不足。外部学术环境有待改善。
第二,医院层面人才梯队结构欠合理,人员流动性大、人才队伍不稳定。很多民营医院成了培养人才的摇篮,呈现出“两多一少”的局面,新人老人多,水平高的人少。
第三,实践层面医疗资源的配置欠合理。民营医院市场化发展使城市医疗机构布局被打乱,导致医疗资源的配置上出现就近重复建设,形成恶性竞争、医疗资源闲置。民营医院病源受限,个别地区执行的政策只是允许公立医院与社区医院共建,导致在转院转诊方面,社区医院对口转诊医院皆为公立医院,而民营医院无论是否具备服务社区的能力都很难获得这一部分病源,导致医疗资源闲置。
第四,保障层面的税收、医保、差价补贴等欠公平。民营医院所负担的25%的企业所得税过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95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