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其它神经系统疾病 > 眩晕(头晕)
编号:12494687
长期伏案工作 警惕颈性眩晕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0月20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4181期
     现代生活人们长期面对电脑或伏案工作,在长时间保持同一颈部姿势后,如猛地改变体位(如抬头或转头),一些人就会出现头晕眼花、眼前发黑、头颈部板滞疼痛且活动困难,甚至突然失去平衡而摔倒的症状。如此情况频繁发生,还常出现落枕、颈肩部怕冷等症状,那么应警惕:是否患上了颈性眩晕。

    什么是颈性眩晕颈性眩晕是由于颈部外伤、颈椎骨性结构异常或周围软组织病变等原因引起的以眩晕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最典型颈性眩晕的症状,就是在头位变动时突然出现天旋地转、如坐舟车的感觉,严重的还会伴恶心呕吐、心跳加快、出冷汗、血压升高等症状,通常这些症状会在半小时内缓解,也有些人会在一天之内反复发作。

    颈性眩晕如何引起颈椎结构不稳定、颈椎间盘退变、颈部外伤、椎间孔狭窄等原因都可能引起大脑供血不足或感觉功能异常,从而导致颈性眩晕症状的发生。

    有一种颈部外伤我们平时可能没太注意,比如在乘车时突然刹车,身体虽没有损伤,但头颈部往往因缺乏足够的支撑而猛然甩动,造成颈部软组织的挫伤。经历这种损伤之后,有很大一部分患者会出现典型的颈性眩晕表现。

    颈性眩晕如何治疗目前西医对于颈性眩晕,大多以保守治疗为主,如服用敏使朗一类控制眩晕发作的药物,佩戴颈托加强颈椎稳定性,但对控制眩晕发作的效果并不理想,往往只能短暂地抑制症状,一段时间后就会再次发作。而中医学对此有独特优势。

    中医中将此类证候归属于“眩晕”范畴。早在《内经》中,就有目眩、眩仆、眩冒、掉眩、眩转等对眩晕的不同称谓,且在证候病机方面有丰富的记载。中医认为,颈性眩晕多由于颈部气血瘀滞不畅或气血不足而致脑髓失养所致,治疗上应以益气升阳、活血化瘀为原则,由于颈性眩晕患者在眩晕症状之外,往往伴随颈项部疼痛板滞等症状,故临床上多采用外治法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包括有推拿、针灸、拔罐、刺络放血等,而温针灸对该病的治疗效果尤为卓著。

    温针灸是将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其中针刺可以疏通颈项部的经脉,改善椎动脉供血,使气血能够上充脑髓,则眩晕可止;同时结合艾灸则可温补阳气,充实肌肉,散寒除湿,活血通络,从而有效缓解颈项部僵硬疼痛、怕冷及活动不利等症状。通过这两种方法的结合,可以活血化瘀,益气升阳,对于改善颈性眩晕症状,减少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有着显著的疗效。且针灸治疗具有安全可靠、痛苦小、疗效稳定持久、无毒副作用等特点,特别适合于生活节奏紧张、无法长时间住院治疗的人群,对那些临床症状较轻、未出现明显手术指征的颈性眩晕治疗,有着明显的优势。, 百拇医药(施茵 王安琪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