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音视频 > 专栏 > 李辛 > 正文
编号:13257660
李辛医生论《气机、病机与药势》摘要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3日 东源文际医疗
    

    中医是关于生命的无形部分的研究:神与气

    李辛:我是一个比较幸运的中医学生,大学二年级的时候,遇到了我的第一位老师,任林先生。他每天都打坐。我当时学了一年的中医,感觉没有出路,去学了一年的西医,也觉得没有出路的时候碰到了他。

    他跟我讲了一些东西。我当时还算是一个比较单纯的小孩子,觉得这位老师神态非常定,四十几岁看起来像三十几,每天打坐,觉得有点神秘。

    我听他的话,开始看古书,一晃现在二十多年了。中间也遇到了我的第二位老师,宋祚民先生。还碰到了其他的老师。我体会到他们讲的好像是同一个东西。我发现古书讲的还是同样一个东西。

    关于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最大的不同是关于生命的无形部分的研究。现在的科学、现代医学是关于生命的有形部分的研究。一个学科往哪里发展,在于它学科的基础在哪里。

    昨天有位先生跟我聊天,问中医继承与发展的问题。他说你们中医老要回到过去,没有发展,西医一直有发展。我说其实中医也有发展。西医的发展建立在病理学、微生物学、病因学,包括现在的基因啊等等,这是它的基础,有形的物质的基础,所以它能发展。

    那中医的基础在哪里呢?中医的基础是在于能量和信息,或者中医说的神和气。那肉体是可以用机器,用我们的眼耳鼻舌身直接触摸到的。神气这个东西,现在的科学没有办法触及到。但并不是说,没有机器的帮助人就不能触及到。中医之所以宝贵,之所以它能够一直发展,就是因为它是可以触及到这个部分的。

    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打坐,坐一会儿,大家坐一坐之后,起码能对自己的身体会有所感觉,那么我们就可以从这里开始讲,否则只是在概念上讨论中医怎么怎么好。每个人的概念不一样,而我们现在的概念跟古代的概念又不一样,那这样去学习古代的东西会比较困难。所以为什么我想带大家坐一坐。另外,大家都是远道而来,坐一坐也有好处,有助于待会儿一起讨论的时候更专注,放松一点。

    打坐的方法如果诸位自己有坐的习惯,你们就按自己的方法,都可以的。我们就放松地坐在这里,愿意盘腿就盘腿,脚放在地上也可以。可以闭上眼睛,感觉一下自己,看看自己现在坐在这里是什么状态的,我们的身体是什么感觉,脑袋里乱不乱,心理状态怎么样,周围有声音我们也知道,就这么坐一会儿,闭上眼睛。

    好,我们现在开始。……

    体与用,刚与柔

    从刚才打坐来说,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从一开始进到这个房间到现在,对于这个空间的感觉,或者我们内心的感觉,你们觉得是什么时候比较刚?什么时候比较柔?

    刚坐下来的时候,我觉得大家都很认真,我也有点紧张。在座可能因为是做医生或者是对医学有兴趣的人,通常需要思路非常清晰,因为是要做决断的。

    做医生会遇到很多比较紧急的情况,本能就有一个力量,这个力量相对来说偏于识神,或者叫志意。志意是一个工具,但是又容易刚强,志意在我们现在来说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意识,或者逻辑啊、思维啊这个部分。

    我们坐到十分钟左右,有一阵突然柔下来了,柔下来以后,身体啊、空间啊,整个都柔下来了。这一部分其实就是志意开始就柔软下来,志意的对面是魂魄。这是一个跷跷板,这个强的时候那个就会弱,拿现在的说法,这边是意识,这边是叫觉受,就是感觉、感受,或者说本能、直觉。

    我要说的第一点是,要留意关于中医的气、神。用志意来学习的话只能是理论研究、理论探索、理论表述。因为对于“神、气”这些无形的东西,只能通过觉受,而且只有有了觉受,你才可能真实地去表述它,只有有了觉受,你才可能读懂古代医生的思想。

    古代的医生有偏理论型的,有偏实践型的。实践型里面也有两种,一种是先从理论、从看书入手。比如说套方的思路,什么“治血八法”,这种就是理论型的;第二类是直觉型、感受型,他们也看书。

    但是中医的源头,我们今天说继承传统,继承哪一段传统?要回到源头。比如《黄帝内经》是属于源头的东西。后世的也很重要,但不是继承的原点。

    回到刚才坐中的刚柔,诸位有感觉吗?能感觉到坐下来之后稍微放松一点,或者眼睛不是那么炯炯有神,意识不那么张牙舞爪了。这种柔的状态有点像我们平时说有点类似于懈怠的状态,但不是懈怠。作为现代人比生活在丛林里可能还要辛苦一点,他不敢懈怠,始终要挺直腰板,做个强人,当我们长期这样的时候,就越来越刚了。

    为什么要从这里入手呢?其实就是一个“气”,一个“象”。比如说到人的时候,人有体质,体质其实也是有刚柔的;还有神质,神质也是有刚柔的。

    我们如果看古代的药书,其实药性也是有刚柔的,当然药质也有刚柔,像龙骨、牡蛎,比起草木,它的质地是很刚的。但是龙骨和牡蛎的药性,哪个刚哪个柔呢?龙骨要柔一点,牡蛎要硬一点。

    这个部分是传统中医和用药上面非常重视的问题,我们现在知道,龙骨能够潜镇元气、收摄元阳、镇定安神;牡蛎偏动一点,它能够消除瘤子,能够消除肝的郁火啊。

    这两种表述的区别是什么呢?是传统里面说的体和用。当我们说一样东西它是刚柔、动静、升降、开阖、走守,这都是《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里面的说法,这个就是它的体,或者说一个人的本性,一个药物它本来的东西。而上面说的种种功效,就是用。

    医学发展到现在,其实跟人类所有的文化、所有的学科一样,都是从根开始发展到枝叶的。二十多年前我在大学学的东西就是偏重于枝叶,现在流行的很多观点也只是“用”。

    龙骨有什么“用”,牡蛎有什么“用”。我当时本草学好像考了99分,方剂也是九十几分。当时很辛苦,把所有的药都自己做表格,用逻辑思维来学,龙骨、牡蛎、珍珠母有什么区别?它每个概念都不一样,都把它背下来了。好处是现在讲课不用带书,但缺点呢,可能我们中医学院毕业的都有这个感觉,学完之后,看病还是不知道怎么办。

    为什么是这样?是因为没有体会到这个“体”。

    现在,再看看中医好像挺简单的了。假如一个人他本来的状态偏刚强,然后按中医的说法他有不足和有余,不足就是虚,有余就是实,这是这个人的常态,此为常也。在这个常的基础上,再看对待,这就是阴阳,此为变也。

    这个人偏刚强,你不能说他不对,这就是他,此为常也。但某些时候他突然有点弱了,比如他突然有了什么病,这是变。

    我们需要在这两个当中去选择的时候,仅仅是从药气药性上来看,哪个更合适一点?从体上考虑,不要从用上考虑。他本身是这样一个刚的状态,他现在弱了,需要让他再强一点。而这两个东西,牡蛎是偏刚的,龙骨是偏柔的,应该用哪个?应该用牡蛎。

    我知道你们为什么在打转,因为在想“好像龙骨更适合神”,对吧?我们都有这些概念:龙骨是安神定志的。学中医用中药,很多概念都在打转,两千年来这么多医生,而且每个医生的感觉都不一样,表述用的概念也不一样。所以我们学中医的人很可怜,学的脑子都要乱掉了。

    但是,如果回到原本的状态“体”,其实是一气呵成,体质、神质、药性,就是这样。

    体质、神质、药性,一气贯通

    大家先不用记,我是先提供一些思路,有了思路再慢慢入手,可能你就比较好理解古人在讲什么东西了。

    比如这个人现在需要选择医生,尤其是选择按摩师和针灸师。比如这个人很刚强,最近遇到一些事情,现在这个气运又是阳明燥金和少阳相火,秋老虎。所以,他就更刚了,太过了,需要降一降。如果从选择医生来说,你们说医生的体质和神质偏刚还是偏柔对这个人有好处?偏柔。这也是一个问题。

    甚至你选择一个医疗机构,也有有偏刚和偏柔。这个就是大原则。以此为基础,你来给他制定个性化养生方案,其实不是从功能上去考虑,也不是从症状上去考虑,而是从他的体、气、神去考虑。这又是个对等。还是阴阳,还是体用,还是本和标。

    中医说来说去就是这个东西。所以在外,他吃的食物、交的朋友、住的地方都得需要柔一点。在内,他自己的思想、言行、举止也要有所调整。

    假设他是比较刚的,精血很亏虚的,四十多岁的一个人。他从体、气、神来说是什么样的一个象?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个人可能是走路比较快,说话比较急,表情比较严峻,然后身体比较紧,或者很干瘦,或者肌肉很紧。

    那在这样一个体气神的基本架构下,你可以推测,他会容易有什么样的问题或者症状?可能会容易生气,容易激惹,遇到事情可能会睡不着觉,如果他家庭关系、社会生活不是很顺,可能容易有偏头痛,因为他一直是紧绷着的。

    如果是女士,可能容易得乳腺增生,在女孩子的时候,可能容易痛经,严重的情况下有可能会有巧克力囊肿。然后他假设进了拼命三郎式的外企,可能容易得甲亢。这么多问题,假设他又不爱运动,又喜欢多吃,还容易皮肤过敏。

    一个人有这么多症状,如果现在去医院,可能各科都需要走一遍。中医来看原因很简单——刚强之人。

    在冬天他可能会好过一点,为什么?刚者开也,刚者,阳也。冬天是什么?阖也。所以他能够得到天地之气的一个补充和调节。所以,如果他住在山里、农村会舒服一点,到了夏天就会发病,到了火年、木年就会加重。

    回过来看用药,四十多岁,精血不足,比较干瘦,比较刚,什么药比较合适?要从气象来考虑,忘掉功效,忘掉“镇肝熄风,止头痛,消乳腺……”,所有这些要全都忘掉。

    这是古人遣方用药的一个原则:从药性、从气象、从方向来考虑。

    这个方向是什么呢?刚者柔之,上者下之,开者阖之,燥、枯者润之。接下来很简单,只需要考虑什么药是柔、下、阖、润的。

    还有一点,这样的人,他本身很刚,刚就容易紧,精血不足的人也容易紧,这样的话,他还会有一个什么?拘或者急,甚至会有瘀,对吧?是这么一种状态。这个需要什么?需要缓,还有什么?通。这几个关键词其实就决定了整个方子的方向和性质。那我们可以选择的东西太多了。

    如果我们没有学过中医,光从养生调理的角度来看,绿豆就很合适,红豆也很好,豆腐也很好,百合也很好,还有桑葚,全是这一个方向。

    人参合适吗?好的老山参还行,用一点点作为佐使药。老山参因为是甘凉微苦,它不象西洋参这么爆发出来的,它是收元气,一点点,先降下去一点点,然后再慢慢打开。一般的人参就这样打开了,西洋参开就更大一点,黄芪也是,开的力量强。不太适合。

    中药里面两个字是最重要的——开阖。

    人体的体质、神质、气质乃至气机,最重要的就是两个字——开阖。这个我们称之为大方向。如果这个大方向没有找到,你光想我用这个药柔一下肝,那个药疏一下脾,最后你可能不知道这张方子会是什么方向。

    就像我出门先得搞清楚,第一我要穿男装,第二现在的天气适合夏装,先把这个搞清楚。然后再决定我这儿要不要一个扣,那儿要不要一个兜,然后再考虑怎么跟环境配合。

    这些细微的东西呢,是需要医学生毕业之后做临床,五年、十年、十五年,才能体会到非常细腻的。而绝对不是:腹痛?加芍药!因为《伤寒论》里面有提到“腹痛加芍药”。

    所有的腹痛都加芍药吗?什么样的体质,什么样的病机之下,腹痛可以加芍药?很简单。芍药柔也,下也,和也,润也,缓也,通也。需要这些的人就可以用芍药。

    但换过来说,有一个人,她宽宽、胖胖、肿肿的,早上起来眼皮肿,走路也走不动,然后有肌瘤,甚至有肾囊肿,中焦脾胃也不很好,他要是腹痛,能用芍药吗?不能。

    因为前一个刚强人偏阳也,是阳太过;所以芍药适合。这个是偏阴。

    芍药者,阴也。这一句话就知道:芍药不适合也。不需要考虑别的细节了。

    辩证要从体、气上考虑

    那我们再细化一点,这位胖胖、肿肿的,从《伤寒论》来说,她属于什么?阴还是阳?三阴证还是三阳证?

    听众:三阴证。

    李辛:首先是三阴证,这个很清楚了。第二,她是太阴、少阴还是厥阴?至少是太阴。然后,少阴有没有呢?你再问一下,腿肿不肿?心脏有没有问题?只要心肾有问题了,把脉证实一下。

    到厥阴,就是阳气和精血都已经快没有了,气机逆乱,开阖失序的状态。所以有寒热逆反的状态。

    厥阴是什么象呢?我们熟悉的是偏阳不足的厥阴。就是《伤寒论》里厥热往复的状态,厥逆,腹泻,四肢冷…

    但还有原本精血不足,虚火体质,比如,瘦瘦干干的,七八十岁了,脾气还是很急,到了厥阴阶段,整个阴和阳都不足了。因为他本身燃烧得旺,所以他可能会出现阴不足更严重点。

    气机开阖逆乱,瘀火留于咽喉而不得出,在下又有泄利不止。这是人体的资源到最后一个阶段,这就是厥阴里阴不足为主的象。麻黄升麻汤就是用在这里的。

    从这个意义来说,我们判断一个病,是少阴、厥阴、还是少阳?是从症状上考虑,还是从他的体、气上考虑?这个是中医里面一个很核心的问题。我们老是说只要你胸胁苦满,然后默默不欲饮食,就是少阳证。这个逻辑上有问题,六经病都有可能出现这几个症状。

    我总结一下前一个刚强病人的用药。芍药、阿胶、龟板、龟甲、龙骨、牡蛎、珍珠都可以,桑葚可以,甚至桑叶、桑枝也可以。这些药用了肯定有效,哪个组合最有效?你再花时间慢慢体会,把它精简,再把计量调到精微,那就是很厉害的医生。但实际上只要大方向对了,用药就会有效。

    (原文链接,李辛医生个人空间:http://user.qzone.qq.com/2634895847/blog/1414640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