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西化/现代化
编号:12515244
扬长避短推进中西医交叉兼容
关键词:中医学的发展,西医学的发展,中医学特色,西医学特色

     中医学医学模式为自然哲学模式,有着明显的继承性和完整性,但实证能力有所欠缺;西医学医学模式为生物医学模式,重视形态结构研究,具有真实性和严谨性,但往往忽视了人体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中西医各自基于东西方文化的大背景发生发展,是当时文化、经济、政治的产物,也是东西方观念在医学上的反映。

    随着中医现代化与中西医结合的不断深入,中西医间交叉兼容将会更加自觉与充实。这种中西互补的中西医结合方式,必将促进世界医学科学的发展。

    东西文化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意识,差异持续存在于各自的历史进程中。而根植于东西文化的中西医学是当今世界并存的两大医学体系,由于分别受不同文化传统的影响和制约,造成了二者在理论基础、认知方法、操作方法等多方面的明显差异,经历了完全不同的发展过程,并各有优势及弊端。

    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逐步加深,对中西医比较研究越来越多。中西医结合作为一种产物应时代而生,并且经过不断探索及发展,已经显示了一种良好形势:两种医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相互借鉴、扬长避短,实现中西医的共存共荣,从而促进世界医疗科技的发展。

    不同文化造就中西医不同医学模式

    中西医是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运用不同的观点和研究方法发展起来的两种理论体系。

    中医学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上,以中国古代哲学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科学观和方法论,属传统科学范畴。西医学虽根植于古希腊哲学,但在希腊科学领袖、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的学术思想影响下,向注重实验的实证科学的方向发展,并在发展过程中和其他自然科学相结合同步发展。故西医学是以西方近代哲学的机械唯物论和形而上学为其科学观和方法论,属实证科学范畴。

    中医学作为传统医学,产生于经验医学时代,其医学模式为自然哲学模式,思维方式为形象思维,研究方法为观察法(直接领悟,取类比象)。其特点为“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身心统一的整体观、辨证论治的治疗观。西医作为现代医学,产生于实验医学时代,其医学模式为生物医学模式,思维方式为逻辑思维,研究方法为实验分析方法。其特点为以实验分析方法为主,说明人体的结构和功能以及阐述疾病的发生、诊断、治疗和预防。

    中西医学的发展受不同文化滋养

    中医学的发展

    当中医学向当时的中国古代哲学寻求出路时,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质的突变。2000多年前中国的哲学思想繁荣辉煌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323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2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国中医药报编辑部联系。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