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15 > 进修资料 > 正文
编号:12515563
心脏猝死与ICD适应症(王景峰) .ppt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661kb)。

    内 容

    1、ICD发展简史

    2、心脏性猝死(SCD)

    3、ICD的临床试验

    4、ICD治疗的适应证

    一、ICD 发 展 简 史

    1.1980年,Micheal Mirowski 植入第一台ICD(AID),无程控功能

    2.1985年,ICD通过FDA

    3.1986年,应用经静脉-皮下除颤导线,避免开胸

    4.1988年,ICD有程控功能,识别心律失常、低能量转复 - "第二代ICD"

    5.1989年,抗心动过缓及抗心动过速起搏,多个识别区及再识别 - "第三代ICD"

    6.1990年,引进双相除颤脉冲波,避免开胸植入心外膜导线

    7.1993年,体积显著减小,可在前胸壁植入

    8.1995年,双腔ICD问世。可提供DDD或DDDR起搏,提高心律失常识别特异性,减少误识别及误放电

    ICD植入的进展

    1980年代 2000年

    植入医生 心外科 心内科

    仪器体积 120~140cc <40cc

    植入位置 腹部 胸部

    手术过程 开胸 表皮切口

    手术时间 2~4小时 1小时

    术后死亡率 2.5% <0.5%

    术后住院时间 3~5天 1天

    电池寿命 18月 可达9年

    植入量 0~2,000/年 80,000/年

    二、心脏猝死(SCD)

    ? 心脏猝死是最常见、最凶险的死因

    心脏性猝死的分类

    1.心律失常性猝死(最常见)

    ◆意识和脉搏丧失之前无循环功能障碍

    ◆之前有轻度心力衰竭

    ◆之前有重度心力衰竭

    2.循环衰竭性猝死

    ◆主要由外周循环衰竭所致

    ◆主要由心肌衰竭所致

    复苏成功机会 与 时间

    心脏猝死(SCD)

    ? 只有2-15% 得到医院救治;其中50%在除颤治疗前已死亡

    ? 复发率高

    ? 及时除颤是制止心脏猝死的唯一最有效方法

    心脏猝死(SCD)的发病率

    ? 全球:9,000,000 / 年;平均生还率小于1%;

    ? 西欧:300,000 / 年;平均生还率2-3% ;

    ? 美国:250,000-350,000 / 年;

    ? 中国:心血管疾病致死1,500,000 / 年

    谁发生心脏猝死的可能性大?

    ? 发生过心脏猝死事件

    ? 发生过室性心动过速 (VT)

    ? 心肌梗死后的患者 (MI)

    ? 冠状动脉疾病 (CAD)

    ? 心衰患者

    ? 肥厚性心肌病 (HCM)

    ? 长QT综合症

    猝死高危亚组人群

    危险因素分级

    危险因素 危险分级

    心脏骤停幸存者 +++++

    VT伴晕厥 ++++

    VT+EF <40% +++

    VT伴轻微症状 ++

    MI后,非持续VT+EF <35% +

    心脏性猝死幸存者

    ◆发生过心脏骤停事件是心脏性猝死最危险因素

    ◆一年内,30~50%的心脏骤停幸存者仍将发生心脏骤停事件

    ◆心脏猝死患者与心梗、心脏骤停密切相关

    已发生VT事件的患者

    ◆ VT伴晕厥或低射血分数(EF <40% )增加心脏性猝死的危险性

    ◆该类患者得心脏性猝死的危险性是20~50%

    心肌梗死后患者

    ◆ 75%的心脏性猝死患者确认为心肌梗死后患者

    ◆心肌梗死后可提高其他单个危险因素的一年危险性5%

    ◆心梗后、非持续性、可诱发、不可抑制VT 左室射血分数≤40%的病人的五年危险性为32%

    冠心病患者

    ◆尸检显示90%心脏猝死者存在冠心病

    ◆在突然死亡事件前,>50%的心脏性猝死患者无明显冠心病表现

    心衰患者

    ◆大约50%的心衰患者死于突发的心律失常

    ◆ EF低下增加心脏性猝死的危险性

    ◆ NYHAⅡ~Ⅳ级患者的不明原因晕厥对心脏性猝死有预测作用

    肥厚性心肌病

    ◆心脏性猝死是肥厚性心肌病病人死亡的最常见原因

    ◆肥厚性心肌病发病率约0.2%,约10%被认为有心脏性猝死危险

    ◆ >50%的高危病人10年内将发生心脏性猝死

    ◆肥厚性心肌病是35岁以下运动员心脏性猝死的最主要原因

    三、MADIT-II的实验结果

    MADIT- II 背景介绍

    ? 71 个美国临床中心

    ? 5 个欧洲临床中心

    ? 研究起始: 1998年1月

    ? 研究终止: 2001年11月

    ? 1232名患者入选试验

    MADIT-II 病人入选标准

    ? MI > 4 星期

    ? LVEF < 30%

    ? > 21 岁

    MADIT-II 病人排除标准

    ? 非持续性室速

    ? 发生过心脏猝死

    ? 持续性室速

    ? NYHA IV级

    ? CABG or PTCA < 3 月

    ? 计划行CABG or PTCA

    ? 有威胁生命疾病

    ? < 21 岁

    MADIT-II 终点

    Primary:

    ? 总死亡率

    Secondary:

    ? 基于电生理试验中室速可诱发性的ICD治疗的预测性;

    ? SAECG, HRV, TWA在预测死亡率或ICD治疗的有效性;

    ? 价格有效性;

    ? 生活质量。

    MADIT-II 假设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PT附件(661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