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亟须制定中药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
中医药作为我国特有的医学诊疗模式,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不可替代。政府部门迫切需要了解中药尤其是《药品目录》中中药的经济性,实现有限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目前我国药物经济学评价研究的对象主要是西药。由于中西药的文化背景、理论指导、研究体系以及药物来源等方面的不同,直接导致了评价指标的各异,也决定了中药药物经济学评价与实施的困难。
制定符合中药特点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指导中药开展药物经济学评价是大势所趋,任重道远。中药药物经济学的研究和发展需要中医学、中药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积极配合、共同努力。
药物经济学(pharmacoeconomics,PE)是一门应用现代经济学研究手段,结合流行病学、决策学、生物统计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分析药物治疗备选方案(包括非药物治疗方案)的成本、效益或效果,评价其经济学价值的边缘学科。药物经济学的目的是确保全社会的医疗卫生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以实现人类健康状况的最大改善,即寻求药物资源的消耗与健康状况改善的最佳平衡点。其研究内容包括疾病负担(BurdenOfDisease,BOD)、药物处方的管理、药品市场及供需、药品定价、国家药品政策(NationalDrugPolicy,NDP)、基本药物目录和药物的经济学评价。
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已经在国际上广泛应用
药物经济学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美国,目前已被英国、法国、意大利、瑞典、比利时、芬兰、葡萄牙等多个国家应用于药品定价管制、药品补偿或供付水平的确定、用药目录的制定及促进合理用药等多个领域。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安大略省)、英国、芬兰、荷兰和葡萄牙等国,药品若要进入报销目录,会被强制要求提供药物经济学评价报告。因此,这些国家的评价指南,一般由卫生行政部门发起和制定,对实施药物经济学评价的研究者有较强的约束力。在美国、丹麦、爱尔兰、新西兰、挪威和瑞士等国,企业可以自愿选择是否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估,作为推荐使用的评价指南是供研究者参考的。还有一些国家,如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和《英国医学杂志》(BMJ)、美国药品研究和制药企业协会(PhRMA)等组织制定了一些用于指导药物经济学研究的指南,目的是提高研究和报告的水平。
澳大利亚是最早实施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的国家。1993年1月,第一版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正式实施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06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