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2539528
栉风沐雨育桃李满园 薪火相传谱杏林华章 ——陕西中医药大学发展纪实
http://www.100md.com 2015年5月21日 中国中医药报
    

    孙思邈雕像

    校运动

    医史博物馆

    五行

    体育

    行走在陕西中医药大学,总有一种精神贯穿始终,总有一种情怀连绵久远。这是它作为中医药大学展现的独特气质,也是它传承中医药文化散发的厚重韵律。在超过一个甲子的岁月中,她的博大、坚韧、执着赢得了杏林学人的尊重。一代又一代陕中人从这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他们豪迈地走在时代的前列,谱写出中医药改革发展的辉煌篇章!

    63年来,陕西中医药大学在党和政府领导下,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教育事业步入科学发展的新阶段,取得举世瞩目的新成就。近日,教育部正式批准陕西中医学院更名为陕西中医药大学,藉此良机,该校全体师生员工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校建设发展的各级领导、各兄弟院校、海内外校友、社会各界人士致以最诚挚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甲子杏林化栋梁砥砺奋进图自强

    63年砥砺奋进,63年筚路蓝缕。伴随着中医药事业的伟大勃兴,陕西中医药大学的师资环境不断迈向高峰。如今的陕西中医药大学,以飒爽的英姿,挺立在万木峥嵘的杏林之间,屹立于三秦大地上;以独特的办学、鲜明的特色驰名全国,享誉世界。

    难以忘记,1952年,在十三朝古都西安,西北中医进修学校悄然创建,它迎着时代的清风萌动,在百废待兴的岁月里,孕育出一代又一代中医学子。1953年,西北中医进修学校更名为陕西省中医进修学校,1959年升格为陕西中医学院。随后,1961年迁址古都咸阳,1978年被中共中央56号文件确定为全国8所重点建设的中医院校之一;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1987年附属医院被列为全国“七五”期间重点建设的7所中医医院;2004年在西咸新区建成了功能齐全的南校区;2015年4月,被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陕西中医药大学。

    伴随着新中国前进的步伐,沐浴着高等教育的改革春风,满载着丰硕的教学成果,今天的陕西中医药大学,渭水环绕、绿树成荫、群贤毕至,成为八百里秦川的又一张靓丽名片。

    学校总占地面积1200亩,有南、北两个校区。现有13个二级学院(部),有2所直属附属医院、15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和82个实践教学基地,另有陕西中医药大学制药厂和陕西医史博物馆。

    63年来,陕西中医药大学开天辟地,在曲折中前进、在困境中崛起、在发展中壮大,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及全校师生的顽强拼搏下,四迁校址,四易校名,书写了一部从小到大、由弱渐强、办学层次不断提高、实力不断壮大的创业史诗。学校前进道路上的每一个闪光点,都沐浴着党和政府的阳光雨露,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和汗水,镌刻着校友们的赤诚与奉献。

    汇聚群贤强师资杏林天地勤耕耘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陕西中医药大学始终把人才作为兴校之基,坚持人才兴校战略和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积极实施百名人才工程。

    经过63年的发展,陕西中医药大学形成了一支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敬业精神强、医德高尚的师资队伍。涌现出了“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郭诚杰教授等一批国内知名专家。现有专任教师739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426人、教授129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469人、博士学位教师156人。其中国医大师2人,陕西省“三秦学者”岗位特聘教授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9人,全国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师德先进个人、“三五”人才17人,陕西省名老中医、名中医3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6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8个,省级重点科技创新团队2个。

    他们奉行“仁心仁术济苍生”的大医理念,精勤治学,精研医道,把对事业的追求,对学子、对患者的挚爱,融化在心血与汗水中,浓缩在医学专著和学术论文里,凝聚在科研成果之中。近年来,学校还先后聘请了张伯礼等5名院士担任特聘教授,引进了以段金廒为代表的一批著名学者和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2014年11月,学校召开了人才工作会议,出台了一系列加强人才工作的政策措施,为学校科学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智力支持。

    琢玉成器树桃李突出特色育英才

    陕西中医药大学扎实推进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绩。63年来,为国家培养了6万余名高素质中医药人才,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陕西中医药大学硬件水平不断提高。这里拥有高标准的教学楼五栋、高级学生公寓十四栋、现代化的综合楼一栋,并拥有先进的教育教学配套设施,是名副其实的“求学之圣地,修身之桃源”。学科体系、教学质量不断升级完善,学校现设置21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中医药专业为主体,医、理、工、文、管相互融合支撑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医学类拥有24个硕士点,理学类有7个硕士点,已培养34届毕业生。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132人,其中研究生973人。

    目前,学校共建成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8门。近5年获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7项,其中一等奖2项。2006年,以良好成绩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4年,中医学专业以“完全认可”的结论通过了教育部专业认证。近5年,全校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平均为90.2%,研究生一次平均就业率为85%。

    优秀的师资,培育优秀的学生。60多年来,陕西中医药大学诞生了国医大师张学文郭诚杰,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刘保延、步长集团执行总裁王益民等优秀科研工作者。也诞生了大批毅然默默奉献,扎根基层,服务百姓的中医药工作者。如中医系毕业生任玉让不恋繁华都市,毅然回到生养他的穷山村济世行医,一干就是20年,因积劳成疾,英年早逝。乡亲们悲痛欲绝,敬献挽联“千人呼万人呼人呼神医,左不该右不该不该你走”,大家挥泪彻夜为他守灵,自发捐款为他塑像立碑。

    此外,还涌现出“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张阳宜,“CCTV最美乡村医生”王勇,车祸现场见义勇为的李亚青,带着瘫痪父亲上学的王国海,咸阳湖勇救轻生女子的陕中附院见义勇为集体,“敬业奉献”道德模范郝玉凤,华山上伸援手救助外地游客的曹凤凤、胡娜,列车上联手施救两名乘客的徐东升、张凡凡等,他们用实际行动履行了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大医精诚的价值追求。

    科技创新结硕果上下求索显实力

    陕西中医药大学始终把科学研究作为强校之路,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组织多学科联合攻关,积极承担国家和省级重大研究项目,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

    学校现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7个,国家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3个、二级实验室13个。近5年,学校承担了国家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科研课题610项,获得37项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2012年,学校承担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资源普查项目正式启动。2013年11月,学校的“陕西中药资源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被省政府正式批准为省级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标志着学校创新发展迈出了新步伐。

    学校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陕西省重点学科22个。中医脑病学科是全国中风协作组组长单位,在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带领下,首次提出“脑当为脏”理论,创立了颅脑水瘀证、毒瘀交夹证等中医脑病证治体系,曾获1991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医大师郭诚杰教授领衔的针灸学科创立了针刺治疗乳腺增生新疗法,曾获卫生部中医药重大科技成果乙等奖;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在《内经》语义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编写了全国首部《内经词典》,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二等奖;伤寒学科首创肾脏疾病“背反偕同”治则和六经辨证立法用药纲领体系。学校专家教授研发中药新药乳增宁片、天佛参口服液、洋参强心灵、丹红注射液、凤香海绵栓多种新药转让给天津天士力、步长集团等知名药企,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服务社会重贡献文化传承谱新篇

    陕西中医药大学始终以服务陕西医药卫生事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校地合作、医疗服务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逐步实现了‘对准市场设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能力抓教学,对准需求育人才’的目标。

    一是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学校从1999年起先后增设了临床医学、护理学、医学影像、医学检验等专业,至今已为基层输送了近万名临床医学类实用性人才。学校继续教育学院通过举办全科医生培训、万名农村医生培训、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全省中医医院院长培训等,为提高陕西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二是充分利用学校科技和人才资源优势,与地方政府开展战略合作。与宝鸡市携手开发“太白七药”;与商洛市共建五大商药种植基地;与杨凌示范区共建医药保健食品加工基地;与铜川市联合共建中医药文化传承教育基地;与咸阳市共建国家级生物医药高新产业园。

    三是学校两所直属附属医院,均为三级甲等医院,分别是陕西省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中医医院和中西医结合医院。两所医院共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陕西省重点专科25个,开放床位数2700余张,年均住院病人7万人次,年门诊量120万人次。医院秉承“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强化科学管理,突出内涵建设,健全规章制度,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医疗水平,为陕西及周边省区人民群众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和健康保障。

    文明以止,化民成俗。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具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重要育人功能。学校坚持“文化铸校”战略,以弘扬中医药文化为核心,在教学中强化中医药文化课程,在环境建设中突出中医药文化元素,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突显中医药特色。

    学校的陕西医史博物馆是国内建馆最早、馆藏文物最为丰富的中医药专题博物馆,每年接待万余名海内外来宾和师生参观学习,2015年获批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学校与陕西省卫计委、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共建孙思邈医德医风教育基地,并与铜川市联合举办了四届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为传承中医药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教育部最早确定的有条件接收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地区学生的高等院校之一,学校先后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培养了3000多名留学生和访问学者。2013年,学校与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等丝绸之路沿途国家的高校启动了“丝绸之路医学人才交流计划”项目,2014年,学校被正式批准成为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委托培养院校。学校将紧紧抓住地处经济带新起点的有利条件,把握国家建设“一带一路”的战略机遇,积极促进中医药国际合作和中医药文化交流,不断提升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

    栉风沐雨孕特色求实创新谋发展

    陕西中医药大学励精图治、开拓创新,不断推进教育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强化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建设,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实施培养目标多元化,培养模式多样化,经过60余年的发展,学校孕育并形成了三大鲜明的办学特色。

    一是构建了“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为一体的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新模式。学校遵循“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的中医人才成长规律,开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区,实施“3+2”分段制,开展了“中医经典等级考试”“三段六站式临床技能考核”“理论、临床双导师制”等一系列教学改革,构建了以“一结合、二强化、三提高”为主要内容的融“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为一体的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新模式。学生临床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显著提高,在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中多次获奖。

    二是始终坚持面向行业、面向社会办学,走产学研结合道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学校先后开设了中药学中药制药、制药工程等7个药学类本科专业,培养了近万名毕业生,为陕西188家医药企业提供了人才支撑。学校还与企业和科研院所共建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平台。产学研结合既促进了地方医药产业发展,也提升了学校科研平台和学科专业建设水平,优化了育人模式,增强了学生实践与创新创业能力,拓宽了就业渠道。

    三是传承延安精神,弘扬大医风范,造就品学兼优的中医药大学生。1952年,以首任校长罗冬祥为代表的延安革命时期的老干部、老专家,白手起家、人拉肩扛,建校舍、编讲义,在建校之初就播撒下了延安精神和大医精诚的火种。进入新世纪,广大教职工又慷慨捐款,征地建校,购买设备。自力更生的延安精神和大医精诚的医德风范已烙印在每位陕中人的灵魂深处,成为学校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不竭的力量源泉。上世纪80年代,中医系79级学生邵小利勇救落水儿童,献出了宝贵生命,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她为革命烈士。卫生部、陕西省委和共青团陕西省委做出了“向邵小利同志学习的决定”。邵小利用崇高英勇的行为,谱写了一曲青春赞歌,成为一代又一代大学生的光辉榜样。学校把传承延安精神和弘扬英烈风范有机结合,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豪情满怀展宏图追求卓越创辉煌

    名字变了,办学初衷未改;平台大了,特色办学坚定;发展快了,质量主题永恒。今后学校的发展道路还会更长,面临的形势还很严峻,任务更加繁重。

    春风鼓翼,黎明启航。2014年学校第五次党代会绘就了宏伟的发展蓝图。未来5年,将坚持“四大战略”实施“六大工程”,努力把学校建成陕西基层医疗人才培养基地,为地方医疗卫生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资源;建成陕西中药新药研发基地,成为服务陕西生物医药千亿元产业的主力军;建成陕西中医药理论创新研究高地,在中医药基础理论和重大疾病防治方面取得突破;建成陕西中医医疗服务和发展大健康产业示范中心,为陕西乃至西部地区医疗服务和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回首往昔豪情满怀,展望未来希冀在心。陕西中医药大学人将时刻承载昨日的骄傲与辉煌,满怀今日的自豪与信念,追寻明天的光荣与梦想,在创新中强筋壮骨,在改革中强化内涵,在发展中外塑形象,在竞争中提升实力,为早日建成西部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中医药大学而奋斗! (张晓东 通讯员 严建会 李隽 刘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