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理伦探讨 > 仲景医话
编号:12540399
《伤寒论》钩沉与正误(14) 少阳病病位并非半表半里
http://www.100md.com 2015年6月18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4311期
     《伤寒论》中“表”的概念均是指“太阳”或者“经证”,而“里”的概念则随证候之不同而不同。

    “半表半里”可作为少阳病主证症状表现的表述,而不能作为少阳病的病位来概括少阳病。

    “太阳病位在表,阳明病位在里”是大家所公认的,也符合《伤寒论》原文意指,而少阳病病位在“半表半里”的说法,不仅不符合原意,也缺乏可信的理由。

    少阳病位“半表半里”之说是错误的

    自成无己在《注解伤寒论》提出“半表半里”之后,历代医家多有承传者,但持否定意见者也不在少数。成无己依据的是第148条“……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

    按照原文,“阳微结”这个证候的“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属于表证,而“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鞕”属于里证——既有表证,又有里证,是为“一半在里,一半在外”,这是阳微结的证候特征,是症状表现的位置归属,而不是病理病位,更与少阳病无关。
, http://www.100md.com
    将“阳微结”与少阳病等同起来,主要是因“可与小柴胡汤”一句原文引起。

    前面我们已经论述过,少阳病可归属于柴胡汤证,但柴胡汤证不一定都是少阳病,使用小柴胡汤可以治疗包括少阳病在内的很多种疾病,当然也可以治疗“阳微结”证。

    不能因为“阳微结”用小柴胡汤治疗就成了少阳病,并因此便推断“阳微结”症状“一半属里,一半属表”是少阳病病位的“半表半里”,这显然是混淆了病证的概念。

    表里的概念是相对的,非表即里,非里即表,没有半表半里之说。即便是一半症状属表,一半症状属里,也不代表病位是半表半里——半表半里的提法具有概念性错误。

    《伤寒论》中,表里相对的概念在不同位置有不同所指,如第56条:“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是以太阳为表,以阳明为里。第93条:“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是以太阳为表,以少阴为里。第128条:“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是以太阳经证为表,太阳腑证为里。第157条:“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是以太阳为表,胸中停饮为里。第168条:“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是以太阳为表,以太阴为里。
, 百拇医药
    可见,《伤寒论》中“表”的概念均是指“太阳”或者“经证”,而“里”的概念则随证候之不同而不同。

    “半表半里”可作为少阳病症状表述

    “半表半里”的提法来自原文第148条,指的是“阳微结”证的症状一半属于里证,而另一半属于表证,其“表里”“里外”的概念是证候的症状表现,并非病理上的实质病位,而且条文中提出的“表里”“里外”概念,是指症状的归属。

    太阳病、阳明病、太阴病的经证、腑证均有明确的证候表现,而少阳病的经证伤寒、中风证候表现也很明显,但腑证的表现并没有单独的条文或单独且明显的证候。

    如第266条:“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鞕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明显是属于用小柴胡汤治疗的少阳病证候,但其表现“往来寒热、胁下鞕满”属于经证,而“干呕不能食”则属于腑证。不管是属于经证还是腑证,也还都是少阳病。因此可以说,少阳病的“半表半里”可以是指证候的症状一半在经表,一半在腑里。
, 百拇医药
    从症状表现的角度,可以将少阳病的主要证候称作半表半里证,且其表里也只是经、腑相对而言的,与第128条“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的经证、腑证相对而称为表里类似,但与《伤寒论》中其他的以太阳病为表,其他经病为里的证候概念不同。

    所以说,“半表半里”可以作为少阳病主证症状表现的表述,而不能作为少阳病的病位来概括少阳病。

    少阳经居中但不能说是“半表半里”

    根据十二经络在人体体表四肢的分布,太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的后面,阳明经分布于四肢外侧的前面,而少阳经则居于中间。然而,这只是经络的分布位置,并且非常明确地表明其是居于中间。因此,从经络分布来看,前就是前,后就是后,中间就是中间,不能是半前半后,亦不能说成是“半表半里”。

    依照研究《伤寒论》的开阖枢功能理论,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枢”居于开阖之间,才能够枢转。所谓枢转,是指向外可以转递给太阳,向内可以转递给阳明,所起到的作用是转递功能。“枢”是指枢机功能,并不是少阳经所处的位置,所以不能说少阳的枢机作用是半开半合,也就更不能说其是“半表半里”了。

    按照伤寒病传经理论,所谓的“三二一传”,是按照阳的多少,太阳为三阳,阳明为二阳,少阳为一阳,太阳病传给阳明,阳明病传给少阳。但不论从理论上还是临床上,断然没有阳明病传给少阳形成少阳病的明例,即“阳明居中主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如果是依据“三一二传”的传变方式,则是太阳病传给少阳,少阳病传给阳明,临床上此类例子倒是不少见,但同时太阳病更容易且更多的是传给阳明,这说明三阳病的传变是一个平面传递的层次,而不是一个线性传递的层次。

    因此,从病理传变的角度,少阳病不可能传递给太阳,但可传递给阳明,也不支持少阳病病位为“半表半里”说法。, 百拇医药(梁华龙 河南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