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 国医楷模 ——纪念萧龙友先生诞辰145周年
一代儒医自学成才,发展中医大医精诚,医术精湛学验颇丰
北京四大名医之首、国医名师萧龙友先生诞辰145周年,值得纪念和追思。我们应该认真学习萧龙友的高尚医德和精湛医技,以慰藉前辈,并促进我辈之进取。
一代儒医 自学成才
我国历代医家由从政、从官、从军而后转而从医者众多,如医圣张仲景原为长沙太守,后因热爱医学,中年时弃官为医,首创《伤寒杂病论》六经辨证,对后世影响极大;明代张景岳也曾从军从政,经历过战争,后因酷爱医学而“解甲归医”。
萧龙友先生为清时拔贡,早年从政,四十余岁弃官从医,“不为良相,而为良医”,令人敬仰。
历代名医大多勤奋努力、博学多才,不少人熟知国学,儒道哲皆精通。萧龙友先生也是如此,他家境殷实,聪颖过人又勤奋学习,他读书万卷,熟知四书五经、文史哲儒,以雄厚的国学根基奠定了从医的基础,不仅是优秀的中医学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315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一代儒医 自学成才
我国历代医家由从政、从官、从军而后转而从医者众多,如医圣张仲景原为长沙太守,后因热爱医学,中年时弃官为医,首创《伤寒杂病论》六经辨证,对后世影响极大;明代张景岳也曾从军从政,经历过战争,后因酷爱医学而“解甲归医”。
萧龙友先生为清时拔贡,早年从政,四十余岁弃官从医,“不为良相,而为良医”,令人敬仰。
历代名医大多勤奋努力、博学多才,不少人熟知国学,儒道哲皆精通。萧龙友先生也是如此,他家境殷实,聪颖过人又勤奋学习,他读书万卷,熟知四书五经、文史哲儒,以雄厚的国学根基奠定了从医的基础,不仅是优秀的中医学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315 字符。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0.5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
|
密 码: |
|
忘了密码 |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有实力支持百拇发展,欢迎 爱心捐助 。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国中医药报编辑部联系。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