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大脑”:医学前景还是科幻奇谈?
近日,重庆女作家杜虹选择死后将自己的头颅冷冻保存并期待50年后“复活”的新闻,引起公众关注和热议,杜虹也被称为中国首例冷冻自己等待起死回生的逝者。资料显示,冷冻大脑或身体这项业务已经在国外开展数年,目前全球已有200多人勇于“尝鲜”。支持者认为,大脑的运作类似于计算机的硬盘驱动,它的内容是可以被冷冻和储存的。未来科学家可以从冷冻大脑中读取连接,将它植入到新的载体中,比如新的人体或计算机。而人体冷冻目前却一直不被主流医学界认可,有科学家说,将冷冻的人脑复活还有很多障碍,人脑有很多未解之谜。而目前的人体冷冻机构都是只负责“冷冻”,不会做出复活的承诺。选择在死后冷冻自己以求“复活”,到底是纯粹的天方夜谭还是科幻照进现实?
■ 本报记者 项丹平
前不久刚获得雨果奖的科幻小说《三体》中有一个情节:主角云天明取出大脑后通过冷冻技术保存,最终通过三体人的克隆技术成功复活。近日,科幻小说中的“人体冷冻”竟然坠落凡间。
5月30日,知名儿童文学作家、诗人、科幻小说《三体》的编审之一,重庆女作家杜虹因胰腺癌去世。近日,杜虹的女儿根据母亲遗愿,花费75万元请美国阿尔科生命延续能基金会将杜虹的头部冷冻起来,期望50年后人类医学技术进步后可以让母亲“复活”。“换头术”、“冷冻大脑或身体”以求“复活”,这些是纯粹的天方夜谭还是科幻照进现实?
人体冷冻术价格不菲有近40年历史,全球已有200多人勇于“尝鲜”
资料显示,冷冻大脑这项业务已经在国外开展数年,杜虹只是中国首例。那么,人类可以凭此获得永生么?如果你对死后冷冻自己“复活”感兴趣,不妨先了解一下世界上最知名的那些人体冷冻机构吧。
这次帮助杜虹冷冻大脑的美国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会(Alcor)成立于1972年,其在1976年进行了世界首例人体冷冻术,目前已为110多人进行了人体冷冻或大脑冷冻,包括著名棒球运动员泰德·威廉斯的大脑和比特币先驱哈尔·芬尼的身体,其全身冷冻术最低20万美元。Alcor签约会员有1000多位,包括很多亿万富翁。
而1976年由“冷冻术之父”罗伯特·艾丁格创立的美国“人体冷冻研究所”(CI),也已经为100人进行了冷冻术,有1000多人与该机构签约,其全身冷冻最低15.5万美元。
成立于2005年的俄罗斯KrioRus公司,系首家美国以外的人体冷冻企业,目前已为34位客户进行了全身或头部冷冻,此外有100多位客户与该公司签订了冷冻协议,甚至有人将死去的宠物交给其冷冻,其全身冷冻起价2.8万美元。
除这三大家外,还有一些规模较小的人体冷冻机构,一般也都采取会员制。目前虽然人体冷冻术还是小众“项目”,但是一些保险公司已与冷冻机构联手,推出了针对普通人的险种。英国两个孩子的母亲维多利亚·斯蒂文,是“人体冷冻研究所”的会员,她向英国一家保险公司购买了此类保险,除首期费用外,每月向该机构支付36英镑,就可以在辞世后享受冷冻服务。
人体冷冻术目前只负责“冻”,不承诺“复活”
1962年,罗伯特·艾丁格曾出版《永生不死的前景》一书,首次提出人体冷冻术,他在书中预言:“我猜,我们中的大多数将被用无损的方式冷冻起来。”如今,预言早已成为现实,很多与人体冷冻机构签约的人,都希望在未来复活。但这真的可以实现吗?
俄罗斯KrioRus公司称,大脑的运作类似于计算机的硬盘驱动,它的内容是可以被冷冻和储存的。“人性保存在大脑,因此当人的身体衰老了就应该更新替换”。未来科学家可以从冷冻大脑中读取连接,将它植入到新的载体中,比如新的人体或计算机。
还有神经外科医师认为,在目前的医学技术支持下,神经被低温冷冻50年,复苏的可能性是有的。不过,冻存的神经组织即使恢复了活性,能否成功移植还要跨过脊髓链接、中枢神经再生等挑战。而根据媒体报道,实现异体移植的“换头术”两年内有望开展,甚至都不用等到50年后。
支持的人认为,人体冷冻术的设想最早来自科幻小说,最终应用于现实,穿越时空的“复活”未来也有可能实现。
起死回生的幻想变成现实,还有很长很难的路要走
人体冷冻一直不被主流医学界认可,有科学家对冷冻大脑的做法嗤之以鼻,认为这完全是“欺诈顾客从中牟利”,或者是有钱人在花钱买安慰。美国神经系统科学家史密斯说:“将冷冻的人脑复活,有很多障碍,人脑有很多未解之谜。哪怕是微小的大脑损害或创伤性事件的影响,都可能足以破坏一个人的记忆和人格。更别说断头、冷冻、长期保存、复活唤醒、移植这一系列的任一环节,对个体而言都是前所未有的严重创伤性事件。”
Alcor基金会行政助理克莱玛表示,由于技术限制,基金会只负责“冷冻”,不会负责“复活”,基金会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不会做出复活的承诺。
头颅可被冻存50年依然保有活性吗?国内一家三甲医院的知名器官移植专家对记者说,目前,美国、西班牙的研究机构,已研发出可以循环灌注,争取更长时间保存器官活性的保存液,但并未在临床大规模应用。要在深低温状态下,保存器官,而且是人脑细胞的活性50年,这在目前的临床医学应用看,很难想象也很难实现。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陈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头部在冷冻的过程中,细胞外的水分比如血液形成冰晶会刺破细胞膜导致不可逆损伤;如果降温的过程比较慢,细胞内的细胞浆也会形成冰晶,把原有的体积膨胀10%左右而撑破细胞。一旦解冻时,细胞就会碎裂,这个组织就会坏死。虽然可以用低温保护剂置换血液解决这一难题,但缺点也在于冷冻置换剂毒性比较大。
陈赞还说,人体有太多的器官,每个器官需要不同速率的冷冻方式,即使只是保存大脑,大脑也有十几个不同区域,组织又非常复杂,其代谢率不同,同一降温过程还是可能会对某些组织造成损伤,因此需要用到不同的方法进行保存。
唤醒冷冻大脑和转移记忆的“复生”可能吗?人类大脑是由数以十亿计的细胞组成的,最为重要的是如何确保它们保持完整连接。即使有一天脑细胞能否复苏,细胞里储存的记忆和连接是否能保持完整?最困难的部分是,研究人员可能无法完全理解这些连接,以便创造出完全相同的记忆和人格。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大脑成像专家温弗里德·登科认为,要想帮助冷冻的人复苏,至少还需要40年才能实现,那时候或许已经找到能够治愈当前绝症的方法了。
陈赞也认为,唤醒术还在基础研究过程,可能我们这一代人是看不到的。未来即使唤醒术真的成熟了,那现在的冷冻技术也未必适应未来的唤醒条件。
陕西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李维新指出,神经外科工作者将来一个很重要的研究方向,是脑细胞的替代移植。一个人的脑部存储信息,可以被读取;一个人想要借助医学科技延续自己的生命,从他(她)身体中转移走的,不是头颅或其他器官,而是一个有感觉、有意识、有思维的“软件包”。
头部唤醒后能被嫁接在另一个身体上吗?无独有偶,由意大利神经外科专家赛吉尔·卡纳维罗发起的人类第一例“换头”手术,可能计划于2017年在中国与我国医师合作进行。但到目前为止,在动物身上的“换头”术,还没有取得实际意义上的成功。
李维新介绍,在换头手术中,肌肉、骨骼、血管、食管等结构的链接已经不成问题,唯一难以突破的,就是脊髓和脑部神经中枢的连接。也就是延颈(交界)处的脊髓功能重建问题。实际上,我们每个人,大脑和脊髓的连接是无缝的。脊髓中,还有神经元,还有类似于脑细胞的细胞。这段脊髓,是一个上行激活系统,有独立发出指令的功能,管着呼吸和心跳。
李维新说,换头手术在替代性产品(比如神经元的替代、干细胞的移植等)没有出来前,就是天方夜谭。必须有很多体外的技术支持,先把上行激活系统包括脑干转移出来。
恢复和延续大脑“自我”的完整才算是真正的“复活”
有心理学家和伦理学者认为,虽然器官移植或机体组织的再植在医学上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医学技术所关注的通常只是移植后的器官或机体是否能在新的躯体存活并发挥功能。人类迄今已经掌握了大部分器官和机体的移植或再植,但大脑有别于人类其他的任何器官或机体,即使医学掌握了冰冻头颅复活,同时断头移植后存活的技术在实践中也取得成功,也极有可能不是死者及其家属想要的结果。
心理学者唐映红认为,大脑之于人类个体并不仅仅是一个“器官”,而且它就是人类个体本身。从心理学角度,哪怕是将一个人除大脑外的全部器官和身体替换掉,只要大脑保持不变,他仍然还是他自己。大脑存储了一个人所有的记忆和人格,而这些就构成了一个人完整的“自我”。如果一个人的记忆遭到破坏或丢失;人格出现扭曲或瓦解,那么他的“自我”就无法保持统一和完整,他也就不再是“他”。
《三体》的作者刘慈欣在对杜虹用“身体”做科学探索的勇气表示敬意的同时也指出,写科幻小说的科幻逻辑,跟作为自然科学的医学逻辑不是一回事。“复活”所将面临的巨大技术障碍有可能在5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以后被克服,也可能永远无法克服。想效仿的人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要非常非常慎重”。
健康长寿是人类永恒的追求,虽然现在我们还无法预期50年后神经科学已经发达到换头跟换尿片一样省力,50年后解冻复活的头颅能否延续死者原有的记忆和人格真正起死回生,但人类对未知领域的不懈探索,本身就是生生不息的希望所在。
■ 本报记者 项丹平
前不久刚获得雨果奖的科幻小说《三体》中有一个情节:主角云天明取出大脑后通过冷冻技术保存,最终通过三体人的克隆技术成功复活。近日,科幻小说中的“人体冷冻”竟然坠落凡间。
5月30日,知名儿童文学作家、诗人、科幻小说《三体》的编审之一,重庆女作家杜虹因胰腺癌去世。近日,杜虹的女儿根据母亲遗愿,花费75万元请美国阿尔科生命延续能基金会将杜虹的头部冷冻起来,期望50年后人类医学技术进步后可以让母亲“复活”。“换头术”、“冷冻大脑或身体”以求“复活”,这些是纯粹的天方夜谭还是科幻照进现实?
人体冷冻术价格不菲有近40年历史,全球已有200多人勇于“尝鲜”
资料显示,冷冻大脑这项业务已经在国外开展数年,杜虹只是中国首例。那么,人类可以凭此获得永生么?如果你对死后冷冻自己“复活”感兴趣,不妨先了解一下世界上最知名的那些人体冷冻机构吧。
这次帮助杜虹冷冻大脑的美国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会(Alcor)成立于1972年,其在1976年进行了世界首例人体冷冻术,目前已为110多人进行了人体冷冻或大脑冷冻,包括著名棒球运动员泰德·威廉斯的大脑和比特币先驱哈尔·芬尼的身体,其全身冷冻术最低20万美元。Alcor签约会员有1000多位,包括很多亿万富翁。
而1976年由“冷冻术之父”罗伯特·艾丁格创立的美国“人体冷冻研究所”(CI),也已经为100人进行了冷冻术,有1000多人与该机构签约,其全身冷冻最低15.5万美元。
成立于2005年的俄罗斯KrioRus公司,系首家美国以外的人体冷冻企业,目前已为34位客户进行了全身或头部冷冻,此外有100多位客户与该公司签订了冷冻协议,甚至有人将死去的宠物交给其冷冻,其全身冷冻起价2.8万美元。
除这三大家外,还有一些规模较小的人体冷冻机构,一般也都采取会员制。目前虽然人体冷冻术还是小众“项目”,但是一些保险公司已与冷冻机构联手,推出了针对普通人的险种。英国两个孩子的母亲维多利亚·斯蒂文,是“人体冷冻研究所”的会员,她向英国一家保险公司购买了此类保险,除首期费用外,每月向该机构支付36英镑,就可以在辞世后享受冷冻服务。
人体冷冻术目前只负责“冻”,不承诺“复活”
1962年,罗伯特·艾丁格曾出版《永生不死的前景》一书,首次提出人体冷冻术,他在书中预言:“我猜,我们中的大多数将被用无损的方式冷冻起来。”如今,预言早已成为现实,很多与人体冷冻机构签约的人,都希望在未来复活。但这真的可以实现吗?
俄罗斯KrioRus公司称,大脑的运作类似于计算机的硬盘驱动,它的内容是可以被冷冻和储存的。“人性保存在大脑,因此当人的身体衰老了就应该更新替换”。未来科学家可以从冷冻大脑中读取连接,将它植入到新的载体中,比如新的人体或计算机。
还有神经外科医师认为,在目前的医学技术支持下,神经被低温冷冻50年,复苏的可能性是有的。不过,冻存的神经组织即使恢复了活性,能否成功移植还要跨过脊髓链接、中枢神经再生等挑战。而根据媒体报道,实现异体移植的“换头术”两年内有望开展,甚至都不用等到50年后。
支持的人认为,人体冷冻术的设想最早来自科幻小说,最终应用于现实,穿越时空的“复活”未来也有可能实现。
起死回生的幻想变成现实,还有很长很难的路要走
人体冷冻一直不被主流医学界认可,有科学家对冷冻大脑的做法嗤之以鼻,认为这完全是“欺诈顾客从中牟利”,或者是有钱人在花钱买安慰。美国神经系统科学家史密斯说:“将冷冻的人脑复活,有很多障碍,人脑有很多未解之谜。哪怕是微小的大脑损害或创伤性事件的影响,都可能足以破坏一个人的记忆和人格。更别说断头、冷冻、长期保存、复活唤醒、移植这一系列的任一环节,对个体而言都是前所未有的严重创伤性事件。”
Alcor基金会行政助理克莱玛表示,由于技术限制,基金会只负责“冷冻”,不会负责“复活”,基金会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不会做出复活的承诺。
头颅可被冻存50年依然保有活性吗?国内一家三甲医院的知名器官移植专家对记者说,目前,美国、西班牙的研究机构,已研发出可以循环灌注,争取更长时间保存器官活性的保存液,但并未在临床大规模应用。要在深低温状态下,保存器官,而且是人脑细胞的活性50年,这在目前的临床医学应用看,很难想象也很难实现。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陈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头部在冷冻的过程中,细胞外的水分比如血液形成冰晶会刺破细胞膜导致不可逆损伤;如果降温的过程比较慢,细胞内的细胞浆也会形成冰晶,把原有的体积膨胀10%左右而撑破细胞。一旦解冻时,细胞就会碎裂,这个组织就会坏死。虽然可以用低温保护剂置换血液解决这一难题,但缺点也在于冷冻置换剂毒性比较大。
陈赞还说,人体有太多的器官,每个器官需要不同速率的冷冻方式,即使只是保存大脑,大脑也有十几个不同区域,组织又非常复杂,其代谢率不同,同一降温过程还是可能会对某些组织造成损伤,因此需要用到不同的方法进行保存。
唤醒冷冻大脑和转移记忆的“复生”可能吗?人类大脑是由数以十亿计的细胞组成的,最为重要的是如何确保它们保持完整连接。即使有一天脑细胞能否复苏,细胞里储存的记忆和连接是否能保持完整?最困难的部分是,研究人员可能无法完全理解这些连接,以便创造出完全相同的记忆和人格。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大脑成像专家温弗里德·登科认为,要想帮助冷冻的人复苏,至少还需要40年才能实现,那时候或许已经找到能够治愈当前绝症的方法了。
陈赞也认为,唤醒术还在基础研究过程,可能我们这一代人是看不到的。未来即使唤醒术真的成熟了,那现在的冷冻技术也未必适应未来的唤醒条件。
陕西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李维新指出,神经外科工作者将来一个很重要的研究方向,是脑细胞的替代移植。一个人的脑部存储信息,可以被读取;一个人想要借助医学科技延续自己的生命,从他(她)身体中转移走的,不是头颅或其他器官,而是一个有感觉、有意识、有思维的“软件包”。
头部唤醒后能被嫁接在另一个身体上吗?无独有偶,由意大利神经外科专家赛吉尔·卡纳维罗发起的人类第一例“换头”手术,可能计划于2017年在中国与我国医师合作进行。但到目前为止,在动物身上的“换头”术,还没有取得实际意义上的成功。
李维新介绍,在换头手术中,肌肉、骨骼、血管、食管等结构的链接已经不成问题,唯一难以突破的,就是脊髓和脑部神经中枢的连接。也就是延颈(交界)处的脊髓功能重建问题。实际上,我们每个人,大脑和脊髓的连接是无缝的。脊髓中,还有神经元,还有类似于脑细胞的细胞。这段脊髓,是一个上行激活系统,有独立发出指令的功能,管着呼吸和心跳。
李维新说,换头手术在替代性产品(比如神经元的替代、干细胞的移植等)没有出来前,就是天方夜谭。必须有很多体外的技术支持,先把上行激活系统包括脑干转移出来。
恢复和延续大脑“自我”的完整才算是真正的“复活”
有心理学家和伦理学者认为,虽然器官移植或机体组织的再植在医学上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医学技术所关注的通常只是移植后的器官或机体是否能在新的躯体存活并发挥功能。人类迄今已经掌握了大部分器官和机体的移植或再植,但大脑有别于人类其他的任何器官或机体,即使医学掌握了冰冻头颅复活,同时断头移植后存活的技术在实践中也取得成功,也极有可能不是死者及其家属想要的结果。
心理学者唐映红认为,大脑之于人类个体并不仅仅是一个“器官”,而且它就是人类个体本身。从心理学角度,哪怕是将一个人除大脑外的全部器官和身体替换掉,只要大脑保持不变,他仍然还是他自己。大脑存储了一个人所有的记忆和人格,而这些就构成了一个人完整的“自我”。如果一个人的记忆遭到破坏或丢失;人格出现扭曲或瓦解,那么他的“自我”就无法保持统一和完整,他也就不再是“他”。
《三体》的作者刘慈欣在对杜虹用“身体”做科学探索的勇气表示敬意的同时也指出,写科幻小说的科幻逻辑,跟作为自然科学的医学逻辑不是一回事。“复活”所将面临的巨大技术障碍有可能在5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以后被克服,也可能永远无法克服。想效仿的人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要非常非常慎重”。
健康长寿是人类永恒的追求,虽然现在我们还无法预期50年后神经科学已经发达到换头跟换尿片一样省力,50年后解冻复活的头颅能否延续死者原有的记忆和人格真正起死回生,但人类对未知领域的不懈探索,本身就是生生不息的希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