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医林漫话 > 中医医史 > 正文
编号:12554157
抗战时期的中医学校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1月19日 中国中医药报第4393期
     1930年代中期以前,是民国中医学校办学的高潮,但战事一起,学校无不受到冲击。但各地中医药界人士仍想方设法利用条件,坚持办学。

    上海各校孤岛办学

    1937年日军进攻上海,淞沪抗战爆发。英勇的中国军队抗击日军数月,后来不幸陷落。不过由于上海租界在外国管治之下,暂时未受波及,成为避难之所,当时都有“孤岛”之称。当时,不少中医学校迁入孤岛,坚持办学,继续培养医学人才。

    战乱初起,办学最久的上海中医学院即通知学生改到租界的珊家园开学,不久又搬到国医大厦,同时附设的华隆医院也位于法租界内。在战乱中该校仍保持了200多人的规模。当时的办学条件艰难,全赖院长丁济万独力支撑,何时希回忆:“尤可佩者为院长丁济万师,当日寇纵横之际,虽各地人口散沪,又值灾乱,疾病蜂起,丁师医务鼎盛,然中医学院先由老西门迁至天津路,又迁成都路,物价腾涨,教师俱是同学及弟子行,都不便为生活而启齿,然不能不为及时调整薪水……而求无不应,此诚作育人才之苦志,及体贴人情之慷慨,试思1938--1945年八年间,独立支撑,艰辛竭蹶,诸同事亦共济同舟,休戚与共,此种办学精神,值得大书一笔,以存历史。”

    另一所中医学校上海中国医学院,在原闸北的校舍失陷后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7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