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微信文章 在线书籍 资料下载 健康杂志 报刊选编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保健: 新闻 评论 视点 常识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健身 美容 两性 育儿 四季 读物 更多
中医: 常识 教材 思考 中药 医理 临床 针骨 民族 文化 著作 验方 图谱 食疗 药物 药业 药市 新药 搜索 英文
当前位置: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更多信息 > 正文
编号:12550899
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1月27日 生命时报

     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受访专家:亚洲积极心理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汪 冰

    编者的话: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西方传统的节日——感恩节。这天,忙碌了一年的人们举家团聚,分享感恩的快乐。对一个人来说,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心存感念的情感表达。它不仅能够丰盈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更能够让人们感受到共生共存的温暖。本期《生命时报》特邀心理学家为您解读感恩的奥妙。

    现代人不懂感恩吗

    “不孝父母乃畜类,不爱国家是贼徒”。然而,在社会中,我们看到的是各地“扶跌倒老人”事件让爱心蒙受不白之冤;在校园里,我们看到的是学生弑师的惨剧;在职场上,我们看到的是90后闪辞的背弃……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很多人都认为成功得益于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很少想到他人曾对自己的帮助,造成“人人为我,我为自己”的困境。

    现在我们说的“感恩”是个舶来词,但中国古典文化对于感恩之情的歌颂与佳话早已有之:“寸草春晖”吐露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无限感念,“伯牙断琴”为报知音难觅的朋友之义,“一饭千金”中韩信赠千金报答老妇人当年的一饭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道尽诸葛亮对刘备当年“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情……感恩精神深植于国人的文化基因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49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1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有实力支持百拇发展,欢迎 爱心捐助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