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医学呼唤国家顶层布局
虽然近些年来精准医学迅速发展,但仅仅依靠制药企业难以发展精准医学。
“精准医学是一个交叉学科,涉及遗传医学、临床医学、生物信息、计算机工程、分子影像等领域,表面类似的疾病可能对药物的反应各不相同,需要对患者临床数据和生活环境进行分析,有时需要在分子生物学层面实现精准的疾病分类和诊断,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疾病预防和诊疗方案。”近日,在BioLink第二届生物医药创新发展峰会上,美国强生集团资深总监夏明德如是说。
海正药业高级副总裁王海彬指出:“我们在考虑精准医学的时候,发现一个重大的问题,如果没有医院等多方支持,单靠企业很难实现。精准医学是要靠国家顶层设计去布局,把患者、医院、企业到研究机构整个产业链整合起来。”
对此,百济神州研发总监李康的看法是,精准医学需要大规模投入。“我们希望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十几个精准医学联盟,通过和医院的合作,建立我们国家自己的基因库和数据库。我国的优势就是人口多,这一点任何国家也比不上,我呼吁我们应该把精准医学当作我国的国际战略。”
需要国家级“大数据库”
作为参与工信部医药行业“十三五”规划的专家,李康认为,精准医学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国外已经建立了很多组织来开展精准医学研究,比如美国、欧洲组建了联合图书馆,把临床数据、基因数据整合成大数据库。中国要想发展精准医学,也应该建立这样的国家级数据库。”
据记者了解,目前百济神州已经与国内多家顶尖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推进免疫治疗以及精准医学的研究。
贝达药业总裁兼首席科学家王印祥博士亦强调,发展精准医学,眼下最重要的就是开展跨界合作。例如,医院接触到大量的病人,医生对于治疗情况的了解远远胜过企业;另一方面,专业的科研机构也有其优势,二者结合在一起便能大大提高研发效率。此外,同样的疾病,中国患者基因突变的情况与美国并不一样。“因此,美国的大数据库不能代表中国的大数据库,所以中国一定要做自己的大数据库。”
对此,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周爱萍博士从临床需求角度表达自己的看法:“我们经常会看到病人从华大拿到的基因检测报告,上面检测到一些基因的突变,有的基因突变非常少见。但华大的注释都来自国外数据,不是我们本土的数据。”
“大数据库”是一个新概念。李康认为,大数据库只能靠国家概念,一家公司的“大数据”是缺乏权威性或说服力的。国家级的基因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各种生物标本,另一部分就是大数据库,未来可以成为全行业共享的财富。“把数据集合,然后进行分享,也符合精准医学的理念。”
落地临床需更多规范
尽管制药企业在精准医学的发展上都打算热情拥抱医疗机构,但医疗机构的医学专家并不希望精准医学走向“多小散乱”的乱象。
周爱萍认为,精准医学确实给治疗带来了巨大变革。但是,其很困惑的是——进行精准基因检测的质量能不能有保证?“我希望国家可以建立一个规范,让一些优秀企业脱颖而出,我们必须杜绝对临床治疗、诊断带来误导的情况。”
王海彬认为,在精准医学的背景下,最终所有制药企业将会分化成两大类:一类可能就是提供通用的治疗手段;另一类是完全的精准个性化治疗,从一个病人的基因分析,再针对这个病人提供特制的药物。
还值得关注的是,精准医学立足高精尖,但如果花费过于昂贵,患者也无法承受。周爱萍强调,精准医学要解决检测费用、时间和效率的问题。“现在的基因检测总体上比较昂贵,普通老百姓承受不起,我希望企业能够研发出成本更低的办法,让更多人享受精准医学的成果。检测效率也亟待提高,现在做一个二代测试需要3~4周时间,如果能够更快,对病人和医生来说都会受益匪浅。” (■ 贾岩)
“精准医学是一个交叉学科,涉及遗传医学、临床医学、生物信息、计算机工程、分子影像等领域,表面类似的疾病可能对药物的反应各不相同,需要对患者临床数据和生活环境进行分析,有时需要在分子生物学层面实现精准的疾病分类和诊断,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疾病预防和诊疗方案。”近日,在BioLink第二届生物医药创新发展峰会上,美国强生集团资深总监夏明德如是说。
海正药业高级副总裁王海彬指出:“我们在考虑精准医学的时候,发现一个重大的问题,如果没有医院等多方支持,单靠企业很难实现。精准医学是要靠国家顶层设计去布局,把患者、医院、企业到研究机构整个产业链整合起来。”
对此,百济神州研发总监李康的看法是,精准医学需要大规模投入。“我们希望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十几个精准医学联盟,通过和医院的合作,建立我们国家自己的基因库和数据库。我国的优势就是人口多,这一点任何国家也比不上,我呼吁我们应该把精准医学当作我国的国际战略。”
需要国家级“大数据库”
作为参与工信部医药行业“十三五”规划的专家,李康认为,精准医学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国外已经建立了很多组织来开展精准医学研究,比如美国、欧洲组建了联合图书馆,把临床数据、基因数据整合成大数据库。中国要想发展精准医学,也应该建立这样的国家级数据库。”
据记者了解,目前百济神州已经与国内多家顶尖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推进免疫治疗以及精准医学的研究。
贝达药业总裁兼首席科学家王印祥博士亦强调,发展精准医学,眼下最重要的就是开展跨界合作。例如,医院接触到大量的病人,医生对于治疗情况的了解远远胜过企业;另一方面,专业的科研机构也有其优势,二者结合在一起便能大大提高研发效率。此外,同样的疾病,中国患者基因突变的情况与美国并不一样。“因此,美国的大数据库不能代表中国的大数据库,所以中国一定要做自己的大数据库。”
对此,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周爱萍博士从临床需求角度表达自己的看法:“我们经常会看到病人从华大拿到的基因检测报告,上面检测到一些基因的突变,有的基因突变非常少见。但华大的注释都来自国外数据,不是我们本土的数据。”
“大数据库”是一个新概念。李康认为,大数据库只能靠国家概念,一家公司的“大数据”是缺乏权威性或说服力的。国家级的基因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各种生物标本,另一部分就是大数据库,未来可以成为全行业共享的财富。“把数据集合,然后进行分享,也符合精准医学的理念。”
落地临床需更多规范
尽管制药企业在精准医学的发展上都打算热情拥抱医疗机构,但医疗机构的医学专家并不希望精准医学走向“多小散乱”的乱象。
周爱萍认为,精准医学确实给治疗带来了巨大变革。但是,其很困惑的是——进行精准基因检测的质量能不能有保证?“我希望国家可以建立一个规范,让一些优秀企业脱颖而出,我们必须杜绝对临床治疗、诊断带来误导的情况。”
王海彬认为,在精准医学的背景下,最终所有制药企业将会分化成两大类:一类可能就是提供通用的治疗手段;另一类是完全的精准个性化治疗,从一个病人的基因分析,再针对这个病人提供特制的药物。
还值得关注的是,精准医学立足高精尖,但如果花费过于昂贵,患者也无法承受。周爱萍强调,精准医学要解决检测费用、时间和效率的问题。“现在的基因检测总体上比较昂贵,普通老百姓承受不起,我希望企业能够研发出成本更低的办法,让更多人享受精准医学的成果。检测效率也亟待提高,现在做一个二代测试需要3~4周时间,如果能够更快,对病人和医生来说都会受益匪浅。” (■ 贾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