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2745828
从尚“和”思想看中医方药配伍
http://www.100md.com 2016年2月19日 中国中医药报第4440期
     君臣佐使的和谐结构与方药配伍的调和技巧,它们既最大限度地利用了中药个体的药性药效,又灵活可靠地调控使用了中药群体的综合功效。这些与古代哲学“和”的蕴义是何等吻合。它们不仅在总体上体现了“和而不同”,有的还具体体现了“可而有否,否而有可”等古代哲学思想。

    几千年来,中医学始终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它与传统文化之尚“和”,实乃一脉相承。

    中国古代的尚“和”思想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儒家即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以人为本的人和。道家则尤为重视“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天和。古代典籍《中庸》提出“致中和”的概念,即“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关于尚“和”,春秋时齐国的晏婴,更是有着著名的“同和” (《左传·昭公二十年》)之辨。晏子坚持了“所谓可而有否焉,所谓否而有可焉,此之谓和”的判断标准。晏子还以浅显易懂的事例从哲学的高度论述了同质同构的脆弱性、不合理性,从反面证明了“和而不同”的重要性、必要性。他说:“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晏子关于“和”“同”的辨析,何其精深。上述事例说明:古代的尚“和”思想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0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