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752052
春分早仲晚,保养各不同
http://www.100md.com 2016年2月29日 医药经济报
     春天,阴退阳长,寒去热来。伴随万物的生发,人体的新陈代谢也日趋旺盛。然而,春风不仅会”送暖”,还会带来一些爱“作乱”的病菌。春季养生,应把握“三春”的不同特点而为。

    早春要“春捂” 祖国医学认为,“春捂”既是顺应阳气生发养生的需要,也是预防疾病的自我保健良方。“春捂”得法,将会减少发病的机会,确保健康。

    冷空气到来前的24~48小时就应未雨绸缪,这是“春捂”的最佳时机,而日夜温差大于8℃则是“捂”的信号;气温15℃是“春捂”的临界温度,15℃以下时需要时刻注意防寒保暖;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了。

    仲春防“春困” 每逢春季,总有不少人感到困乏无力,昏昏欲睡,这是“春困”的典型症状。

    “春困”是由于气温变化引起的一种生理变化态。要消除“春困”,不妨多参加跑步、打球、春游、娱乐等有益的文体活动,让人体尽快适应春天的环境,减少因换季而造成的生理差异。

    晚春拒“上火” 晚春后,气温逐渐升高,令人体产热及排汗增加,容易引起疮痈等化脓性皮肤疾病的发生;兼之此时是蔬果淡季,人们容易因摄入维生素不足,导致患上口腔溃疡等疾病。

    针对这些“上火”的表现,人们可适当饮用绿豆汤、赤豆汤以及绿茶,以防体内积热。同时可以增加黄色蔬菜与时令水果的摄入,以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建议少吃羊肉、狗肉、麻辣火锅以及辣椒、胡椒等大辛大热之品。

    此外,春末夏初,细菌开始大量繁殖,要格外注意饮食卫生,严防急性胃肠炎、菌痢、食物中毒、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http://www.100md.com(副主任医师 朱本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