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四季保健 > 春季 > 春捂 > 正文
编号:12996689
“春捂”应该怎么捂
http://www.100md.com 2016年3月2日 张家口晚报
“春捂”应该怎么捂
“春捂”应该怎么捂

     “春天孩儿面,一日三变脸。 ”南来的暖空气和北方冷空气互有进退, 天气时而风和日丽,时而狂风大作、寒冷重现……感冒、过敏、关节炎,甚至心理疾病,都进入高发期。

    我国自古有“春捂秋冻”的说法。 那么,春天到底该怎么“捂”?记者就医疗气象学家提出的“春捂”指数,采访了著名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教授。

    □“春捂”牢记4个指数不感冒

    ◆时机: 在冷空气到来前24—48小时提前预防
医疗气象学家发现, 许多疾病的发病高峰, 与冷空气南下和降温持续时间长密切相关。比如感冒、消化不良,早在冷空气到来之前便捷足先登,而青光眼、心肌梗死、中风等,在冷空气过境时也会骤然增加。

    因此,捂的最佳时机,应该是在气象台预报的冷空气到来之前24—48小时。

    ◆气温:15℃是春捂的临界温度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耐受冷热的程度也不同。 研究表明,对老年人或者体弱多病的人来说,15℃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 也就是说,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了。

    ◆温差:日夜温差大于8℃是捂的信号 面对“孩子脸”似的春天,你得随天气变化加减衣服。而何时加衣呢?一般认为,日夜温差大于8℃时是该捂的信号。

    ◆时间:7—14天恰到好处 立春后,即使气温回升了,也得再捂7天左右,体弱者或高龄老人得捂14天以上,身体才能适应, 如果衣服减得过快很可能冻出病来。

    因为在此期间,气温变化较大,过早脱掉棉衣,头部、下肢、手部、咽喉等都很容易在一冷一热的气温变化中, 因为不适应而受寒,从而导致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

    □老人“春捂”注意啥 春日正盛,随着温度的上升,大家开始减少身上的衣服。 但如果过早脱去棉衣,极易受寒,寒则伤肺,易发生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病。相反,若“春捂”得法,会大大减少发病的机会。作为中老年人,此时穿衣应遵守以下法则。

    ◆随时增减衣服最关键 春季是气候变化和昼夜温差都比较大的季节,可能今天20多度,明天突然寒流来袭,温度骤降到10度以下, 中午和早晚的温差也能高达十多度。 这种“过山车”式的气温差,如果不随时增减衣服,最容易遭遇外邪,导致感冒、咳嗽等疾病。 穿衣服应随着温度的变化而随时增减, 千万别因为中午温度高就穿得太少。 中午热了可以随时脱,早晚凉点则要随时加。

    ◆减衣要从上至下 当冬季向春季转换时,人体防卫系统处于冬眠初醒之际,脱衣服不能操之过急,应一件一件地脱。按照中医的说法,春季阳气上升,人体的阳气也是向上行的,容易上身热,下身寒。这也是很多人上身不冷但下身往往觉得冷的原因。 温度上升后,可以先将上身的衣服换成薄点的,但如果不会感觉太热,不会捂出汗的话,下装不用着急脱,鞋袜也可以穿得厚一些。

    ◆三个部位仍要注意捂 与冬季需要护好头部、颈部等部位略有不同的是,“春捂”要注意捂好人体的背部、脚部和腿部。中医认为,背部是阳气聚集的地方,相对比较容易热,但一旦着凉了,肺也容易跟着着凉,因而容易感冒咳嗽等。

    因此, 建议中老年朋友在增减衣服时,别忘了穿个背心。 脚是身体的末梢器官,远离心脏,血液循环较差,众多的穴位、丰富的神经分布让双脚对寒冷特别敏感。 当双脚受寒后,冷容易在全身蔓延,也很容易导致生病。 很多老人膝关节不好,因此护好腿部也很关键。

    ◆捂出汗同样招病 春捂很有必要,但千万不能过度。 如果身体都热得出汗了同样容易导致生病。这是因为出汗过多,不仅易伤人体津气,而且因毛窍开泄,皮毛卫外不固,抵御外邪的力量减弱,更容易导致感冒等疾病发生。所以老年人一定要注意捂而不致大汗外出。

    □孩子“春捂”有学问 对于气候多变,忽冷忽热、乍暖还寒的早春天气,给孩子“捂”着点儿,可使稚嫩的身体适应这种冷暖气候的变化,抵御料峭春寒的侵袭,有利于维护孩子恒定体温的调节, 起到防寒保暖的作用。 如果过早地给孩子脱掉棉衣或穿得太少,一旦突然遇到气温下降,孩子就难以适应,外出遭受冷风刺激,那刚开始从“冬眠”中苏醒活跃起来的皮肤细胞,张开的毛孔,会马上收缩闭合,体温调节失灵,体内热量散发不出去,积蓄而造成上火,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 容易患伤风感冒、 急性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甚至引发春季呼吸道传染病。

    ◆穿衣“下厚上薄” 古代的养生家指出, 春令衣着宜“下厚上薄”。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的下部血液循环较上部差些, 易受到寒冷空气的侵袭。因此,在乍暖还寒的早春二月,应当注重对孩子下部,尤其是腿脚的保暖,以免感受风寒。

    ◆把握好时机 春季气候多变,时有寒潮过境,在冷空气来临前的一到两天, 妈妈要适当给孩子增添衣物。恰到好处的“捂”,可将感冒、消化不良等病拒之门外。

    ◆根据气温高低及时加减衣服 面对时而春风和煦, 时而冷风阴雨的天气变化, 妈妈应及时为孩子加减衣服。 当昼夜温差大于8℃时就需要“捂”,为孩子添加衣服,以免受寒。随着气温的回升,不能减衣太快,待气温持续回升后,也要再多捂7天左右,体弱的孩子应持续14天为妥当,让孩子的身体逐渐得到调节, 以适应气候的变化。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了。

    ◆做到“三暖二凉”

    ★三暖:

    一是背暖
。 背部保持适度温暖利于孩子体内阳气生发,可预防疾病,减少受凉感冒的机会。

    二是肚暖。腹部保暖,最好给孩子戴个棉肚兜, 既能维护孩子胃肠道的功能,促进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又能防止肚子因受凉而引起的腹痛、 腹泻等症状。

    三是脚暖。脚部皮下脂肪层薄,保温性能差, 又远离心脏, 血液循环较差。足底的神经末梢非常丰富,对外界寒冷最为敏感。双脚受寒后,就会通过神经反射, 引起上呼吸道黏膜的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抗病能力下降,易患感染性疾病。 因此,注意脚的保暖,孩子的小脚暖和了, 才能保证一身温暖,抵御寒冷,防病保健康。

    ★二凉: 是指头部和心胸要凉。 孩子经由体表散发的热量, 有1/3是由头部发散的,如果头部捂的过热,容易引起头晕头昏、烦躁不安。所以,在室内、风和日丽的天气,要保持头凉,才能使孩子神清气爽。心胸凉,是指给孩子上身穿的衣服不要过于厚重臃肿, 以免胸部受压,影响正常的呼吸与心脏功能。

    ◆脱穿衣服看情况 春季早晨天气比较冷, 到中午温度升高时, 不能马上将孩子的衣服脱掉。当孩子玩得满身出汗时,也不要立刻脱衣服, 应该用毛巾把胸背上的汗擦干,让孩子安静下来,待汗水完全下去时再脱外衣。

    ◆“捂”过度也有害 说“春捂”好,贵在讲究适度,如人们平时老说的“要想小儿安,常受三分饥和寒。”这便是度。如果孩子整天处于衣被过厚,保暖过度的情况下,得不到锻炼,就会影响身体耐受力的形成,抗寒能力下降,不能适应天气变化,也容易引起感冒等疾病。

    (综合自《生命时报》、《北京青年报》、39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