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看中草药中的“猴”
猴姜:出于《中国药典》,又名骨碎补、胡孙姜、石毛姜、鸡姜,为水龙骨科植物的干燥根茎。具有补肾强骨、活血止痛之功能。主治肾虚腰痛、风湿痹痛、齿痛耳鸣、跌打骨伤、阑尾炎。其经典验方:
①《本草汇言》:取猴姜9两,熟地黄、山茱萸、茯苓各2两,牡丹皮1两5钱(俱酒炒),泽泻8钱(盐水炒)。共为末,炼蜜丸,每服5钱,食前白汤送下,治肾虚耳鸣耳聋。
②《百一选方》:猴姜适量,生姜半之。上同捣烂,敷患损处,用片帛包,干即易之,治打扑伤损。
③《泉州本草》:猴姜4两,浸酒1升,分10次内服,每日2次;另晒干研末外敷患处,接骨续筋。
④《闽东本草》:猴姜2两杵烂,同生姜母、菜油、茹粉少许,炒敷患处,治挫闪。
⑤《浙江民间常用草药》:鲜猴姜8两,切碎,加大血藤5钱,红枣4两,水煎服,治阑尾炎。
⑥《陕甘宁青中草药选》:猴姜、桑寄生各3两,秦艽、豨莶草各9钱,水煎服,治肾虚腰痛。
⑦《山西中草药》:猴姜3两,补骨脂9钱,山药3两,五味子6钱,水煎服,治肾虚久泄。
猴香子:出于《中药大辞典》,又名木香子、山姜子、香桂子,为樟科木姜子属植物的果实与叶。具有祛风行气、健脾利湿、外用解毒之功能。主治胸腹胀痛、消化不良、腹泻、中暑吐泻、疮疡肿毒。其经典验方:
①《重庆草药》:猴香子、青藤香、蜘蛛香各1钱,研末浸酒吞服,治发痧气痛。
②《湖南药物志》:猴香子4~5钱,水煎服,治感寒腹痛。
③《贵州民间药物》猴香子焙干研末,每次吞服3~5分,治消化不良、胸腹胀。
④《湖南药物志》:猴香子1两,雄黄5钱,鸡屎2两,捣烂炒热,用布包揉擦痛处,治关节痛。(四) (刘树英)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①《本草汇言》:取猴姜9两,熟地黄、山茱萸、茯苓各2两,牡丹皮1两5钱(俱酒炒),泽泻8钱(盐水炒)。共为末,炼蜜丸,每服5钱,食前白汤送下,治肾虚耳鸣耳聋。
②《百一选方》:猴姜适量,生姜半之。上同捣烂,敷患损处,用片帛包,干即易之,治打扑伤损。
③《泉州本草》:猴姜4两,浸酒1升,分10次内服,每日2次;另晒干研末外敷患处,接骨续筋。
④《闽东本草》:猴姜2两杵烂,同生姜母、菜油、茹粉少许,炒敷患处,治挫闪。
⑤《浙江民间常用草药》:鲜猴姜8两,切碎,加大血藤5钱,红枣4两,水煎服,治阑尾炎。
⑥《陕甘宁青中草药选》:猴姜、桑寄生各3两,秦艽、豨莶草各9钱,水煎服,治肾虚腰痛。
⑦《山西中草药》:猴姜3两,补骨脂9钱,山药3两,五味子6钱,水煎服,治肾虚久泄。
猴香子:出于《中药大辞典》,又名木香子、山姜子、香桂子,为樟科木姜子属植物的果实与叶。具有祛风行气、健脾利湿、外用解毒之功能。主治胸腹胀痛、消化不良、腹泻、中暑吐泻、疮疡肿毒。其经典验方:
①《重庆草药》:猴香子、青藤香、蜘蛛香各1钱,研末浸酒吞服,治发痧气痛。
②《湖南药物志》:猴香子4~5钱,水煎服,治感寒腹痛。
③《贵州民间药物》猴香子焙干研末,每次吞服3~5分,治消化不良、胸腹胀。
④《湖南药物志》:猴香子1两,雄黄5钱,鸡屎2两,捣烂炒热,用布包揉擦痛处,治关节痛。(四) (刘树英)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