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751144
浅析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应对措施(1)
http://www.100md.com 2016年3月28日 情感读本·理论篇
     【摘要】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创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当今社会,就业是每一个学子,乃至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必须面对的具体问题,一个大学生的毕业,仅好像是贴了合格证出厂的流水线产品。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也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搜集各方面信息,从国家体制、毕业生本身、企业、高校四方面剖析就业现状、形成就业压力的原因及解决方案,希望能够对面临就业的大学生有所帮助。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现状;原因;措施

    有这样一副广为流传的对联:上联: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生生不息 下联: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 届届失业 横批:愿读服输。虽然有些讽刺的味道,但多少道出了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当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大众化趋势也就不可避免,大学毕业生就业方式也必然走向大众化,伴随着岗位需求与毕业生数量、岗位要求与毕业生素质等矛盾,使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显得格外突出。十年寒窗,天之骄子,如今的大学生远非当年那样吃香,大学生头上的 “光环”也逐渐消却,再想凭“大学生”的名义轻松获得高薪工作并不太现实。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将达到749万人,比2014年再增加22万人,创下历史新高,大学生就业面临新的挑战。

    据统计,2001年至2009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从80%递减到62%。91.05%的大学毕业生认为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难,仅有1.59%认为就业容易。大学生就业难主要表现在大学生与招聘单位双方信息不对称、就业单位对于大学生有要求、招聘单位与大学毕业生专业不对口、招聘要求对于大学生过于苛刻等。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从市场就业环境看

    毕业生供需矛盾加剧。从上图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数量从2001年的114万至2015年的749万人,毕业生人数每年的大量增加造成市场供过于求,势必增加了毕业生就业的难度。

    2、从高校方面看

    高校的就业指导力度不够。部分高校只是口头上重视就业指导,导致许多毕业生根本就不懂如何根据自身的个性特点、职业倾向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而是在人才市场上盲目找工作,这样自然容易遭到用人单位的拒绝。高校就业指导缺乏对学生在求职方法、技巧、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等方面的指导。

    高校培养的部分学生质量不过硬。部分高校的各项软、硬件设施都不能满足现代化市场需要,其中反映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师资力量短缺,教师队伍的素质下降,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能力培养质量,从而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3、从用人单位看

    在企业人士看来,最主要的是要“学生调整就业心态”,而“学生提高职业素质”、“提高学生技能”反倒其次,而在学生看来“提高技能”及“提高职业素质”是最主要的,“调整就业心态”反而并不主要。企业和大学生在这方面的认知有很大差距,缺乏沟通,但是现在人才市场是供大于求,而这种情况不会在短时间内有所缓解。如今,“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是困扰大学生求职的最主要因素,在这个因素上,企业人士和大学生有一定相同点。另外,企业人士认为“对社会缺乏了解”及“能力不足”也是困扰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这与大学生的选择有一定区别。大学生更倾向于“求职方法技巧欠缺”及“对企业的用人标准不太了解”是困扰他们的主要因素。

    4、从毕业生来看

    部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欠缺。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企业希望所招收的大学毕业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交协作能力以及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能力。而一些学生在大学里只满足于完成应学的课程,缺乏广博的专业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思维狭隘,动手能力差,语言表达能力欠佳,适应性不强。社会的期望值与学生自身素质的这一差距也影响着学生的最终就业。

    部分大学生就业心理准备不足:一是自我角色转换不够及时。对于80%的学生来说,大学阶段过的是一种单纯而有保障的生活,学习、生活、交际都较有规律,这样的生活与现实社会自然存在一定的距离。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而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又必不可少,“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原则。”在大学生活结束之际,踏上岗位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能够迅速完成自我角色转换,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就是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客观、冷静地进入求职状态,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以自身的实力,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社会需要。二是自我认识,自我了解不够准确。个性是个体统一的心理面貌,是指人的心理活动中那些稳定的,具有个人特色的心理特征与心理倾向组合成的有层次的动力整体结构。它以个体稳定的行为模式与态度体系表现出来。能力、特长应包括教育培训的程度,因为教育和培训可以转化为能力、特长。能力是求职择业以及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

    能力包容的内容很多,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思维能力;二是工作能力。求职择业时必须正确认识到自己性别、年龄、身体健康、胖瘦、高矮、甚至面貌的丑俊等生理方面的因素。对自己充分的了解,是每一个求职者进行职场定位的依据与前提,而大学生在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时,往往很少能真正做到全面了解自己。应聘前对公司了解不够大多数大学生并不了解自己想要进入的公司发展前景、用人制度、企业文化、人际关系等等,有一部分学生对以后自己即将在一个什么样的平台上迈出人生第一步只有模糊的概念,甚至根本没有目标。是否了解企业,是目前大学生求职的障碍,即便找到了工作,也会有一个不短的适应企业的过程。企业需要有价值的人,一些企业人事经理表示,现在企业评价大学生已经不完全看重学校和专业,关注的焦点是个人的能力和素质,是否能为企业做出成绩,带来价值。, http://www.100md.com(李怡新)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