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癫痫的中医药治疗
小儿癫痫是儿科的常见疾病,可以由遗传因素、颅内疾病或其他疾病引起。发作时,可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两目上翻、口吐白沫、四肢抽搐,有的还发出类似羊的叫声,因此人们常称之为“羊痫风”。
近年来,在小儿癫痫的治疗方面,中医药的应用已经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有些化痰、祛风、平肝的中药,经现代药理实验证明,确有控制大脑痫样放电和制止癫痫反应发生的作用,用作治疗癫痫每每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对于长期应用其他方法无效,或对某些药物不能适应而有不良反应的病例,改用或加用中药治疗尤为适宜。应用中药需按不同病因审因论治,常见的辨证类型有痰痫、热痫、惊痫、风痫、瘀血痫等,现分别列举如下:
痰痫:可见四肢抽搐、神志不清或精神模糊、状如痴呆、喉有痰鸣、口角流涎、脉滑苔腻等证。
如一6岁病孩,两年内反复出现癫痫十余次,发作时四肢抽搐、神志不清、两目上翻、喉中痰鸣,每次约5分钟左右,发作过后,常感四肢无力,尤想睡觉,2~3小时后方能恢复正常活动。诊断为癫痫大发作,因西药治疗无效而改用中药。中医辨证属于痰痫,方用南星6克、半夏8克、天竺黄3克、钩藤8克、石菖蒲8克、远志6克、竹茹12克、磁石15克、牡蛎15克、贝母8克,甘草3克;水煎服,一日一剂。连服一个月为一疗程。三年内癫痫未曾发作,随访脑电图也已恢复正常。
热痫:常表现为四肢抽搐、神志不清,并可兼有发热、口渴、咽赤、舌红、脉数等热证。
有一7岁孩子,反复出现抽搐昏迷两年余,经脑电图检查诊断为癫痫。在应用抗癫痫药时症状可暂时得到控制,停药后又复发。最近半个月发作趋于频繁,住院前三天,抽搐不止,神志不清,并有高热、咳嗽、气急等症状,经检查诊断为癫痫持续状态,并发肺炎。遂采用中药加抗生素予以治疗。中医辨证属于热痫,方用黄芩6克、夏枯草126克、玳瑁6克、石决明12克、牡蛎12克、羚羊角3克、钩藤12克、蜈蚣6克、天虫3克,甘草3克;水煎服,一日一剂。两三天后,病情有所好转,症状得到控制。此后,抽搐减少,神志渐清,十天后出院。门诊随访两年,半年中因过度疲劳及感冒发热等因素小发作两次外,以后未见再发。脑电图亦已恢复正常。
惊痫:可表现为发作前惊叫,并有惊吓恐怖感,苔薄白、脉弦滑等症状。
有一9岁孩子,常有失神样发作两年,发作时神情呆滞、两目凝视、突然惊叫,非常恐惧地扑向父母怀中,随即出现小便失禁,整个发作过程仅10~20秒钟,但一日之中可发作数次至十多次。脑电图检查,见有异常放电,诊断为精神运动型发作。由于长期应用西药,出现面恍神疲、头晕,血象中红、白细胞明显下降等现象,故将西药减量,并加用中药。中医辨证小孩为惊痫。方用珍珠母12克、牡蛎12克、钩藤10克、茯神6克、菟丝子8克、覆盆子8克、南星3克、枣仁8克、远志6克、甘草3克;水煎服,一日一剂。连服10剂后,症状得到改善,发作次数减少,发作间隔期最长为25天;面色渐渐红润,头晕、疲乏等症状消失;红白细胞数上升。
风痫:常表现为口噤,神昏抽搐或神呆、头痛,苔少脉弦等症状。
有一5岁孩子,阵发性剧烈头痛三年余。发作时在床上翻滚呼痛,每次15~30分钟,数天一发作或一天发作3~5次。脑电图见痫样放电,诊断为头痛性癫痫。中医辨证属于风痫。方用天麻12克、全蝎3克、蜈蚣3克、当归12克、白芍10克、川芎83克、生地8克、钩藤63克、磁石15克、甘草3克;水煎服,一日一剂。三个月后症状减轻,半年后头痛基本控制,服药三年至今未复发。脑电图恢复正常。
瘀血痫:大部分患者都有产伤史或外伤史,表现为突然眩晕、扑倒神昏、四肢抽搐、口角流涎或见颜面口唇、眼角部抽动等症状。
有一8岁孩子,因两个月前在三轮车上玩耍时从车上摔下,后脑着地而出现皮下血肿;近半月来出现下嘴唇抖动,每次数秒钟,一日数发,多时可达十余次。经脑电图检查,诊断为颞叶癫痫,中医辨证为瘀血痫。方用当归12克、丹参10克、赤白芍8克、天虫3克、地龙6克、磁石12克、钩藤10克、白矾6克、郁金12克、甘草3克;水煎服,一日一剂。10剂后症状减轻,半年内未见复发。
采用中药治疗小儿癫痫,症状控制较快,但在短时期内尚不能起到根治作用,脑电图也不可能迅速恢复正常。因此在治疗期间,还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尽量减少诱发因素,防止其复发。一是症状控制后应适当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减少感冒发热等诱发因素;二是减少顾虑,消除自卑感,避免精神刺激和紧张情绪;三是劳逸结合,勿过度疲劳。 (欧阳军)
近年来,在小儿癫痫的治疗方面,中医药的应用已经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有些化痰、祛风、平肝的中药,经现代药理实验证明,确有控制大脑痫样放电和制止癫痫反应发生的作用,用作治疗癫痫每每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对于长期应用其他方法无效,或对某些药物不能适应而有不良反应的病例,改用或加用中药治疗尤为适宜。应用中药需按不同病因审因论治,常见的辨证类型有痰痫、热痫、惊痫、风痫、瘀血痫等,现分别列举如下:
痰痫:可见四肢抽搐、神志不清或精神模糊、状如痴呆、喉有痰鸣、口角流涎、脉滑苔腻等证。
如一6岁病孩,两年内反复出现癫痫十余次,发作时四肢抽搐、神志不清、两目上翻、喉中痰鸣,每次约5分钟左右,发作过后,常感四肢无力,尤想睡觉,2~3小时后方能恢复正常活动。诊断为癫痫大发作,因西药治疗无效而改用中药。中医辨证属于痰痫,方用南星6克、半夏8克、天竺黄3克、钩藤8克、石菖蒲8克、远志6克、竹茹12克、磁石15克、牡蛎15克、贝母8克,甘草3克;水煎服,一日一剂。连服一个月为一疗程。三年内癫痫未曾发作,随访脑电图也已恢复正常。
热痫:常表现为四肢抽搐、神志不清,并可兼有发热、口渴、咽赤、舌红、脉数等热证。
有一7岁孩子,反复出现抽搐昏迷两年余,经脑电图检查诊断为癫痫。在应用抗癫痫药时症状可暂时得到控制,停药后又复发。最近半个月发作趋于频繁,住院前三天,抽搐不止,神志不清,并有高热、咳嗽、气急等症状,经检查诊断为癫痫持续状态,并发肺炎。遂采用中药加抗生素予以治疗。中医辨证属于热痫,方用黄芩6克、夏枯草126克、玳瑁6克、石决明12克、牡蛎12克、羚羊角3克、钩藤12克、蜈蚣6克、天虫3克,甘草3克;水煎服,一日一剂。两三天后,病情有所好转,症状得到控制。此后,抽搐减少,神志渐清,十天后出院。门诊随访两年,半年中因过度疲劳及感冒发热等因素小发作两次外,以后未见再发。脑电图亦已恢复正常。
惊痫:可表现为发作前惊叫,并有惊吓恐怖感,苔薄白、脉弦滑等症状。
有一9岁孩子,常有失神样发作两年,发作时神情呆滞、两目凝视、突然惊叫,非常恐惧地扑向父母怀中,随即出现小便失禁,整个发作过程仅10~20秒钟,但一日之中可发作数次至十多次。脑电图检查,见有异常放电,诊断为精神运动型发作。由于长期应用西药,出现面恍神疲、头晕,血象中红、白细胞明显下降等现象,故将西药减量,并加用中药。中医辨证小孩为惊痫。方用珍珠母12克、牡蛎12克、钩藤10克、茯神6克、菟丝子8克、覆盆子8克、南星3克、枣仁8克、远志6克、甘草3克;水煎服,一日一剂。连服10剂后,症状得到改善,发作次数减少,发作间隔期最长为25天;面色渐渐红润,头晕、疲乏等症状消失;红白细胞数上升。
风痫:常表现为口噤,神昏抽搐或神呆、头痛,苔少脉弦等症状。
有一5岁孩子,阵发性剧烈头痛三年余。发作时在床上翻滚呼痛,每次15~30分钟,数天一发作或一天发作3~5次。脑电图见痫样放电,诊断为头痛性癫痫。中医辨证属于风痫。方用天麻12克、全蝎3克、蜈蚣3克、当归12克、白芍10克、川芎83克、生地8克、钩藤63克、磁石15克、甘草3克;水煎服,一日一剂。三个月后症状减轻,半年后头痛基本控制,服药三年至今未复发。脑电图恢复正常。
瘀血痫:大部分患者都有产伤史或外伤史,表现为突然眩晕、扑倒神昏、四肢抽搐、口角流涎或见颜面口唇、眼角部抽动等症状。
有一8岁孩子,因两个月前在三轮车上玩耍时从车上摔下,后脑着地而出现皮下血肿;近半月来出现下嘴唇抖动,每次数秒钟,一日数发,多时可达十余次。经脑电图检查,诊断为颞叶癫痫,中医辨证为瘀血痫。方用当归12克、丹参10克、赤白芍8克、天虫3克、地龙6克、磁石12克、钩藤10克、白矾6克、郁金12克、甘草3克;水煎服,一日一剂。10剂后症状减轻,半年内未见复发。
采用中药治疗小儿癫痫,症状控制较快,但在短时期内尚不能起到根治作用,脑电图也不可能迅速恢复正常。因此在治疗期间,还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尽量减少诱发因素,防止其复发。一是症状控制后应适当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减少感冒发热等诱发因素;二是减少顾虑,消除自卑感,避免精神刺激和紧张情绪;三是劳逸结合,勿过度疲劳。 (欧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