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全草类 > 细辛 > 正文
编号:13074420
也说细辛“量不过钱”
http://www.100md.com 2016年4月12日 中国医药报
     细辛,一个神奇的名字,一味古老的中药。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人曾受到过它的惠泽,有多少生命曾得到它的拯救。

    关于细辛,很多人都知道这样一句话:“细辛量不过钱。”意思是说,细辛有毒,用量不能超过一钱(3克),否则就可能导致中毒。此说几成定论。长期以来墨守者多,逾越者少。然而,通过本草文献考察和临床实践验证,笔者认为“细辛量不过钱”有言过其实之嫌,细辛确实有小毒,但若过分强调此说,则势必影响临床疗效。

    细辛又名小辛、少辛。苏颂曰:“华州真细辛,根细而味极辛,故名之曰细辛。”依照李时珍的解释,小、少二字均言其根细:“小辛、少辛,皆此义也。按《山海经》云‘浮戏之山多少辛’,《管子》云‘五沃之土,群药生少辛’是矣。”可见细辛之名称的由来,与其外形和滋味是密切相关的。

    考“细辛量不过钱”之说,最早出自南宋医家陈承《本草别说》,但他原本是这样说的:“细辛非华阴者不得为真。若单用末,不可过一钱。多则气闷塞不通者死,虽死无伤。近年开平狱中尝治此,不可不记。非本有毒,但不识多寡耳。”陈承针对当时用细辛过量所造成的后果,向世人发出了善意的忠告,特别强调“若单用末,不可过一钱”,但并非是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过一钱。另外,陈承也不认为细辛有毒,只不过其药力峻猛,用量宜稍轻而已。看来是后人断章取义,曲解了陈承的意思,最后演变成危言耸听的警句。类似的条条框框还有很多,都是读书不求甚解,或者死读书的结果。如果一味照搬书本上的理论,不敢越雷池一步,那么治病的疗效将会大打折扣。这一点已经不断得到临床治验的反复证实,笔者也有亲身的体会,故用细辛从未少于3克,一般都是5~6克,最多曾用至15克,并未出现任何不适。时至今日,总是重申已被临床实践所否定的理论,已经没有任何现实意义。

    由于细辛的治病效果显著,所以自古以来充伪现象就十分严重,西晋张华《博物志》曾谓“杜衡乱细辛”,这也是古人反复强调要用“真细辛”的根本原因。如北宋苏颂曰:“今处处有之,皆不及华阴者为真,其根细而极辛。今人多以杜衡为之。”他还介绍了这种被江淮一带称为“马蹄香”的杜衡药材形态特征,并且明确指出“不可误用”。

    至明代出现了更多冒充细辛的伪品,故李时珍说“能乱细辛者,不止杜衡”,还有鬼督邮、及己、徐长卿、白微、白前。“《博物志》言‘杜衡乱细辛’,自古已然矣。沈氏所说甚详。大抵能乱细辛者,不止杜衡,皆当以根苗色味细辨之。叶似小葵,柔茎细根,直而色紫,味极辛者,细辛也;叶似马蹄,茎微粗,根曲而黄白色,味亦辛者,杜衡也;一茎直上,茎端生叶如伞,根似细辛,微粗直而黄白色,味辛微苦者,鬼督邮也;似鬼督邮而色黑者,及己也;叶似小桑,根似细辛,微粗长而黄色,味辛而有臊气者,徐长卿也;叶似柳而根似细辛,粗长黄白色而味苦者,白微也;似白微而白直味甘者,白前也。”由此不难看出,李时珍不但对细辛的另外5个混乱品种了如指掌、如数家珍,而且在描述形态特征时更是画龙点睛,易于鉴别。

    对于“细辛量不过钱”之说,一方面没有必要墨守成规,以致被束缚了手脚;另一方面也不能矫枉过正,毫无戒备之心。细辛的品种比较复杂,目前正品细辛仅北细辛汉城细辛华细辛,而同科属的还有不少,其药力相对较弱,一般习称为“土细辛”。很难想象,一个身体正常的人,服用120克正品细辛会没有什么反应;如果一不小心服用了120克“土细辛”,那么未出现任何不适似乎也不太奇怪。其次,患者的体质各有不同,倘若是阳虚阴寒内盛之体,即便用量大一些,也不会有不良反应;假如属阴虚血燥有热之体,正常用量也可能出现不适。此外,细辛的用量多少还受诸如具体病证、病程长短、病情轻重,以及发病季节、剂型、煎服法等多种因素影响。但是,在没有绝对把握的情况下,用量不宜过大,以免铸成大错。 (黄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