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763272
嫁个凤凰男生活有多难?
http://www.100md.com 2016年5月7日 现代家庭·生活版
     另一半:既然选择那就接受

    虽然有些高情商的伴侣不用你开口,就能将原生态家庭和现在家庭的关系理得很顺,为配合你的步伐将自己的状态调整得很好。但是在很多情况下,现实并不能尽如人意——成年后人的性格、习惯已经定型,那么,这时以宽容和大度来接受与忍耐,则要比强行改造更为可贵了。

    理性应对,生活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

    现代社会中,门当户对的概念在不断扩展,它不仅包括受教育程度、成长环境,而且还包括地域差异等。这些因素带来的消费观、生活习惯、为人处事、教育理念等各方面的不同又成为夫妻间引爆矛盾的导火索。但是若能改进沟通技巧,学会给彼此留适度的空间,你会发现其实和凤凰男生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关于消费观分歧

    “又买包了?包啊、衣服啊够用就行了,别总是东买一个西买一个的。”

    “我正好缺一个深蓝色的包配我那件淡蓝色的大衣,买了这个刚好够用啊。”

    “歪理!”

    “我觉得你才怪呢。这也不买,那也不买,赚钱有什么乐趣可言?”

    “别没事尽想着怎么败家。”

    “败家?我看你是从小穷惯了吧,有钱都不知道该怎么花,真可怜。”

    “谁可怜了?小时候穷又怎么了?你凭什么摆出一副瞧不起人的样子……”

    建议:实行AA制吧!

    成长背景深深地植入每个人的性格和习惯中,跟随他一辈子。很多凤凰男真的不差钱,但可能他住上了好房,开上了好车,但一双拖鞋仍会穿上三年才舍得扔,只因为他从小就这么过,无论赚多少钱,他都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方式。

    因此,当两人因消费观念的差异而产生矛盾时,如果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消费观念只会令矛盾不断升级。这时倒不如实行部分AA制,除了共同开销部分外,其他的用度无需相互报备,给彼此留些空间。对于双方收入差距较悬殊的家庭来说,拿出相同数额可能会令收入较低一方倍感压力,对此两人不妨试试这样的做法:约定收入的一个百分比数共同开销,或是每人认领某几个固定的开销项,剩下的由个人自由分配。

    关于家教家风

    “今天吃饭的时候,我大伯和你说话的时候,你为什么不搭理他,一个劲儿低着头啃鸡爪?”

    “哪有?我不但认真听了,还和他聊起来了呢。”

    “但长辈说话的时候,不是应该停下来看着听他说吗?难道小时候你爸妈没教你吗?”

    “好吧。我下次注意。”他停顿了一下,终于发话了,“你能不能别总是在小细节里挑我刺?上次吃饭时嫌我拖椅子有声响,再上次嫌我给你舅舅倒水后,把壶嘴对着他,还有一次,咱俩逛街我打喷嚏时忘用手遮挡,你又说了我半天……”

    “可那些小细节都是教养、家风的体现。在这种小细节上丢分,我的亲戚长辈会怎么看你呀?”

    “但是再这么下去,和你、你家人相处时我都不知道手脚该怎么放了;要不以后你家聚会就别叫我了吧。”

    建议:少贴标签

    在你从小受的教育中那些小细节属于家教家风,是素养的体现,然而对从小“散养”惯了的他来说,那些规矩是非常陌生的。你可以善意地提醒他,例如:“和长辈说话时注视对方,会让他感到更舒服,对你印象更好。”但千万要注意语气,不要使提醒变成责问,显得犀利尖锐,咄咄逼人,尤其不要动辄将对方做得欠周全的小细节上升到家教家风的高度或是归因为门不当户不对的问题。

    没有人喜欢被贴标签,特别是被贴上“门不当户不对”或是“没教养”的标签会让他的自尊心受到较大的伤害。因为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而出身又是一个人尊严的象征,当你用俯视的角度责令他改正时,他会心存抵触,甚至在心底暗暗沉积仇恨,随着时间的积累有可能以对你家人不友善的方式作为报复。

    关于与对方家庭成员相处

    “我妈的酱肉汁放在冰箱里又不碍事,你扔它干嘛?”

    “都放三天了,我以为她早忘了,不要呢。”

    “瞎说,我妈说昨晚上还和你说过,今天要用它下面条呢。你怎么偷偷扔她的东西呢?”

    “对,我就是存心的。看到它我就生气。大前天晚上,那盘酱肉明明都吃光了,她居然连盘底的那点酱汁也不肯放过非要打包回来。我舅舅、阿姨家的人都在呢,她怎么不考虑一下我和我爸妈的感受?”

    “我们老家都喜欢拿吃剩的酱汁下面,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反正我受不了这种吃法。”

    “那你也不该一声不响地就扔了。她来给我们带宝宝那么辛苦,在这种小节上,你应该尊重她,否则她该多伤心。”

    “除非她以后改,否则我可没法保证不再扔那东西。”

    建议:距离产生美

    对两个截然不同的家庭来说,与对方家庭紧密交往的时刻往往是最容易激起矛盾的时候,不同的生活习惯夹杂代沟、沟通方式等问题会推波助澜,激化矛盾。

    很多年轻的妻子和婆婆的相处中存在一种期望:既希望婆婆任劳任怨地帮忙带孩子、做饭,享受对方带来的种种生活便利,又不愿在双方生活的冲突中做出让步。她们看不惯对方的生活习惯,也不愿对方干预自己的生活,甚至还希望对方能接受自己的改造,按自己的想法行事。很遗憾,抱着这种期望生活常常会给自己带来失望。

    如果实在觉得和对方家人难以相处,那就别拿小家庭的生活琐事麻烦对方老人了,保持距离分开过,双方都能获得更多的快乐。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在双方感情生疏的情形下,礼貌显得尤为重要。保持适度的礼仪,让对方感受到被尊重,增加相互的好感度,那么当问题出现时,双方也能更理性地协调解决了。

    关于教育分歧

    “最近儿子吃饭的时候学你样,喜欢吧唧嘴了。你得和他说说别和你学。”

    “吧唧嘴怎么了?吃饭吧唧嘴说明吃饭香呗。我们家里人吃饭都这样,没什么不好。”

    “什么歪理论!我可不希望以后儿子和你家的人一个德行,以后出去吃饭,一桌人就听你俩的声音,太丢人了。”

    “丢人?像我们家人怎么丢人了,你这话说得太过分。我觉得儿子像我挺好,这事压根没有非教育不可的必要。”

    建议:分清原则与非原则

    孩子最喜欢模仿大人的行为。当你看到孩子不经意间染上了他的坏习惯,先别急着发火,而是分辨一下这算不算是原则问题吧。如果是原则性问题例如说脏话、打架之类,那么绝对应该据理力争,表明态度,坚决地要求他改正,做出正确的好榜样。但如果并非原则性问题,那么就不必太紧张,心平气和地表明你的顾虑,例如:“我觉得吧唧嘴会影响同桌人,显得有失礼貌,最好还是改改吧。”相信这样说更易让对方接受。

    当然,你更不用将对方家人卷进来,例如说“像你们家这种人……”、“绝不能和你家人一个德行”之类的话,对方会很敏感地觉察到你语气中对他原生家庭的不屑与挑衅,于是原本可以通过好好沟通解决的问题也会小事变大,加剧矛盾。,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