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温经通阳 散寒降逆
石恩骏《本经》发微释百药
石恩骏《本经》发微释百药
桂枝“味辛、温。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本经》)
桂枝辛甘温热,走肌表,入肝、肾、心、肺、膀胱经。和营通阳、利水、下气、行瘀、补中乃其专功也。
《本经》所言“上气”者,或奔豚之类证,发作时自觉有气自少腹突然上冲胸口咽喉,移时冲气渐平,病也渐减,终于平复如常。有发作欲死者,极端痛苦之形容,亦有冲气不甚剧烈,心中动悸,欲作奔豚,又渐见平复如常。总因心肾阳气平素不足,发汗、涌吐、泻下用药不当,再损阳气,下焦寒水趁势随冲脉上冲所形成。亦有肝气郁结不泄,循冲脉上逆者。今日某些神经官能症,某些心脏病有此类证。仲景桂枝加桂汤重用桂枝助阳祛沉寒,利水气以降逆;或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重用桂枝温阳利水,可便冲逆上行之气复还。
小青龙汤解表化饮,治咳平喘。方中桂枝助麻黄解表发汗,宣肺平喘,与芍药调和营卫,与干姜、半夏、细辛温中蠲饮,散寒降逆。凡外感风寒,内停水饮之咳逆皆适用本方。
麻黄汤治恶寒发热,无汗喘息,头身疼痛,桂枝于方中温经散寒,助麻黄发汗解表,开泄郁闭肺气,热退喘息平也。又有气喘咳逆,频吐清白痰涎,胸胁胀满,秋冬寒气重时尤甚,用苦寒药无效或反重者,乃中阳不运,水停心下为痰饮,其本在脾,当以温药和之,用苓桂术甘汤,亦有下焦阳虚不能化水,水逆心下者,其本在肾,又兼畏寒肢冷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63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桂枝“味辛、温。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本经》)
桂枝辛甘温热,走肌表,入肝、肾、心、肺、膀胱经。和营通阳、利水、下气、行瘀、补中乃其专功也。
《本经》所言“上气”者,或奔豚之类证,发作时自觉有气自少腹突然上冲胸口咽喉,移时冲气渐平,病也渐减,终于平复如常。有发作欲死者,极端痛苦之形容,亦有冲气不甚剧烈,心中动悸,欲作奔豚,又渐见平复如常。总因心肾阳气平素不足,发汗、涌吐、泻下用药不当,再损阳气,下焦寒水趁势随冲脉上冲所形成。亦有肝气郁结不泄,循冲脉上逆者。今日某些神经官能症,某些心脏病有此类证。仲景桂枝加桂汤重用桂枝助阳祛沉寒,利水气以降逆;或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重用桂枝温阳利水,可便冲逆上行之气复还。
小青龙汤解表化饮,治咳平喘。方中桂枝助麻黄解表发汗,宣肺平喘,与芍药调和营卫,与干姜、半夏、细辛温中蠲饮,散寒降逆。凡外感风寒,内停水饮之咳逆皆适用本方。
麻黄汤治恶寒发热,无汗喘息,头身疼痛,桂枝于方中温经散寒,助麻黄发汗解表,开泄郁闭肺气,热退喘息平也。又有气喘咳逆,频吐清白痰涎,胸胁胀满,秋冬寒气重时尤甚,用苦寒药无效或反重者,乃中阳不运,水停心下为痰饮,其本在脾,当以温药和之,用苓桂术甘汤,亦有下焦阳虚不能化水,水逆心下者,其本在肾,又兼畏寒肢冷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63 字符。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1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
|
密 码: |
|
忘了密码 |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有实力支持百拇发展,欢迎 爱心捐助 。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国中医药报编辑部联系。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