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其它资讯 > 大健康 > 正文
编号:13201457
“互联网+”影响健康需求与供给
http://www.100md.com 2016年6月20日 医药经济报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日新月异,“互联网+”发展趋势突出,催生了互联网医院、移动医疗、在线消费和智能制造等诸多新兴业态,并深刻影响和改变着社会大生产的组织形式。

    作用于健康需求

    大健康产业的产业链主要包括医疗服务、医药产业、健康管理、健康保障四大方面,涉及药品、医疗器械、保健用品、保健食品、健身产品等支撑产业。“互联网+”对健康需求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1.提高消费者健康意识

    互联网技术发展使得消费者获取健康信息的渠道趋于多样化:一方面,互联网技术发展催生了新媒体的爆炸式发展,消费者获取信息渠道越来越多,也更加便捷。通过各类新媒体,消费者可以获取大量的健康诊断、疾病预防与疾病治疗等相关信息。另一方面,公共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传播健康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广。医务机构、医务人员等相继以单位或个人的名义开设账号,回答与疾病、养生相关的问题,提供与探讨一些常见病的医疗与健康方案。

    新技术手段和传播平台提高了消费者的健康意识。各种健康信息频繁摄入,消费者开始关注吃、穿、住、用行中的健康性和环保性。

    2.大众由被动治疗转为主动预防

    多样化的新媒体渠道使得消费者可以按需主动进行疾病信息搜索和关注,对于近视、劲椎病、亚健康等病种可以提前进行预防,预防性健康保健的需求日趋增多。

    随着物联网技术智能设备的发展和大规模应用,“晒运动”、“晒健康”成为潮流,潜移默化下,消费者会自觉或不自觉加强身体训练,加强健康管理。而通过个人数据库加强疾病预测,消费者可以根据体征数据(如心率、脉率、呼吸频率、体温、血压、血糖、激素、BMI指数等)监测变化趋势。根据变化趋势及时预警,及时治疗。

    3.线上需求激增

    首先,消费者层面,在线就医可大大缓解信息不对称,避免了耗时耗力的排队,提高了看病效率,增加了优质医疗资源的可及性。患者通过线上医疗的平台展示和评价体系,找到满意的医生并建立起长期而深度的联系,相比线下就医更具便捷性、可靠性。医生层面,线上需求的增多增加了医生多点执业的机会,有助于提高医生收入和诊疗的积极性。医疗机构层面,线上需求的增多将直接影响医院的经营和效益。可以肯定的是,未来在线诊疗配套的检查和开药都可实现患者自主选择,实体医院的检查数量和药品销售数量都会受到直接影响。

    其次,线上购药挑战传统药店购药。由于线上购药方便快捷,可以快速查询药品信息、进行比价、咨询药物信息、查看是否支持医保报销,因而将成为未来消费者首选购药渠道。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将加速传统药店业务的萎缩,倒逼其选择与第三方电商合作或开拓线上业务。

    4.国外中医药需求潜力巨大

    在线医疗方便了国际就医。已经起步的各种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将会构建集医学影像、检验报告等健康档案于一体的医疗信息共享服务体系。国外消费者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得中医在线服务,激发国外消费者对于中医的兴趣,显著提高中医国际就诊量。

    同时,中医的可靠性得到保障。国际上还有对于中医的很多反对声,未来,依托大数据技术对病人的病例、处方和以往就医情况等数据进行加工、统计和分析,进而找到中医专家诊断处方的规律性,提高中医治疗的数据支撑性和诊断可靠性。

    中药材质量的可控性也会提高。依托于物联网、互联网和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建立的中药材质量溯源体系,可实现种植、加工、流通全流程数据可追溯。通过追溯,消费者能随时查找中药材的种植日期、种植条件、种植单位、采收日期等信息,提高中药材的质量可信性,扩大销量。

    改变供给模式

    1.再造医疗服务体系

    “互联网+”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一方面,优化就医服务流程,实现对服务体系的专业化分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新型医疗服务体系将实现医院、医生、诊疗、金融保障与广大病患者的一体化。另一方面,“互联网+”将推动传统的“以医院和医生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逐渐转向“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互联网医疗通过优化服务流程,为患者提供导诊、释疑、咨询等人文关怀和人性化服务。

    “互联网+”有利于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提升优质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

    其一,实现基层首诊。很多的常见病、多发病稳定期的慢性病患者以及长期的健康管理、病情随访护理都可以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完成,基层利用互联网信息加上可穿戴的设备,可以很好地实现基层首诊对病人进行健康管理。其二,实现区域医疗资源共享。区域医疗资源共享一方面是二级以上医院的资源要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放,另一方面,第三方建立信息平台,也可以建立第三方独立的检查检验机构。所有这些资源都可以利用互联网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放,实现区域的资源共享,通过远程医疗达到区域的医疗资源共享。其三,信息共享。通过建立的数据平台,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例共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的共享,实现有序的双向转诊和急慢分治有效的上下联动。其四,利用互联网技术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2.打造医药工业3.0

    “互联网+”发展创新药品研发手段。企业通过开展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模拟筛选、成药性评价、结构分析、对比研究、质量控制和优化制药工艺,建立智能信息化研发平台。应用数字化设计、仿真及虚拟现实等技术建立从设计到运行维护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

    “互联网+”发展提高生产过程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可有效且更加广泛地获取、挖掘和整合生产过程的数据和信息,为生产过程的自动优化和决策提供支撑。

    大数据提升质量管理水平。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能实现质量数据的自动采集、管理和可追溯,实现质量偏差预警,最大限度约束、规范和减少员工操作,促进GMP严格执行,有效保证产品质量稳定。

    3.助力个性化健康管理

    个人健康数据库将成为个性化医疗的基础。智能穿戴设备将会实现一天24个小时对血糖、血压、血氧等监测数据不断进行采集,并发送到云端进行存储和分析,这些数据形成个人健康数据库。医生登陆账户,直接对个人健康档案的实时数据进行分析,协助个人进行健康管理。一旦出现数据扰动或者可能变异,数据库会进行预警,医生随即通过视频和个人进行全面、专业、及时的分析和治疗指导。如需进行药物治疗,信息会马上传到最近的药店,药店再把药品送到个人手上。如果出现更严重的异常,智能穿戴设备将自动连接最近的医院,帮助个人安排救护车。在此过程中,既往的病史、心电图、血压等多项数据将会同时传入医生的病例库。

    慢病也将实现个人监测。大数据技术的优势是能对个人健康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保证个人健康信息的完整性、联系性和私人性。依托大数据技术和云平台,用户也能随时更新查看自己的健康、疾病动态。

    大数据技术使得个人健康状况由主观描述变得精准、无扰、连续,患者就医时由“患者说病情”变为“数据说病情”,提高医生的诊疗效率,实现精准医疗。

    4.开创健康保障新模式

    依托于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互联网新型保险被称为医疗保险领域的主流服务。这种保险服务将以“健康基金+医保”的形式为患者提供商业保险计划。互联网保险的优势在于实时数据基金奖励性,促使患者有效进行健康管理。例如,一旦数据显示糖尿病人血糖数据达标,基金自动就会给患者账户进行相应的保费奖励。

    此外,依托于可穿戴智能设备和云计算技术,智能养老平台涵盖医疗、护理、家政服务、社区和在线商圈等几大模块,为老年人提供家庭医生、慢病管理、陪诊/护理、紧急报警和网络医院等服务。老年人通过配备可穿戴智能监测设备,将记录个人身体实时变化的数据上传到云端,家庭医生和子女随时可以查看云平台信息,从而对老年人健康情况进行监测和及时治疗。 (工信部赛迪智库助理研究员 曹慧莉)